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管理学

我眼中的管理学

我眼中的管理学
曾经的我认为管理学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组织,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进行管理,理解得过于肤浅和表面化。

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我对于管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追根溯源,确如老师所讲,管理学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在于对思维的管理,一个人的行为是由思维来控制的,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在管理好自己思维的条件下去管理其团队的思维,然而,人的思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套路,全球六十多亿人口就有六十多亿种思维,管理起来是何其的困难。

然而,管理者就是要培养这样的能力,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看透每个人的人性,并将其安排到适合每个人的岗位。

这就需要管理者花费长期的时间,通过大量的经验与阅历来培养这种能力。

结合老师上课所讲与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理解,我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有意或无意地培养以下几种性格或习惯:
一、善于沟通
沟通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任何一个人生来就会沟通。

然而,有些人在交流时会让人感到很舒服很自然,有些人会让人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些人与陌生人用不了几分钟就能聊得热火朝天成为朋友,而有些人除了会与家人朋友说几句话之外几乎不会开口。

很显然,人与人的沟通能力是有显著差距的。

一方面在于人与人先天的基因差距,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其所处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管理者首先需要掌握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进而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将他们置于合适的岗位。

其次,在团队中及时地进行沟通可以解决团队内部出现的问题。

总而言之,沟通不仅仅是一种学问,同时还是门艺术,需要长期大量地积累“阅人”的经验,才能应对自如。

二、创新能力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若干年前,若有人描述人类未来的生活会是出门开汽车,回家有电灯电话,人们绝对会认为这个人疯了,而如今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一一实现了,不但如此,人类还能够上天下海,这要靠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就意味着抢占先机,就意味着赢得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得到得到更多的利润。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仅仅要具备创新管理体制的能力,还要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他人的创造力。

要知道,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大家的想法是无限的,而集体的力量的无穷的。

三、理论服务于实践
这似乎是老掉了牙的一句话,但真理确实是经得起考验的。

祖祖辈辈的先人
们一路走来告诉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光有理论是完全不行的。

从价值的角度来讲,一套无比详尽的理论与一次由于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的尝试来比,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带给人的启示与体验是大脑所无法模拟的,显然,后者的价值远远高于前者。

现实中往往很多人确实有好的想法,但考虑到其实施起来会遇到的种种障碍,最终都夭折在襁褓之中了。

其实任何一次的成功都不是做出了完全周密的计划之后按部就班地实施取得的,而是通过不断地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并在这个过程中吸取教训获和经验,一步步达到目标。

通俗点儿可以说成是“走一步看一步”,但这个“走”是相对的,需要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对成功的胜算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再“走”,而非盲目地“车到山前必有路”。

所以想法再好,如果没有去实践,结果就等于零。

四、成为一个有魄力、能够承担风险的人
我们在平时也许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人有时候做出的决策会有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会有无数亲朋好友的反对,会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会有大家的“不看好”。

然而,这些人却固执的很,依旧我行我素,并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一路走到黑。

这就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还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因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获得收益,占领市场。

若等到某个商机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开来,再入市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可图了。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会有来自外界的种种听起来颇有道理的“不可能”,自己的决策也有可能会造成血本无归的风险,所以这些有魄力的人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敢于承担责任,在面对失败与打击的时候能够迅速从阴影中走出,并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善后工作,从失败中找到真正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调整,来迎接后续来自市场上的挑战。

五、培养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个很宽泛的词,这里面不仅包含了以上种种能力,还有一些其他的品质,但总的来说这些品质都会对他人有一定的吸引力,更有甚者会因为这种魅力产生自己的追随者。

这种人格魅力还包括为人处世的种种道理和方法。

拥有它的人就会从一个管理者升华为一个领导者,这其中的区别在于管理者仅仅是命令的下达者,并且有责任和义务来监督执行下达的命令。

而领导者更注重于“以德服人”。

也就是说领导者会通过其自身素质的修炼,让被领导者从心底佩服他,追随他,心甘情愿地被其领导,这相对于管理者的硬性发号施令效果要好的多。

同时,领导者会更加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会令其追随者在心中深深地烙下团队文化的印记,使其在往后的发展中不至于偏离其最初的宗旨。

所以作为管理者来说在掌握管理方法的同时还要全方位去培养个人的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