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二减数分裂+转录翻译

必修二减数分裂+转录翻译


与DNA有关的计算: 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 A=T、G=C 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 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例:A+G = A+C = T+G = T+C = 1/2全部碱基
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DNA的复制 概念:分别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过程:①解旋 ②合成子链 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特点: 半保留复制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A.在精巢中可同时找到AaBb、AB、Ab、 aB基因型的细胞 B.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突变 C.过程④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D.过程②为有丝分裂
解析:①为减数分裂,②有丝分裂,③是基因 突变,④是染色体变异,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减 少,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的。 答案:C
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 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 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减Ⅱ中期 减Ⅰ前期 减Ⅱ后期
减Ⅰ中期
有丝中期
染色体变化曲线:(体细胞染色体为2N)
DNA含量变化:(体细胞DNA含量2N)
减数分裂图示: /schoolnet/xkjyz/gzswz/asp/new wen/ReadNews.asp?NewsID=385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2的n次方 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1种卵细胞。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A.12800 B.11018 C.11054 D.11638
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关系 课本上有图标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到达细胞质的过程中,共经 过几层生物膜( ) A. 1 B. 2 C . 3 D. 0
[答案] D [解析] mRNA由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细胞核 核膜上的核孔出去的,未经跨膜运输
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 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根据图回答:
A、B、C细胞分别属于何种细胞增殖类型及时期?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B( 有丝分裂中期 )
联会发生在
(
A) B. 初级精(卵)原细胞 D. 精(卵) 细胞 A)
(
A.精(卵)原细胞 C.次级精(卵)原细胞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 24),染色 单体数是( 48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48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数是 ( 24 ),染色单体数是( 48)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 24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 ) ),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图中: A和B C和 D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组合一
组合三
A a
B b
A a
b B
组合二
组合四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姐妹染色单体: a和b,c和d 、 (有同一个着丝粒) 非姐妹染色单体: 个。
1 4
2
对,包含
条 个DNA分子,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生的时期: 减Ⅰ间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前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减Ⅰ后期 4.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5. 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减Ⅱ分裂完成时
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
A.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经过复制形成的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C.全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 D.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可出现在 A.无丝分裂中 (
C)
B.有丝分裂中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 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的子细胞。判断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a b c d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有四分体,所以可以确定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 生在减1 前期。
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产生生殖细胞,且成熟的生殖细胞染色 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v_show/id_XMTUyMzE1Nzk2.html
复制转录翻译。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某DNA分子的碱基中,乌嘌呤的分子数占( ),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 ) A. 11% B. 22% C. 28% D. 44%
可能发生-
发生-
精细胞- 变形-精子
没有-
卵细胞的形成
可能发生-
发生-
# 不均等分裂
没有-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分裂 方式
形成 部位 过 程 子细 胞数
细胞质均等分裂
精巢(哺乳动物称 睾丸) 变形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 4个精子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卵巢 /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转录的模板是 [ ]________中的一条链,该链的 相应段碱基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的场所是[ ]________,翻译的模 板是[ ]________,运载氨基酸的 工具是[ ]________,翻译后的产 物是________。 (3)遗传物质 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也 有一部分分布在________中。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的过程:(特殊的有丝分裂)
根据图示回想过程! 哪些环节有问题?
分裂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分裂期
第 一 次 分 裂
前期
联会,形成 四分体 (可能有非 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排练在赤道平面(两侧)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次级性细胞 (雌雄的
末期 区别)
同有丝分裂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中期 每天染色体着丝粒排练在赤道平面 后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末期 细胞质分裂 (雌雄的区别)
精细胞的形成
解析:据规律一:G+T=50% T=50%-22%=28%
从真核细胞的 分析知,u占( ),A占7.5%,那么用来转录此mRNA的双链 DNA分子中G、C之和占( ) A.78% B.56% C.30% D.28%
解析:由A+U=22%,得G+C=78%,从而DNA中的G+C=78%。
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有100个氨基酸形成3条肽链的蛋白 质,分子量约为
[答案] (1)[④]DNA TACCGAAGAAAG (2)[②]核糖体 [③]mRNA [①]tRNA 蛋白质 (3)细胞核 细胞质
如图所示是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1)转录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它是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_的过程; 翻译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它是以________为场所,以________为模板,以 ________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________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是指( ) (3)已知信使RNA上的一段碱基序列是AUGCACUGGCGUUG,则转录该信使 RNA片段的DNA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信使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________,同时进行多肽链的合成,因此 少量的信使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________的蛋白质。
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 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 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 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G ≡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氢键越多,破坏需要 的能量越多)
DNA复制视频: /s/blog_5203e92f0100ue1g.html
转录:
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 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过程: 1,解旋 (DNA双链解旋) 2,配对 (以DNA单链为模板配对)3,链接 (核 糖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4,释放(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 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运 RNA(tRNA)-把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