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培训讲义
四、豁免程序
豁免及其与适用除外的区别
豁免是指对依照法律应当或可以禁止的 行为,按照法律的特别规定,不认为违 法,不追究行为人责任。
集体豁免:法律对某一类行为统一的直 接许可
单独豁免:指有权机关应当事人申请在 依法进行个案审查的基础上决定的豁免
第三节 竞争法的执行机制
执行机关问题:权威性、独立性、统一 性问题
涉及的利益 执行的主体 责任的形式与原则
公法方法与私法方法的相互渗透 公法方法与私法方法的相互衔接
三、形式主义与效果主义
形式主义的来源及其特点 效果主义的兴起及其特点 现代条件下的适用范围:
本身违法原则(Per Se Illegality) 合理性原则(the Rule of Reason)
二、我国现行竞争法制的 主要特点
1、迫切需要控制的垄断问题还没有专门 立法
2、对企业兼并予以鼓励 3、反不正当竞争多头立法 4、执法和司法机关缺乏保护竞争机制的
意识 5、执法体制存在许多问题
三、我国竞争法的展望
反垄断立法的进展 影响我国竞争法制建设的因素 当前的研究热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对法的调整方法,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从 多个角度进行多种不同的分类。
很多法律调整方法为多个法律部门共同适用。 本节主要研究竞争法特有的调整方法。
一、控制原则与禁止原则
控制原则:法律要求行为人从事特定种 类的行为时向官方通报,一切行为,未 经官方个别通知,均为合法;被官方通 知停止行为的,不具有溯及效力。
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王源扩等著:《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经济 法学专题研究》竞争法总论、反垄断法、反不 正当竞争法部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种明钊主编《竞争法》,法律出版社97年6月 第一版;
王晓晔著《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锤》,法律 出版社96年5月第一版;
阮方民著《欧盟竞争法》,申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98年4月版;
市场的界定
产品或服务市场 市场的空间 市场的时间(季节性)
人类对竞争机制作用条件的认 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完全竞争理论或纯粹竞争理论 2、垄断竞争理论 3、有效竞争理论 4、可竞争市场理论
1、完全竞争理论或纯粹竞争理论 (Complete or Pure Competition)
执法机制、法律救济与法律责任
三、竞争法的渊源与地位
(一)竞争法的渊源:中外的比较
美国模式 德国、日本模式 澳大利亚、台湾模式 我国的选择
(二)竞争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的思考与我国法律体系问题
第二节 竞争法的调整方法
法的调整方法的定义及普遍适用性
竞争法的调整方法,指法律规范、引导、保 护竞争秩序的各种手段,措施和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 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D413(月刊) 所载有关竞争法的专题论文;
清华大学出版发行 《中国学术期刊文献 光盘版·法律分辑》所载竞争法专题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之四
孔祥俊著:《中国现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徐世英著:《竞争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目前共27国
二、欧盟竞争法的基本框架 与主要特点
欧盟竞争法的基本框架:
原则性规范 实体性规范:1、禁止联合限制竞争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控制企业兼并 程序性规范:法律适用范围、执法机构、
执法程序和法律责任等
欧盟竞争法的主要特点
1、明确的原则性规范 2、独具一格的豁免制度 3、对市场一体化的高度关注 4、相对弱化的法官作用
完全竞争市场或纯粹竞争市场是指具备 下列条件的市场:
1、众多的买者和卖者 2、产品的均质性 3、资源转移无成本 4、市场信息的完备性和分布的对称性
意义:开启了认识竞争条件的思路 局限:条件过于严苛因而难以应用
2、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理论 (Incomplete o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三、竞争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快乐指数问题 绿色GDP问题竞争的特点
一、制度背景(目的、所有制、分配) 二、厂商行为(决策动机、商业道德) 三、产业结构 四、二元经济 五、政府管理和配套制度
第一章小结
经济的运行模式 政府的管理方式 竞争一般理论与在特定国家的具体特点 竞争理论与竞争立法的关系 我国应当确立的经济竞争理论
禁止原则:法律直接规定受禁止的行为, 该类行为当事人不得为之,否则自始无 效。
禁止的种类: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定
控制原则与禁止原则的比较
法的导向性方面 法的威慑力方面 执法成本方面 法律适用效果的确定性方面 积累执法经验方面 结论:不同的适用范围
二、公法方法与私法方法
公法方法与私法方法的区别点:
第二章 竞争法的历史发展
本章基本内容:
第一节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欧盟竞争法 第三节 我国竞争法的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历 史发展
一、美国竞争法制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基 本框架
1、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竞争保护 2、《谢尔曼法》及其革命性意义 3、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框架
市场结构:无产业进入障碍,行业内厂商数 量符合规模经济效益
市场行为:厂商之间无通谋,无垄断或不正 当竞争行为
市场绩效: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消 费者需求得到满足;没有过度的消费开支。
