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无线通信概述

第1章 无线通信概述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5.分组无线网
• 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络。 • 分组传输方式是一种存储转发方式,网络中传送的 信息以“分组”(Packet)为基本单元。 • 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通信。 • 如:ARDIS系统(先进的无线电数据信息系统) Mobitex系统(全国性互连的集群无线电网络) CDPD系统(蜂窝数字分组数据) TETRA系统(全欧集群无线电) IS-54和IS-95系统(第二代北美数字蜂窝)
参考书目3
《蜂窝通信》
邬国扬、孙献璞编著,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特点:系统地阐述了蜂窝网 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 和典型的蜂窝网通信系统, 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蜂窝网 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价 格:23.0
考试问题
平时成绩30分:出勤15分
作业15分
试卷成绩70分:开卷考试
移动无线通信基础
无线通信
授课教师:刘劲
乔布斯传奇人生
开场白
教学目标 参考书目 教学计划
考试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讲授移动无线通信的基本 概念、基本技术和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基 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无线通信的基本 概念、初步了解其发展史和发展现状、 掌握移动信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初步定 量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移动通信的关键 技术、了解重要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双工(同频、异频) 按多址方式:FDMA、TDMA、CDMA等 按信号形式:模拟网、数字网 按组网形式:大区制、小区制 按覆盖范围:城域网(MAN)、局域网(LAN)、 个域网( PAN )、车域网(VAN)
移动无线通信的分类
第一章 概述
按承载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综合业务网、
教材
《无线通信》
[美]Mischa Schwartz 著,许希 斌、李云洲 译,电子工业出 版社
“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
价格:39元
参考书目1
《无线通信与网络》
李锵、郭继昌等译,电子工业出 版社 全书将蜂窝移动通信与网络的基 本内容(信号设计,信道特性, 接收机结构,多址接入技术,移 动蜂窝网,系统容量的增加,移 动性管理,无线/有线网络互联) 融合交织在一起,进行了统一且 系统的讲述,并附有大量的说明 性实例。价格:28.0
发展概况——发展史
2. 第二阶段:公用网初期阶段(40中-60初)
第一章 概述
• 在此阶段,移动电话需求强烈,专用移动无线电话系统广泛
应用于警察、出租车、新闻、调度等方面,并开始出现公用 汽车移动无线电话系统。 • 1946年,Bell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 称为“城市系统”,频率150MHz。 • 特点:专用网过渡至公用移动网;半双工方式;人工接续; 网络容量小。 • 1947年, Bell实验室提出了蜂窝的构想。
接收机 送受话器
电台乙
双工通信
发射机
f1
f2 双工器
发射机
接收机
送受话器 基站
f2
f1
接收机 送受话器 移动台
双工通信
发送
收发保护频段
接收
f
频分双工(FDD)
… 发送
接收
发送
接收
t

时分双工(TDD)
保护时间间隔
上下行链路的概念
由于移动性的要求,移
动台的天线高度和发射 功率都要受到限制,为 了保证用户之间能够有 足够的通信距离,同时 也为了便于系统的管理 和交换,通常采用基站 转发的工作模式。
- 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 通信方式。换句话说,移动通信要解决因为人的移 动而产生的动中通信问题。 - 终端的移动性:手机、车载台
返回
发展概况——发端
塞缪尔· 莫尔斯
(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 1791-1872)
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 第一台电报机。
多媒体 按服务特性:专用网、公共网 按使用环境:陆地、海上、空中 按使用对象:民用、军用 按系统应用:无线寻呼、无绳电话、公用电话/数 字、调度(集群)
返回
单工通信
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
f1( f1 ) f1( f2 )
发射机
发射机
接收机 送受话器 电台甲
f1( f2 )
f1( f1 )
第一章
概述
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 移动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
- 定义 - 发展概况 - 特点 - 分类 - 常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与频谱资源管理 - 基本技术
标准化组织 本书概述 思考题
研究对象
无线蜂窝网络: 局域网、个域网
返回
定义
第一章 概述
无线通信 - 以“无线电波”作为媒体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称 为无线通信。 - 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 移动无线通信
BS

