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
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
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7恶之花是一卷奇诗,一部心史,一本血泪之书。
恶之为花,其色艳而冷,其香浓而远,其态俏而诡,其格高而幽。
它绽开在地狱的边缘。
是一部表现西方精神病态和社会病态的诗歌艺术作品。
然而病态未必不是一种美。
波德莱尔的天才,恰恰表现在他能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并通过诗歌化腐朽为神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恶之花》是“恶”的艺术,而不是恶的颂歌。
51.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勒内》中的主人公勒内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出()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
52.法国作家雨果的()是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他的剧本()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
53.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
54.普希金的短篇小说集《别尔金故事集》包括5个短篇小说——()、()、()、()和()。
作者以同情和尊敬的心情描写了小职员的悲惨命运,开了俄国文学描写()的先河。
55.“多余人”的概念最早是由赫尔岑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来的,()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之后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和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
56.爱伦·坡是()的鼻祖。
57.在俄国文学中,转变“多余人”的创作思路,真正创造“新人”典型的任务,是由()来完成的,他的重要代表作是(),这部作品的副标题是()。
58.斯丹达尔的原名是(),他最早使用斯丹达尔这个笔名是在他的作品()里。
59.《红与黑》中的红指(),黑指()。
60.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和()。
51-60 世纪病;《克伦威尔》序言,《艾尔那尼》;普希金;《驿站长》,《风雪》,《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小人物;《往事与随想》,叶甫盖尼·奥涅金,毕巧林,奥勃洛摩夫,罗亭;象征主义文学;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新人的故事;亨利·贝尔,《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红色的军服,黑色的教服;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61.在《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中,福楼拜形成并完善了他的小说文体的特有风格,即()的笔调。
62.《情感教育》的姊妹篇是(),后者可称为()。
63.左拉评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一部()。
6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它是依据()的美学原则来创作的。
65.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小说()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66.《双城记》的双城是指()和()。
67.“小人物”的形象是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传统形象之一,从普希金的()可是,经过果戈理的()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类形象不断受到作家的重视,这种现象是俄国文学具有强烈的()精神的标志。
68.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别林斯基把他的讽刺艺术风格称为()。
69.鲁迅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
70.现代美国诗歌之父是()。
61-70 客观而无动于衷;《布瓦尔和佩居榭》,理智教育;新的艺术法典;病态的花,从恶中去发掘美;《大卫·科波菲尔》;巴黎,伦敦;《驿站长》,《外套》,《穷人》,人道主义;含泪的笑;残酷的天才;惠特曼。
4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异同: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
体裁以小说为主。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异同:A.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但不同的是,现实主义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自然主义则根本否定文学应当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目的,认为文学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和客观。
自然主义作家拒绝做一个政治家或哲学家,而要做一个“科学家”,对所描写的人和事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
如左拉所说的:“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
”(《书简》)自然主义仅仅满足于记录现实生活的表象,不去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必然的真理,势必削弱作品的思想内容。
而在“中立地”描写客观现实时,因把握不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往往转向对事物的武断的解释。
自然主义的客观主义也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B.自然主义不仅要求作家有科学家的态度,而且要求作家使用科学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
左拉说:“假如实验的方法可以引导人们去认识物质生活,那么,实验方法也可以引导人们去认识感情和精神的生活。
”(《实验小说》)所谓使用实验的方法,就是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搜集到大量关于人的资料后,把人物放到各种环境中去,以便试验出他的情感在自然法则决定下的活动规律。
自然主义的小说就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故称“实验小说”。
按照左拉的说法,正如科学实验者是自然的审问官,实验小说家是“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只有实验小说才能达到对人的科学的认识。
自然主义的实验小说理论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自然科学家的实验室和小说家头脑里的艺术创作活动所依靠的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实验小说家对人物、事件、环境的选择和安排处处受主观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谈不上实验小说的科学性。
C根据实证主义把一切归之于自然法则的基本思想,左拉得出了“人类世界同自然界的其余部分一样,都服从于同一种决定论”的结论。
左拉还进一步把人同其他生物等同起来,宣称人是“空气和土壤的产物,象植物一样”,从而把生物学的决定论加于人类。
自然主义者在人身上只看到感觉和本能。
他们既然认为是生物学规律决定人的心理、性格、情欲和行为,便在作品中着重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响。
左拉指出,自然主义作家“继续进行着生理学家和医生的业务”。
为了进行这种“业务”,他们经常把作品中的主人公置于某种病态之中: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色情狂等。
自然主义者以同样的观点看待整个人类社会。
左拉认为:“在社会中与在人体内一样,存在着一种密切连带的关系,把不同的部分、各部分的机体互相连结起来,假如有一个机体溃烂的话,其他的机体也要受到感染,以致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发作起来。
”他们不顾政治、经济和道德的作用以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单从生物学的决定论出发,因而无法正确地描写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和社会,经常陷入改良主义或悲观主义。
左拉等梅塘集团作家D.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都强调反映自然,但现实主义通过典型化手法所反映的是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所反映的则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
自然主义者反对对普遍的现实生活进行典型的概括,而主张仅仅“让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的环境里活动,给读者一个人类生活的片断”。
在人物塑造方面,左拉指责现实主义者笔下的英雄人物是夸张的产物,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他提倡写平庸的人,写小人物,甚至宣称“小说家如果只接受共同生存的日常生活,那他就注定了非杀掉他的英雄人物不可”。
在故事情节方面,左拉认为“故事愈是平常而普通,愈是具有典型性”。
而为了达到“生活的正确的重现”,自然主义者主张排除一切小说性的成分,只写平凡的、偶然的、琐碎的事件和细节。
为了避免作品令人生厌,自然主义作家往往喜爱在作品中加入怪诞、畸形的成分。
这种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既缺乏完整性,也缺乏准确性。
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成规,他称应合为一种文学的认真心理,"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翼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
"这强调的是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
R·韦勒克从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文学史背景来诠释这层涵义:"它排斥虚无飘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这个意义上,企望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
作为浪漫主义的论辩敌手,作为社会边缘贫困小人物的代言,现实主义理论强调披露真实,戳穿伪饰现状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抵制作为布尔乔亚知识分子话语形态的浪漫主义,转而追求客观性,为那些堕入贫困被边缘化的弱势族群或阶层发声。
显然具有素朴的人间情怀和人道精神。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
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论的流播奠定了美学基础,黑格尔认为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一个性格之所以引人兴趣是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则"是由于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融会在一起,在这种统一中变成本身统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