有效竞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
从理想目标到现实目标的转变 从简单因素到复杂因素的思考 可操作性和普遍的应用
主体之间关系的平等性、主体的特定性、行 为内容的商业性或经营性、法律保护对平等 的关注以及救济手段的民事性。
2、国家对市场竞争的管理关系
特点:
主体之间关系的强制命令性 被害人的不确定性 行为内容的复杂性 法律保护对宏观效果的关注 救济手段的综合性 两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交织及法律调整的复 杂性
序罪” 《广告法》、《招投标法》、《价格法》、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主要内容:禁止十一项具体行为 意义:满足了体制过渡时期的急迫需要 缺陷:
名不符实,包括了反垄断的内容 一般性规定不能适用,适用范围太小 行为构成和责任要件的规定有形式主义色彩 执法体制缺乏有效性
第一节 竞争的概念及其与市 场的关系
一、经济竞争与市场界定 二、经济竞争的理论模型
二、经济竞争的理论模型
经济竞争的理论模型是指竞争一般条件 的理论概括。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个人利益 与社会利益的当然一致:
分工与交换,自由的交易 所有资源最终流向出价最高者——资源最佳
配置;各生产部门间的平衡; 个人追求自利的行为同时促进了社会利益
二、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影响及 其原因
1、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影响及其表现
2、美国反托拉斯法巨大影响的原因
第二节 欧盟与欧洲国家竞争法
一、欧盟的历史与机构
1951年4月法、德、一、荷、比、卢流过成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
1992年2月十二国成立欧洲联盟,现有十五个成员 国,主要机构由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 会、欧洲司法法院,欧洲初审法院等
《广告法》; 《价格法》; 原国家计委95年1月25日发布的《制止牟
取暴利的暂行规定》; 国务院《关于在经济活动中禁止地区封
锁的暂行规定》(2001年4月)。
第一章 竞争的概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竞争的概念及其与市场的关系 竞争的经济意义 竞争的社会政治意义 竞争的消极影响 我国现阶段竞争的特点
第三章 竞争法总论
第一节 竞争法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第二节 竞争法的调整方法 第三节 竞争法的执行机制 第四节 竞争法的适用 第五节 竞争法的政策目标
第一节 竞争法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一、竞争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竞争法是以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竞争为 基本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竞争法主要调整两类社会关系: 1、经营者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其特点是
我国竞争条件问题的重要性 4、人类对竞争规律认识的长期性和艰巨
性
第二节 竞争的经济意义
一、竞争使稀缺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二、竞争推动经济技术进步 三、竞争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 四、竞争使消费者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
保护
第三节 竞争的社会政治意义
1、竞争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经济自由 2、创造社会平等的经济基础 3、竞争有利于维护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
三、 欧盟与欧洲国家 竞争法的关系
欧洲国家竞争法的历史发展 欧盟竞争法与其成员国法的关系
欧盟法效力优先原则 直接效力原则
第三节 我国竞争法的 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竞争法的现状
我国竞争法的起步与台湾《公平交易法》 《宪法》第十五条 《民法通则》侵权的民事责任部分 《刑法》第二编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
二、竞争法的内容体系
(一)总则:立法目的与依据、基本原 则、共同性规定
(二)反垄断法:
1、企业联合限制竞争的禁止 2、禁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3、控制企业兼并 4、禁止行政垄断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仿冒与误导、不
正当营销、侵害商业秘密、商业诽谤
(四)程序规定:法律适用的除外与豁免、
执行权限问题:调查取证权、豁免权、 处罚权
执行程序问题:程序的独立性及其价值、 我国需要增加的程序:行政指导、豁免、 协调
第四节 竞争法的适用
一、竞争法适用的主体
美国法:任何人(any person ) 欧盟法:任何业者(any entity) 中国法:经营者、政府部门
二、竞争法适用的行为方式
竞争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的讲授和研究生自 学,使研究生熟悉竞争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初 步掌握竞争法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发达国家 竞争立法的经验教训,认识我国竞争法的特殊 性;要求研究生比较熟悉竞争法的学术文献, 了解竞争法学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能对我国 竞争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独立进行初步 分析研究,并提出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见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