• •

大区制与小区制的概念
• 基站:高架天线(数十米~数百米)

第一章 概述
大区制:采用一个基站覆盖整个服务范围
大功率发射机(几十~几百瓦) 移动台:几十~几百部、天线低、发射功率小 覆盖半径:几十公里 问题:上行信号差 R 解决办法:分集接收 特点:系统简单、容量小
BS•• •R•R•
第一章 概述
主要特点
3. 噪声与干扰
第一章 概述
噪声:内部噪声、人为噪声、环境噪声
同频干扰与邻频干扰
主要特点
4. 频谱资源紧缺
• 频谱管理
第一章 概述
•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GSM使用的频段
- 900MHz(上行905-915;下行950-960) - 1800MHz(1710-1785;1805-1880) • 解决办法: - 开辟和启用新频段 - 研究新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R
大区制与小区制的概念
小区制:多个基站增大覆盖面积,频率复用 • 基站:小功率发射机(5~10W) • 形式:带状、面状、立体状 • 特点:系统复杂、容量大
返回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2.无绳电话系统 Cordless Telephone(CT)
普通话机
座 机
市话局
IS-95——IS-95B • 3G移动通信网络 与2G根本的不同:CDMA与分组交换技术
发展概况——发展史
6.第六阶段:3G(2000年至今)
• 4G or Beyond 3G
第一章 概述
- 广带接入(broadband)和分布网络
- 超过2Mb/s的非对称数据传输能力 - 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 带系统和互操作广播网络
赫兹 (1857-1894) 德国物理学家
1887年,赫兹建立了第一 个无线电实验室。
发展概况——发端
第一章 概述
马可尼 (1874-1937) 意大利科学家
马可尼在1899年和1901年 分别实现了横跨英吉利海 峡和大西洋的通信。这些 成功使无线电被广泛用于 船只和船只之间以及船只 海岸之间利用莫尔斯电码 进行的通信。人们称其为 “无线电之父”。
谱利用率低 ;安全保密性差
发展概况——发展史
第一章 概述
5.第五阶段: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20 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 • 特点:传输的所有业务信息均采用数字的形式,并 且还发展了一些新的多址方式,如时分多址/频分 双工(TDMA / FDD)、CDMA等,提供除话音外 的多种业务。 • 第二代数字蜂窝网络(2G) - 2个TDMA标准: IS-136:D-AMPS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1个CDMA标准:IS-95
发展概况——发展史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三阶段:公用网改善与完善阶段(60中~70中)
• 60年代中期,美国推出了先进移动电话业务——
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 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 电话,是模拟FM技术达到了30年发展的顶峰。
• 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
发展概况——发展史
6.第六阶段:3G(2000年至今)
• 2.5G移动通信网络
第一章 概述
- 特点: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无线应用协议WAP - 标准: GSM——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高速 电路交换数据HSCSD、演进的增强数据传输速率的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DGE IS136、 PDC——GPRS、 EDGE
返回
移动无线通信的挑战
无线信道
第一章 概述
用户的移动性
主要特点
1. 电波传播条件恶劣
第一章 概述
原因: • 高层建筑的绕射损耗 • 多径衰落 • 距离影响 两种衰落模型: • 大尺度衰落 • 小尺度衰落
主要特点
2. 具有多谱勒效应
移动台处于运动中时,接收信号会 产生附加频率变化,即多普勒频移。 • 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运动速度、工 作频率及电波与移动方向夹角的关 系:
主要特点
5. 建网技术复杂
第一章 概述
• 位置登记: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与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记录用户行踪。
• 过区切换 • 提供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漫游。 • 用户安全与网络安全的鉴权。
6.移动通信设备需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返回
移动通信的分类
第一章 概述
按通信工作方式:单工、双工(FDD、TDD)、半
马可尼正在调试无线电装置
发展概况——发端
电发射器,它仅适用于无线电报。
第一章 概述
早期的无线系统使用的是原始但功率很强的间歇放 德福雷斯特(Do Forest)在1906年发明了真空三极管,
它允许对连续波信号进行调制,并可用于语音传输。 1920年商业化的无线广播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始运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