营口市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及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室外消防水池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刘继旭方案审核:马光远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9日目录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4 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4.1 钢板桩………………………………………………………………………5 钢板桩支护施工………………………………………………………………6.基坑监测……………………………………………………………………7.量管理体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8.基坑验收……………………………………………………………………9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10.基坑施工安全措施…………………………………………………………11.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 20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3)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热轧U型钢板桩设计规范》二、工程概况(1)场地位置场地位于辽宁省沿海(营口)产业基地,民生路与新联大街交汇处西北角交通便利。
(2)地层特征详见地质勘查报告(3)施工平面图(4)施工依据依据工程项目配套需要,室外设有地下消防水池。
经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沟通,采用图集号05S804P81页400m³矩形蓄水池(池顶覆土500mm )图施工.三、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拟采用拉森U型钢板桩基坑围护体系,坡面桩长9米,至自然地面下0.5米放坡,基坑深3.9米,嵌入基坑底土体5.6米;钢板桩型号、规格我部拟采用拉森钢板桩。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的拉森U型钢板桩,拉森U型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
打桩设备打拔桩机为HYUNDAL/R335LC-7型挖掘机加桩机头改装而成。
钢板桩规格(575×180×10)。
每片每天7元一个月起租(不含税费)。
施工准备1、在材料进场前要求对钢板桩进行检查、修整、组拼。
对周转施工使用过的旧钢板桩避免出现以下缺陷:(1)桩身不光,两端不整齐,有锈皮、油污、混凝土残迹或桩身焊有钢板、角铁等突出物,或经锤击后两端参差不齐,卷曲破裂等;(2)锁口开裂、扭曲、局部弯曲及焊瘤等;(3)有扭曲现象。
2.1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教育,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及安全技术规范,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2.2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全面考虑衣、食、住、医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2.3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根据有关部门给定的永久性坐标点及高程点建立道路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
2.4探明地下管线、管道、电缆情况。
与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电信等部门联系取得该区域的各种管线情况,制定施工措施加以保护。
同时必须注意场地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原有设施,以免在施工时出现破坏原设施的情况。
测量放线工作开工前,积极联系业主交接测量控制点,按规范复测,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中线和施工红线,尽快进行施工放样测量。
项目部组织熟练精干的测量人员对设计提供的基线水准点、施工导线点、曲线要素点进行埋设和复测,保证其精度必须满足施工测量规范和设计要求;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主要控制点加以保护,按设计图顺序编号布设施工网点及线路桩,并用油漆加以清楚标注和设护桩以校准。
待基线验收后,才能进行桩位置和中线的测量放样工作。
全线的坐标点、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复核检查并加以保护。
四、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4.1钢板桩(1) 材料要求钢板桩选用拉森U型,截面抵抗矩W=2270cm3;进场钢板桩需进行外观检验及桩身缺陷矫正;施打前板桩咬口处宜涂抹黄油以保证施打的顺利和提高防水效果。
(2) 打桩作业要求宜选择对周围影响较小的振动锤施打;为保证板桩的垂直度及咬口闭合,选用屏风式打入法;为保证转角处咬口的闭合可通过轴线或板桩块数来调整。
(3) 拔桩作业要求宜选用振动锤进行拔桩;为防止拔桩后地面沉降及对其它构筑物的影响,应及时回填。
五、钢板桩支护施工5.1 钢板桩支护施工流程钢板桩的打设虽然在基坑开挖前已完成,但整个板桩。
支护结构需要等地下结构施工和回填完成后,在许可的条件下将板桩拔除才算完全结束。
因此,对于钢板桩的施工应考虑打设、挖土、地下结构施工、回填、板桩的拔除。
测量放线→打钢板桩→土方开挖至坑底→地板基础完成→回填土方→拉森钢板桩拔除5.2 钢板桩吊运及堆放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钢板桩应堆放在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必要时对场地地基土进行压实处理。
在堆放时要注意:(1) 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2) 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施工部位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3) 钢板桩应分别堆放,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m。
5.3、钢板桩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由于地质结构复杂,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常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①打桩过程中有遇上其他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应改变角度绕过障碍物。
②钢板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1.0~2.0米,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桩的倾斜度。
③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来纠正,根据实际倾斜度进行调整;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打桩机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④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当时将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剂减少阻力。
5.4 钢板桩的打设(1) 钢板桩打设单桩打入法以一块或两块钢板为一组,从一角开始逐块插打,直至工程结束,这种打入方法施工简便,可不停顿地打,桩机行走路线短,速度快。
但单块打入易向一边倾斜,误差积累不易纠正,墙面平直度难控制。
①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②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③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
④开始打设的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应确保精度,以便起到样板导向作用,故每打入2-3m应测量一次。
(2) 钢板桩的转角和封闭合拢。
由于板桩墙的设计长度有时不是钢板桩标准宽度的整数倍,或板桩墙的轴线较复杂,或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部有空隙,这些都会给板桩墙的最终封闭合拢带来困难,采用轴线修整法解决。
轴线修整法通过对板桩墙闭合轴线设计长度和位置的调整,实现封闭合拢,封闭合拢处最好选在短边的角部。
具体作法如下:①沿长边方向打至离转角桩约沿有8块钢板桩时暂时停止,量出至转角桩的总长度和增加的长度;②在短边方向也照上述办法进行;③根据修正后的轴线沿短边方向继续向前插打,最后一块封闭合拢的钢板桩,设在短边方向从端部算起的第三块板桩的位置处。
5.5、拔桩5.1 拔桩顺序对于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的开始点离开桩角5根以上,必要时还可间隔拔除。
拔桩要点:(1) 拢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阻力,然后边振边拢。
对较难拔出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打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土孔,在把板桩拔至此基础底板略高时(如500mm)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尽量让土孔填实一部分;(2) 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起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3) 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应为振动锤本身电动机额定机功率的1.2~2.0倍;(4) 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工作不超过1.5h。
5.2 桩孔处理钢板桩拔除后留下的土孔应及时回填处理,特别是周围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场合,尤其应注意及时回填,否则往往会引起周围土体位移及沉降,并由此造成临近建筑物等的破坏。
六、基坑监测6.1 本基坑监测项目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围地下管线的变形、地下水位、桩内力、土体分层位移等。
6.2 监测点的位置及数量(1) 在基坑顶部各转角处应设置沉降、倾斜及水平位移观测点;(2) 支护板桩的应力及应变观测点应设置在受力较大位置,数量及位置宜结合现场条件确定。
(3) 地下水位的观测宜在基坑四周设四个观测井。
(4) 基坑底部回弹及隆起观测视现场情况确定。
6.3 监测与测试的控制指标(1) 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累计不大于30mm,位移速率不大于3mm/d。
(2) 周围道路及管线水平位移总量不大于30mm;(3) 地下水位应低于设计指标。
6.4 监测要求(1) 在围护结构施工前精确测定初始值。
(2) 施工中应加强对测试点及测试设备的保护,防止损坏;(3)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测试基准点的可靠性及测试设备的完好,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 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供监测数据及最终测试评价成果,以便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6.5 监测周期从基坑土方开挖至基坑回填土。
在围护施工时,正常情况下,临近监测对象每2天观测1次,当日变化量或累计变化量超警戒值时,监测频率适当加密,每天观测1次。
特殊情况如监测数据有异常或突变,变化速率偏大等,适当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
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为2~3次/周,支撑拆除阶段1次/天。
七、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本着“建一座工程,上一个台阶;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决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合格并符合国家、行业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
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将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