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解剖生理
全能干细胞( totipotent stem cell) 当母体的卵细胞和父体的精子融合为受精卵( zygote), 其可以分化为一个完整个体需 要216种不同的细胞系。受精卵和其经过 3次细胞分裂后的 8个细胞团,具 有发育为 一个完整人体的能力,这称之为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 可以分化为身体中的各种细胞类型,但不能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胚胎。在胚胎发育 5天 时,囊胚形成,其外层囊胚细胞分化形成胎盘,内层约 50种细胞形成发育中的胚胎 组织,这些细胞成为多能胚胎干细胞 (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 专能干细胞( multipotent stem cell) 或成人干细胞( adult stem cell) 随着发育的进程,细胞向更加专门化分化。但在成人体内仍有少量部分分化的具有 分化能力的细胞存在。这种细胞可有限度向专门细胞类型分化的细胞称为专能干细 胞。如成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就是利用成人骨髓中干细胞移植到白血病患者,其再 分化为机体所需要的血细胞。
角膜组织学
? 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
? 前弹力层:不能再生,损伤后云翳或白斑
? 基质层:损伤后不能再生,瘢痕组织
? 后弹力层:易断裂,损伤后可以再生
? 内皮细胞层: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10岁时3792个/mm2 81岁时为2347个/mm2 损伤后不能再生
8
角膜生理学
透明、无色、没有血管:光线透过 屈光力强:全眼球屈光力的70% 化学成分:水(72-82%)、蛋白质、酶、粘多糖、无机盐等
4
眼球的一般标定
5
眼球壁分三层 外层纤维膜
巩膜 角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 脉络膜 睫状体 内层视网膜
6
角膜
横径11.5? 12mm, 垂直径10.5? 11mm,3岁接近成人 直径小于10mm或大于13mm为异常
角膜组织内没有血管 :透明
营养来源于三方面: 角膜缘毛细血管网 泪液 房水:主要来源
7
?脉络膜毛细血管汇成4~6条涡状静脉穿出巩膜
20
脉络膜生理学
① 眼球血库,营养外层视网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② 含丰富色素,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作用 ③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有很多窗孔样空隙,因而比
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大,很多物质如染料(台 盼蓝、荧光素钠等)、肌球蛋白、白蛋白、?球蛋 白等均可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时,荧光素能迅速 外漏至血管外。 ④ 炎症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渗出,故具有免疫功能。
环形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 体变圆,屈光度增加
纵向肌收缩,脉络膜前部前移,将 巩膜突拉向后,前房 角和巩膜静脉窦开放, 有利房水外流
19
脉络膜
?前起于锯齿缘,后至视神经周围,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 ?富含血管,供养视网膜外层 ?血供主要来自睫状后短动脉 ?血管因粗细可分三层:
大血管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
生理22
视网膜
神经纤维层 神经节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 色素上 皮层
23
24
视网膜色素上皮
?单层六角形细胞 ?色素屏障作用:暗房 ?血-视网膜外屏障 ?物质转运,传递来自脉络膜的营养 ?吞噬光感受器外节脱落的膜盘及代
11
巩膜
巩膜厚度差异很大 最厚处在眼后极部,达1mm 最薄处为直肌附着点附近,仅0.3mm 自后向前,厚度渐减,赤道部0.4-0.6mm 角膜缘处再度变薄。 女性、高度近视巩膜变薄 外伤巩膜破裂:角膜缘、直肌附着处、赤道部。
12
结膜
Schlemm管 巩膜突
虹膜大环
角膜缘
1.75mm
前弹力层止端
后弹力层止端 (Schwalbe线)
13
角膜缘干细胞 (stem cells)
上皮细胞增殖的起源细胞 具有极大增殖潜力、细胞周期长、不对称分裂 占整个细胞群体 0.5%-10%
14
什么是干细胞 (stem cell)
俗话说就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 能够自我复制,具有高度分化潜力,能分
化为不同细胞类型的原始细胞。 如肌肉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等。这种细胞在胚 胎期很多,在成人成人很少或很难发现。只要还有能力分化成其他种类的细胞,就 被称为是干细胞。受精卵是一个最初始的干细胞。完整的人体形成后,其中一些细 胞仍然具有分化的能力,如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各类血细胞 而生长成整个血液系统。
21
视网膜
范围:前起锯齿缘,后接视盘,外邻脉络膜,内侧为玻璃体 组织: 10层,三个神经元 视盘:直径 1.5mm,中央有生理陷凹。视乳头上无视细胞,在
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黄斑:视网膜正对视轴部 ,视力最敏锐处。中心凹部最薄,只
有锥体,其他层次缺如。 营养: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内 5层
脉络膜血管营养视网膜外 5层。
15
葡萄膜 虹 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 choroid )
16
虹膜
类似照相机光圈,虹膜开大或缩小调节 进入眼内的光线,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17
睫状体
前1/3较肥厚,称睫状冠,后2/3薄而扁平称睫状体平坦部
18
睫状体生理学
① 调节屈光状态:经晶状体悬韧带可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 ② 睫状突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并营养眼内组织。 ③ 调节眼内压。
9
角膜表面泪膜
表面脂质层:睑板腺、Zeis腺、Moll腺分泌, 防止泪膜蒸发和泪溢。
中间水质层:由附属泪器组织和泪腺分泌; 内层粘液层:杯状细胞分泌,亲水性,
使泪膜得以形成并保持稳定。
10
巩膜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不透明的致密结缔组织 与视神经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 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 内1/3呈网眼状,为巩膜筛板
眼部解剖生理
1
眼球
眼球如同一台照相机
2
虹膜:调节入眼 光线强度
角膜:最主要屈 光成分
晶体:实现对焦 (调节)
眼球
玻璃体:一种通
透的、胶冻样 物质,填充在 眼球中间
视网膜:“照相机”“底 片”
中央凹:最高视敏度
视神经:视觉信号传输
3
成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 24mm, 垂直径平均 23mm, 水平径平均 23.5mm。 前后径的变化范围约为 21-26毫米; 远视眼者前后径较短, 近视眼者前后径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