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生物学种类及功能
对釉质和羟基磷灰石很高亲和力,参与获 得性膜的形成
受其他蛋白含量、无机磷、 pH 和离子浓 度影响 促进细菌在牙面黏附
20 世纪 80 年代, Gibbons 提出口腔细菌 黏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 菌表面有蛋白 样成分 - 黏附素,以特异性方式结合到组织 表面受体或补 体,主要是糖蛋白受体
小结
唾液有机成分
黏蛋白 -mucins 富脯蛋白 -proline-rich proteins, PRPs, 富组蛋白 -histidin-rich proteins, HRPs, hi
statin SIgA 葡萄糖基转移酶 -glucosyltransferase,GT
F 溶菌酶 -lysozyme
黏蛋白 -mucins
结合有糖链的特异蛋白 分子量大 分 MG1( 分子量大于 1000) 和 MG2( 分子
量 200-250)
MG1 对羟基磷灰石亲和力大,贴附于牙 面和黏膜面,参与获得性膜的形成 , 保护 牙齿和口腔软组织
MG2 与细菌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凝集 成团,利于细菌从口腔清除 .
唾液生物学
郝玉庆 副教授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内容
概述 唾液有机成分种类与功能 唾液无机成分种类与功能 唾液对维护口腔健康的功能 重点小结
唾液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唾液生态 微生物与宿主之间 ; 不同微生物之间
唾液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唾液生态改变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唾液成分分析诊断疾病
糖基化 HRPs4 润滑功能 碱性 HRPs9 功能不明 酸性 HRPs 功能明确
酸性 HRPs 功能
结合 Ca+ ,调节唾液钙磷平衡
抑制磷酸钙 盐 在牙面沉积 ,维 持唾液钙 过 饱 和,提供釉质 防御修复环 境,保持牙齿 完 整性。 受 Ca 浓度、离子强度、 pH 影响 不受胰蛋白酶 、胶原酶 影响
无机成分
钙、磷 氟 ---- 防龋机制主要是局部作用 , 促进
牙体硬组织再矿化 重碳酸盐是唾液最重要的缓冲系统
唾液功能
消化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功能 唾液的诊断作用
唾液的来源
三对大涎腺: 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小涎腺 颊 \ 腭 \ 唇等小腺体
唾液的分泌方式
静态分泌
刺激分泌
唾液的一般性质
比重 1.002-1.008 PH5.6-7.6 ,平均 6.8 主要成分;水 -99% 以上,固体成分 0.7%
,无机 0.2%- 电解质,有机 0.5%- 蛋白质
唾液的有机成分
40 余种,主要由唾液腺自身合成、分泌 ,绝大多数为糖蛋白 ; 少量来自血清渗出 血清
唾液糖蛋白
糖蛋白
分子量 105-107
糖 60% , 102-104 个氨基酸, 3-4 个氨基 酸连接 2-7 个单糖构成的糖侧链,长度和组 成不定,决定了糖蛋白的多样性,糖侧链的 合成,不受基因控制,伸屈性强,可溶性
有研究发现抗龋人群, MG2 水平高
富脯蛋白 proline-rich proteins, PRPs,
占唾液蛋白质 70-80% 20 世纪 70 年代由 Bennick 和 Oppenheim 分
离纯化,含量稳定 根据 HRPs 在 PAGE 等电泳结果,分三类 ,
酸性碱性和糖基化
富脯蛋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