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学年论文题目: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辉腾锡勒草原为例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年级:2010学号:01039034姓名:张晨霞指导教师:韩冬日期:2012-9-25[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也及时的跟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热潮,大力、快速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数量快速增多,规模扩大,而且,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逐渐的完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

虽说旅游业的发展低碳环保,属于绿色产业,但是它仍然属于现代经济的一种,同样的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比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

本文就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选择这一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并以坐落于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辉腾锡草原为例来进行分析。

[关键字]:辉腾锡勒草原,区位优势,分析绪论区位的选择,对于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发展某一特定的产业,会有对其特定的区位要求,只有合理的选择区位,才会有区位优势。

所谓的区位优势,是指某一产业为了发展自身经济而进行的投资在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也就是说可供投资的地方是否在某方面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优势,比如生产原料、市场的距离、交通状况等。

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它的发展同样受到某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研究区位选择,用区位选择的方法来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而且,利用区位选择理论,可以改变现代经济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秉持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某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会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地势、海拔、气候等的情况;人文因素包括交通、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即经济腹地的大小)、经济辐射范围的大小、原材料产地的远近还有国内外市场的开发。

这些分析城市区域优劣的因素,有很多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

研究旅游业的方法有“三要素论”、“六要素论”还有“七要素论”,本文以“三要素论”为主来介绍,所谓的三要素论,是指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这三者:其中旅游者是主体,相当于工业发展中的市场,旅游目的地越是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它的客源地市场就会越广阔;旅游资源是三大因素中的客体,它是旅游业进行的承载体,也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资源的组合状况好,就会更加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旅游业是旅游活动进行的媒介,游客需要旅游业来进行合理、省时的旅游活动安排,旅游资源则需要旅游业来对其进行宣传宣传,所以说,旅游业是旅游活动进行的媒介。

一个旅游地的前景如何,要看开发者如何合理的开发资源,如何对于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进行组合。

对于这些主要的因素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将在下文以辉腾锡勒草原为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目录摘要 (2)绪论 (3)目录 (4)一、区位概述 (6)(一)、区位的定义 (6)1、区位的定义 (6)2、区位理论的定义 (6)(二)、基于区位的理论 (6)(三)、区位选择的原则 (6)1、因地制宜 (6)2、动态平衡 (7)3、统一性原则 (7)(四)、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7)二、区位理论对于旅游业的具体的作用 (7)(一)、自然因素 (8)(二)、旅游客源 (8)(三)、旅游资源 (8)1、旅游资源对于自身的要求 (8)2、旅游资源最优吸引半径的大小 (9)3、旅游资源所在地环境容量的大小 (9)4、旅游资源及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限制 (9)(四)、旅游地基础服务设施 (9)三、辉腾锡勒草原旅游景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9)(一)、辉腾锡勒草原简介 (9)(二)、分析辉腾锡勒草原的区位 (10)1、辉腾锡勒草原的自然因素分析 (10)2、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客源分析 (10)3、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资源分析 (10)4、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地基础服务设施分析 (11)(三)、小结 (12)四、全文小结 (12)参考文献 (14)一、区位概述(一)、有关定义1、区位的定义区位的选择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很重要。

所谓的“区位”1,就是指某一事物的位置或者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比如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

而且,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

所以,一切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和进行实际上都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

要分析经济活动的规律,就要从这两大影响要素着手。

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方法是运用哲学里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某事物的发展。

2、区位理论定义区位理论是基于区位选择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

所谓的区位理论2,是指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基于区位的理论区位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所以,以区位为研究根本的一系列的区位研究理论,比较重要的有杜能3的古典农业区位论、韦伯4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克里斯塔勒5的中心地方论。

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主要应用于农业,认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带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要想使企业的成本和运费最低,就应该使企业位于生产和流通上的最节约的位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相较于农业和工业区位论,有了一定的发展。

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是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其他的一切的活动都会围绕这个中心点进行。

(三)、区位选择的原则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的选择区位。

区位的选择不是盲目的,是有一定的原则的,针对这种选择原则的理论也很多,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于区位选1中国成人百科教育全书·社会·历史2来源:现代西方经济学词典3杜能(1783--1850),全名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德国经济学家4韦伯(1804-1891),全名威廉﹒爱德华﹒韦伯,德国物理学家5克里斯塔勒(1893-1969) Christaller,Walter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

择的原则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就从哲学而言,区位选择原则有因地制宜原则、动态平衡原则以及统一性原则,下文对此做详细阐述。

1、因地制宜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使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立足点,也就是要实事求是。

所以,我们在进行区位选择时,我们所运用的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要结合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具体的地点,仔细考虑当地影响区位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以使我们的区位活动能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应。

2、动态平衡原则。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静态因素如土壤、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主要为自然因素;动态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素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应更多的考虑其对区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辩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中准确找到影响区位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统一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整体的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过程。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还要对事物发展与影响从整体上进行统一把握。

区位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环境子系统,它要求我们在区位选则时,不仅要保持系统内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不仅要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旅游区位理论6是区位选择理论在旅游业上的具体的应用。

旅游区位理论以区位选择理论为基础,对旅游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来源主要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这一理论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述。

具体的观点有:旅游作用体系乃是服务范围呈面状扩散分布的集聚中心(即旅游吸引中心地)的空间组织,是供给与需求两种作用过程的总格局;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旅游活动得以完成的基本集聚单元,是旅游供给主体;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旅游地吸引范围内的旅6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游需求量与旅游中心地的供给量实现平衡,是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精髓。

本文主要从其中的第三点,就是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区位要素来进行分析。

二、区位理论对于旅游业的具体的应用普通的区位论从空间或地域方面定量地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普通的区位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子可以概括为自然、运输、集聚、劳力、市场以及其他六大因子。

而克里斯塔勒的旅游区位理论认为,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主要有广域角度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邮电通讯、饭店旅馆及有关生活服务设备),还有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程度等。

下面,就以这两种理论的结合为源头,同时,运用一些旅游三要素的理论,来简单介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要求。

(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旅游活动区位选择的很重要的因素。

自然因素具体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

自然因素的结合,会导致地域景观和民族风俗以及饮食文化的不同,这样子,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旅游者就会有去其他地域旅游的动机。

这也是为什么旅游者更趋向于选择距离自己生活地较远的地区进行旅游。

(二)、旅游客源旅游客源就是旅游者。

作为旅游产品的销售对象,旅游者也是旅游业赖以经营的市场7。

旅游者是构成旅游的主体,是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没有旅游者,那么旅游就无法进行。

所谓旅游者8,就是指暂时性的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人群。

旅游者对于旅游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市场对于工业的重要性。

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经济发展水平高,有经济能力去支付旅游当中所产生的费用;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进行旅游活动;同时,这一地区的人群,受教育的水平和职业也决定了他们有更大的出游需求,所以说越是临近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会有更多的旅游人群,旅游业市场就会更加的广阔。

(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的客体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