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第14讲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 第14讲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14讲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结合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级考1.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转化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1)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转化湖泊(水库)在洪水期能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

(2)河湖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均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易误辨析]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提示不对。

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二、河流补给1.含义: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冰雪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沼泽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类型。

河水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示意图规律总结我国分布雨水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有夏汛东部季风区最典型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汛明显,冬季断流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径流量随融雪量的变化而变化,多有春汛东北地区湖泊水调节径流水位普遍地下水全年补给,水量较稳定[易误辨析] 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有什么区别?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是指在高纬度地区的积雪,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成水。

冰雪融水主要是指高海拔地区的冰川雪原,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冰原等地储备的冰雪融化成水。

三、河流的特征考点一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真题研析【例1】(2019·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哪些?[尝试自解][思维路径]解析该流域各地夏季降水多,故雨水是该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之一。

由文字材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可知,冰雪融水也是其补给方式之一,另外地下水补给也应该是其补给来源。

答案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技法归纳1.根据河流所在地区和气候类型判断分析思路:图示地区经纬度或海陆位置→图示地区气候类型→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 我国分布地区降水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也有雨水补给永久性冰雪融水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根据河流径流变化和汛期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1)汛期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对点专练1.(2018·浙江1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4~6月7~9月10~12月1~3月印度河干流53 31 54 8 7 支流①13 44 36 8 12 支流②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16 19 64 10 7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出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

分析图中信息和材料二可知,印度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游山地(高原),从等降水量线看,上游降水量大,主要是7~9月夏季风遇地形抬升带来的降水;另外,7~9月气温高,上游山地冰川融水量大;4~6月的径流主要来源于春季积雪融水;10月~次年3月径流量小且比较稳定,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图中显示该地区湖泊较少)。

答案上游山区或高原。

4~6月,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7~9月,雨水补给;7~9月,冰川融水补给;10月~3月,地下水补给。

考点二河流特征与成因分析见[主观题增分策略]7:河流特征与成因分析探究情景问题[情景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设问角度](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

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素养视角]人地协调观考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隐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综合角度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区域认知从区域角度认识渭河流域和秦岭、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参考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我的设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集真题视角视角一结合黄河小北干流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2019·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主要是河道不同部位冲淤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河槽中的水流散乱,从而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

与黄河下游河段相比,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排除A、B选项;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加上该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综上可排除C选项,D选项正确。

第(2)题,渭河位于黄河小北干流南端,主汛期渭河洪水挟带的大量泥沙会顺黄河水向下游流去,对黄河小北干流河水含沙量没有太大影响,A项错误;渭河洪水汇入黄河会阻塞黄河小北干流南流的河水,使黄河小北干流水位抬升,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增强,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1)D(2)C视角二结合多瑙河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2017·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应主要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并且结合所给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具体分析,同时答案的组织要注意题目的限定词,与甲河段相比。

答案与甲河段相比,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主观题增分策略(七)河流特征与成因分析河流特征分析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经典高考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12分)甲乙月份气温(℃) 降水(mm) 气温(℃) 降水(mm)1 -6.7 45.6 -12.4 90.04 6.0 64.0 3.3 75.57 20.5 76.6 19.1 118.510 8.9 63.0 6.5 96.0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12分)[样卷评析][标准答案]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

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类型一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思维流程为:类型二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思维流程为:类型三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思维流程为:命题方向满分术语水文特征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水力) 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水系特征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