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北京西城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西城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理科综合(生物)2018.4本试卷共17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鉴定还原糖与蛋白质所用试剂及操作相同B.可以用平板划线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C.光合色素分离和花生子叶中脂肪鉴定均需显微观察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需配制标准溶液显色后进行比色2.叶绿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少数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合成、加工与转运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蛋白通过类似胞吞过程从细胞质进入叶绿体B.甲蛋白可能和碳(暗)反应有关,乙蛋白可能和光反应有关C.类囊体蛋白质由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合成D.运至叶绿体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需经过加工3.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样本数量(只)体重增加(g/d)血糖(mmol/L)血胰岛素(Mu/L)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正常组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非运动组10 0.19 36.95 8.19 87.40糖尿病运动组10 0.78 26.35 9.49 80.60 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高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4.被捕食者在开始逃逸之前,容许捕食者靠近到一定距离,称为“逃逸开始距离”(简称FID)。

无铠甲及背刺的米诺鱼和长有铠甲及背刺的粘背鱼生活在同一区域。

利用这两种小型鱼与其共同天敌黑鲈鱼在水族箱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据此实验结果推测合理的是A.群体活动的米诺鱼比单独活动时推迟了对捕食者的反应B.粘背鱼体长以及是否进行群体活动与F I D无明显的关系C.粘背鱼体长与F I D有关,说明其体长越大运动能力越差D.粘背鱼的F I D相对较小,与其有铠甲和背刺有一定关系5.为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科学家获得了基因A、B、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电泳分析各植株中蛋白m和蛋白n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B和C分别控制蛋白m和n的合成B.蛋白m和蛋白n对植株生长起抑制作用C.基因C比基因B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更强D.基因A可能促进蛋白m和蛋白n的降解29.(16分)研究发现,叶片能够感受日照时间长短,使植株在特定季节开花。

为探究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开花的机制,科研人员用拟南芥进行了系列实验。

(1)太阳光照不仅为植物的同化作用提供______,并且作为______调节植物开花等生理过程。

(2)拟南芥有早开花和晚开花两个品种,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嫁接实验,并给予适合早开花品种拟南芥开花的光照条件,统计接穗从嫁接至开花所用时间。

研究过程和结果如图1。

图1本实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叶片感受适宜光刺激后,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开花素”运输至茎顶端,______开花,且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3)已知mRNA 可以通过输导组织长距离运输。

研究发现,受适宜光照处理的叶片中 constans (CO )基因mRNA 含量升高。

利用拟南芥进行如图2实验。

与非嫁接的CO 突变体相比,接穗的开花时间平均提前24.7天,说明CO-mRNA______开花,结合电泳结果(图3)说明CO-mRNA ______(填“是”或“不是”) “开花素”。

(4)HSP 是一种由热激处理启动的基因启动子。

研究者将HSP+FT 融合基因导入到拟南芥。

仅热处理叶片后,检测叶片和茎顶端细胞转录产物mRNA ,结果如图4。

转入HSP+FT 的植株提前三周开花。

由此推测,FT 影响开花的机制是________。

(5)综合上述研究推测:“叶片中CO 基因通过促进FT 基因转录影响开花”。

为验证上述假设,请从野生拟南芥、CO 突变体、FT 突变体中选择两种植株,证明该推测。

请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

图2图3图4帕金森综合征(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早发性PD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一般发病年龄≤45岁。

(1)图1为某早发性PD 家系图。

据图可以初步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已知Parkin 基因编码Parkin 蛋白,该基因有12个外显子(基因中可以表达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

对上述家庭六位成员的DNA 测序分析发现,患者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7存在序列异常,基因相关区域用MwoI 酶处理后,电泳结果如图3(bp 表示碱基对)。

①II 2和II 4电泳显示三个条带的片段长度分别为272bp 、181bp 、97bp ,结果说明,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7序列异常的具体改变为________,从而导致________,出现图3所示结果。

②据电泳图分析可知患者的Parkin 基因组成为________(填“纯合”或“杂合”)状态,其致病基因来自________,该电泳结果不能将II 2和II 4患病的遗传基础解释清楚。

