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PPT课件
2020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PPT课件
“乐”是客观存在,“乐”也是主观感受,由苦到乐,以苦为乐,也都是 乐。材料三句话的作用在引出话题,引出“乐”,说明学习、工作、担当负 责等都能叫人快乐。写我对乐的见解,我经历的乐,可能与三句话没有关联。 所以,写的是“乐”就是扣题,写了“乐”就是“结合”。
揣摩变化:
从2007年到2018年12年以来,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 作文之间来回拉扯。评分标准回归:内容30分,表达25分(13-18年表达30分)
阅卷反馈:
4.结构不清 很多同学的作文段落分布不明,段落过多过少都有,不能让阅卷
老师一目了然。
5.书写不美 字迹潦草,涂改严重,肯定得不到高分。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何为材料作文?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 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 命题者青睐。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 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文”。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二) 材料 作文
的 材料 分类
1 叙事型材料 2019浙江绍兴卷 2 议论抒情型材料2019重庆B卷
3
嫁接型材料 2019湖北鄂州卷 4 弄清多则材料之间关系——相同、相对、相反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三) 审 题 技 法
1 材料作文的审题步骤 2 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3
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4 例题解析
一、简析 3. 2019年中考作文的变化——材料作文
2019年中考: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 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题目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还是一篇话题作文?
从作文形式看,2019年作文一改往年命题与半命题轮考的作文形式,首次考 查材料作文,这体现与高中课程的一致性,也打破考生只能写作记叙类文体的 禁锢,给了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三种“乐”,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认识,难 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阅卷反馈:
2.文体不清 一直以来,中考作文我们习惯都是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的,但今年
中考பைடு நூலகம்题目明确表明:可以写经历,也可以写思考认识和感悟,也就 是议论文。
在实际的改卷中,还真的发现是有不少一部分同学写成议论文的, 而且还写得有模有样,这样,在一大堆记叙文面前还真的比较讨巧, 得分较高。
但也就有一部分同学一看题目要求,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 论文,结果将两种文体杂糅在一起了,前半部分写自己的经历,后一 大部分多方面表达看法空发议论,就导致了文体的四不像。
目录
一、 安徽中考作文题简析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三、 材料作文的立意指导 四、 中考作文的复习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关于“写作”的要求 8个方面 中考《语文考纲》2019年 关于“写作”的要求 6个方面
一、简析 1.安徽省近10年中考作文题回放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阅卷反馈:
1.不会拟题。 提示要求,自拟题目。但是,对于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学生们在拟题上还存
在很大问题: 《与梦同行》(题目压根没有话题关键词,为何不拟成“与乐同行”呢?) 《乐》(显然用话题代替题目,显得过大,不够小而实) 《苦与乐》(稍微好些,但凸显不了核心词语“乐”)这样的拟题不在少数。
2019年采用这种“材料式话题作文”,和增加非连续文本、加重课 外文言文比重、以及名著考查,都在关注学生是否真读书了……这是 一种变化和趋势,由以前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单纯的审题”到“阅 读提炼一段文字核心立意”的过渡,也是跟高中接轨,我们都知道, 高中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又不可过快,于是在命题、 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选择相对容易的话题作文呈现。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题解析
从这些作文命题来看,安徽省中考作文题目大都命 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原点,以学 生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知为圆。启发他们观察 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具体要 求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以我手写我心,力求情 感真挚、条理清楚地表达中心。语言富有文采哲思、表 达具有创意的作文更佳。
《不会变的是 》 《在我们这个年龄》 《 在其中》 《那段 的日子》 《说说我自己》 《难忘那 眼神》 《你是我最 的人》 《这就是我的承诺》 《原来,我也很 》 材料加话题 “乐”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命题解析
(1)作文格局:一篇大作文 (2)作文形式:半命题、命题为主 (3)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4)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5)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阅卷反馈:
3.选材单一 100篇作文中,至少过半写了理化实验和体育中考,是怎样克服困
难,先苦后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写爬山的经历,这些选材的单一与 重复很显然会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
另外,还有同学违背了作文“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不注重真情 实感,写文化历史人物类的文章大有人在,很显然是我们的老师强调 不够,或者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仍在推崇。
阅卷反馈:
在实际的阅卷中,我们也规定了评分标准:只要围绕“乐”这个话 题来写即可,不需要结合或引述题目中的某一则或全部三则材料。这就 表明:不是把它当材料作文来看待的。
当然,在阅卷中,也出现有同学就是围绕上面的三句话所传达的意 思来构思文章,甚至用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或中心句,也未 尝不可,但很明显过于受约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显得创意不够、个 性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