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读《曾国藩家书》有感2000字 精品

心得体会-读《曾国藩家书》有感2000字 精品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2000字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2000字
酸书生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2019年,我正读大二,虽然专业是历史,但本科所学毕竟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实在肤浅。

有一次到旧书店淘书,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岳麓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

这本书,是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李鸿藻兄弟二人编辑而成,收录曾国藩家书435封,比较全面。

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

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

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

那时候,身在象牙塔,年少无知、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已是毕业之后的第五年。

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压力责任,有了对工作生活浅显的思考和感悟。

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

读书的过程,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续了60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

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