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你好,3分钟,陪你读书,教你写作。
今天我陪你阅读《朱自清回忆录》,帮助你了解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身后得到的评价很高,毛主席评价说,“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还是民主战士。
朱自清先生的学生名气很大,其中就有最大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
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这些语文大师们教出的学生,经过统计,有2个诺贝尔奖得主、8个“两弹一星”的元勋、174位两院院士。
2010年中国作协批准成立了"朱自清散文奖",以此纪念朱自清先生将古代文章过渡到现代散文,让“说的白话”提升转化为文学书写的“白话文”所做出的贡献。
他的散文成为了两岸三地学习者效法的典范,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当时只有25岁;写《荷塘月色》《背影》的时候也只有是27岁。
朱自清先生总是惭愧自己是个“爱博而情不专”的人。
虽然心里老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
“爱博”,让他富有同理心。
他在学校教书的时候,给学生发上课用的讲义,里面自然就会用到“她”字。
很多女学生收到讲义后,就会修改男的“他”,干脆把单人旁换成男人的男,表达报复的意思了。
既然女性用的是女字旁,男性为啥不用是男字旁呢?这才男女平等嘛。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这个现象。
但是他能理解,他也希望能够发现一条新的路,谁都不再受委屈了。
他认为自己性子慢,所以取字“佩弦”,大概是随身带一根弓弦还是琴弦,用意是时时提醒自己绷紧点。
他容易失望彷徨,就倾诉到了《匆匆》《那里走》《刹那》。
“‘正在’做什么,就尽力做什么吧;你们要努力满足‘此时此地此我’!”“将来的奇迹永不降临于笼着手,踮着脚,伸着颈,只知道“等待”的人!”
写一写还不行,最终不得不走下象牙塔,来到十字街头的朱自清,又有着不同寻常的执着和坚定。
为文,他不放松文字,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为事,他落实“清华精神”,不重世故,要实干,认真的干。
虽然有人也许觉得这种实干的精神会使人只见树而不见林。
但是,他说,“能够一棵树一棵树的修整着,究竟是对林子有帮助的”。
为将来,他不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偏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
学习《春》,你也应该了解作者朱自清,这就是知人论世的“知人”。
注:
①“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②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