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梨状肌综合征最新版

梨状肌综合征最新版

.
.
六、治疗
治则 舒筋活血
通络止痛
部位及取穴
臀、下肢及足太阳、少阳经腧穴(环跳、居髎、承 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
手法:
滚、按、揉、点压、弹拨、擦及被动运动等 急性期手法宜轻柔、缓和; 恢复期可稍重,并配合弹拨法等
七、操作
治疗方法:以拇指弹拨法为主治疗。
首先解除臀大肌的痉挛,使推拿手法效应达 到臀部深层组织梨状肌,、在臀部先施以掌根按 揉法,手法要柔和,反复按揉使局部肌肉由僵硬 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梨状肌综合征
❖ 一、概述 ❖ 定义:指由于间接外力(闪、扭、下蹲、跨越)
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致损伤,引起局部充血、水 肿、肌束痉挛,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相应 的临床症状的疾病。

二、解剖生理 股

➢ 梨状肌起止


S2-S4水平侧方骨盆面上(主要)

骶髂关节的关节囊前方
粗 隆
骶棘韧带

骶棘结节
(二)检查
❖ 臀肌萎缩,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及坐骨神经切迹处压痛 ❖ 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样改变或弥漫性肿胀的肌束隆起,
日久可出现臀部肌肉萎缩、松软。 ❖ 梨状肌紧张试验(+):
操作:握住小腿下端,使患者膝关节屈曲90,再将 小腿向外旋转,使髋关节内旋,从而使梨状肌紧张,若 发生坐骨神经痛则可视为阳性
2、外力损伤(尤其在梨状肌被拉长时)
肌肉痉挛
刺激压迫坐骨神经、
血管
产生临床症状、体征
.
四、诊断
❖ 临床症状
❖ 外伤史及受寒史(闪、扭、负重下蹲等) ❖ 臀深层疼痛,局部紧缩感,可沿坐骨神经分
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多呈牵拉样、 刀割样或蹦跳样疼痛,并有慢性紧缩感) ❖ 患侧下肢不能伸直,间歇性跛行或呈鸭步移 行,髋关节外旋外展活动受限
部 的



.
.
受S1、S2神经支配 功能:股外展、外旋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
三、主要病因病理
1、解剖变异
1)、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 2)、坐骨神经高位分支,即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就分为腓总 神经和胫神经,腓总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胫神经在梨状 肌下穿出。
.
三、主要病因病理
性损伤
九 、急注性损意伤事期,项不宜作深部针刺、注射
卧床休息1-2周 局部保暖
.
然后在臀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再在梨状肌 体表投影区施行拇指弹拨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深 按臀大肌,力透肌层,待指尖触及呈条索状(变硬肿 胀)的梨状肌肌腹后,先以重手法由内向外,沿肌纤 维垂直方向, 达到迅速解除肌肉与神经组织的粘 连目的;然后稍放松拇指压力,缓慢垂直肌束弹拨 后,再调整指尖与肌纤维角度约45°进行梳理弹 拨已较为柔软的梨状肌肌腹,以持续柔缓的拨动 力带动原已僵硬的梨状肌肌腹,进一步达松解粘 连,缓解痉挛,疏散瘀血之效。
.
最后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其踝 部,一手置于膝部,牵拉蹬空, 配合直 腿抬高,抬到患者不能忍受的角度,稍 停放下,以恢复患肢髋关节活动功能, 再行下肢牵抖法放松下肢肌肉后术 毕。
.八、预后Leabharlann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主要是:
➢ 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炎症,
为组织修复创造条件
减轻

※ 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存在疼痛弧):>60 度时疼痛减轻。
五、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一)腰间盘突出症:CT MRI及体征。 (二)坐骨神经炎:由细菌、病毒感染,神经
水肿,沿坐骨神经压痛为特点。 (三)臀上皮神经损伤:以一侧臀部及大腿后
侧疼痛为主,痛不过膝,在髂脊中点下方2cm 处压痛明显,梨状肌紧张试验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