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二首》课件
12 《古诗二首》
课文 12 《古诗二首》
宋
[]
小池
课文 12 《古诗二首》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 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 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 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课文 12 《古诗二首》
泉水的出口
课文 12 《古诗二首》
泉眼
课文 12 《古诗二首》
细流
课文 12 《古诗二首》
小荷
尖尖角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蜻 蜓
课文 12 《古诗二首》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注释
课文 12 《古诗二首》
•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
这首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
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
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
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
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课文 12 《古诗二首》
中心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这首诗写了一个小孩儿 偷采白莲的情景。刻画了这 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 泼淘气的可爱形象。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课文 12 《古诗二首》
作者介绍
课文 12 《古诗二首》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 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 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 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 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 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小池
课文 12 《古诗二首》
【宋】杨万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ī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é cái lòu jiān jiān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 细流:细小的流水。
• 照水:倒映在水面。
•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 荷叶尖端。
•
•
译文
课文 12 《古诗二首》
•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 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
中心
课文 12 《古诗二首》
[唐]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课文 12 《古诗二首》
• 注释
课文 12 《古诗二首》
•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译文
课文 12 《古诗二首》
•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2.
课文 12 《古诗二首》
课文 12 《古诗二首》
白居易,汉族, 字乐天,晚年又号香 山居士,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 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 和文学家。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 之称。
课文 12 《古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