(3)研究者推测该家系的Parkin 基因可能还存在其它外显子的改变,利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相同的PCR 条件下,设计4对荧光引物,同时扩增外显子4、7、8、11 ,检测PCR 产物相对量,结果如图4。

①结果显示,患者细胞中外显子4的含量为本人其它外显子的一半,说明患者Parkin 基因的外显子4有1/2是突变的,此变异来自于亲代中的________。

②外显子7的序列改变在此项检测中并没有显现,试分析原因: ________。

③请综合图1、3、4结果,解释II 2患病的原因: ________。

(4)研究发现一些早发性PD 患者的Parkin 基因外显子11的某位点G 被T 替换,为研究该突变与早发性PD 的发生是否有关,请写出调查研究思路:________。

若调查结果为________,则表明该突变与早发性PD 的发生有关。

图1 图2图3 图4生物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周期性生理节奏称为生物钟。

Rubisco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关键酶, Rubisco 活化酶(RCA )可以调节Rubisco 活性。

科研人员研究了水稻叶片中RCA 基因在不同光—暗体系中的表达情况。

(1)Rubisco 催化CO 2与C 5结合生成________,该产物被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还原形成糖。

(2)将生长在每天12h自然光照条件下的5叶期水稻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1连续黑暗处理两个昼夜(48小时);实验组2连续光照处理两个昼夜;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

从开始处理每隔3h 取样一次,24h 后每4h 取样一次,共取________个时间点。

定时剪取展开叶用液氮速冻,-80℃低温保存,提取总RNA 和酶蛋白备用。

(3)运用分子杂交测定RCA 的mRNA 含量,结果如图1。

①杂交条带的深浅代表________。

②实验结果显示:在三种处理下,RCA 的mRNA 含量均有________变化,但连续黑暗或连续光照处理下,在第一个昼夜周期中RCA 的mRNA 含量________第二个周期。

据此推测RCA 基因的转录过程受到________影响。

(4)提取并测定RCA 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2。

根据图2结果,研究者认为RCA 基因的翻译过程主要受光照条件影响。

请陈述做出此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

(5)请写出研究植物生物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意义:__________。

图1 图2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4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1.D 2.A 3.B 4.D 5.C29.(16分)(1)能量(1分)信号(1分)(2)砧木上摘除(或保留)不同数目的叶片;(1分)将不同品种(早花、晚花)接穗嫁接到不同品种(早花、晚花)砧木上(1分)促进(2分)“开花素”含量(保留叶片数量)(2分)(3)促进(2分)不是(2分)(4)FT基因在叶片中转录出mRNA,运输到茎顶端,促进开花(2分)(5)将野生拟南芥和CO突变体给予适宜光照处理,检测叶片(茎顶端)中FT-mRNA的含量(1分)预期结果:CO突变体的FT-mRNA含量低于野生型拟南芥,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1分)30.(18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分)(2)①缺失6个碱基对(碱基对缺失)(2分)MwoI酶切位点消失(无法被MwoI酶切)(2分)②杂合(2分)I2(2分)(3)①I1 (2分)②碱基序列的改变不在引物结合区(碱基序列改变不影响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和PCR扩增过程)(2分)③患者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7碱基对缺失(突变),另一个Parkin基因外显子4突变(2分)(4)分别调查若干正常人和早发PD患者,DNA测序(DNA分子杂交)检测是否发生外显子11的这种突变(检测外显子11这种突变基因频率)(1分)早发PD患者外显子11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1分)31.(16分)(1)C3(三碳化合物)(2分)[H]/NADPH(多答ATP不扣分)(2分)(2)12h光照/12h黑暗处理两个昼夜(自然光照条件下两个昼夜)(1分)15(1分)(3)①(RCA)mRNA的含量(2分)②周期性(接近24小时的节奏)(2分)(明显)大于(2分)生物钟(1分)和外界光照条件(1分)的共同(答遗传因素和光照条件只1分)(4)光照条件改变,RCA蛋白的含量周期性变化消失(或者具体描述:对照组RCA蛋白含量呈周期性变化,而实验组无周期性变化)(1分)(5)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调整植物生物钟,提高作物产量;对植物生物钟的研究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给分)(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