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同步练习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德国的—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A. 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B. 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D.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2.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A. 《汉谟拉比法典》B. 《查士丁尼法典》C. 《新法典》D. 《拿破仑法典》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主要表明()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 罗马法制约了罗马皇帝的权力C. 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4.主持制定了《罗马民法大全》的是()A. 凯撒B. 查士丁尼C. 屋大维D. 伯里克利5.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 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 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 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 利用法律维护统治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A.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7.《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8.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A. 《查士丁尼法典》B. 《法学汇纂》C. 《罗马民法大全》D. 《法理概要》9.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
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学习和探究的历史问题是()A. 大化改新B.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D.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10.“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材料说明()A.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B. 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C.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逃到意大利D. 拜占庭文化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11.有一颗大树,当它作为种子刚发芽时,拜占庭帝国建立了(395年)。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砍下修建自己的宫殿。
请问这颗大树的年轮有多少圈?()A. 1057B. 1453C. 1452D. 105812.史学家评价说:“它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这位史学家所说的“它”是()A. 罗马帝国B. 西罗马帝国C. 拜占庭帝国D. 亚历山大帝国13.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奥斯曼土耳其国家D. 阿拉伯国家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4.按时序排列欧洲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相关现象,正确的是()①罗马帝国的分裂②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国灭亡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②①③④D. ②①④③三、材料分析题15.探究问题。
材料一: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廷帝国臻于极盛。
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廷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
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
拜占廷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1453年,20万大军围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
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苦战了53天,最后灭亡。
材料三:拜占廷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尽管相比之下,后者在领土和年代上显得微不足道。
原因是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
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
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八卷(1)阅读材料一,归纳拜占廷帝国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个国家的大军进攻拜占廷帝国?(3)结合材料三,分析拜占廷帝国从繁盛到灭亡,原因有哪些?(4)拜占廷帝国的命运告诉我们什么?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
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
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
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527—556)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
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
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
……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查士丁尼在恢复帝国方面所做的努力短暂且代价沉重。
他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使巴尔干和亚洲各行省被忽略、易受攻击。
他死后不到十年,一个新的蛮族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
同样,在多瑙河边境,阿瓦尔人同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臣民一起,进入巴尔干地区,取代拉丁化了的伊利里亚人,削弱了帝国的控制。
在东部,波斯人也……(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是什么?(3)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应当怎样做,才能繁荣昌盛?17.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1)【强盛的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拜占庭帝国因何而得名?结合材料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2)【可悲的衰亡】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3)【深刻的启示】“学史明智,以史为鉴”。
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的挑战方面,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从中得到哪些深刻的启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 C分析:依据题干“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以武力”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的周围的地区,创立了罗马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是基督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第三次“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是指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更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C项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 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2. B分析: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查士丁尼及其法典的识记能力。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3. D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还需要用法律来巩固,这说明两者同样重要,法律和兵器都是治理国家的手段,故选项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