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浅析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建筑高能耗的现状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为了贯彻执行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的绿色建筑,也是我国绿色建筑持续发展战略。
在制定政策方面国外的很多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例如,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德国政府和社会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如:国家银行系统为绿色建筑提供低息货款,资助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立针对明确目标群组(如业主,建筑师,开发商)的宣传信息和咨询系统;通过宣传咨询使大众接受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此外,还有把旧房改造目标定为舒适、节能、环保,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等等。
住区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配套公共建筑)的室内外日照环境,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与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室外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居住着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
噪声不仅仅让人心烦,更重要的是损害人的健康。
噪声容易使人精力不能集中,失眠、神经衰弱,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分裂、内分泌紊乱、甚至造成事故率升高。
噪声还能损伤女性的生理功能,可导致女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噪声污染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一些不同场所的噪声标准必须严格控制声源,传播途径、保护对象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在总平面规划时不宜把噪声敏感性高的居住用建筑布置在临近交通干道的位置,对各种噪声源在总平面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对场地周边的声环境状况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并对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噪声进行预测,运行后应进行现场测试。
风环境不仅和人们的安全有关,也和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建筑设计对风环境因素考虑不周,会造成局部地区气流不畅。
在建筑物周围形成漩涡和死角,使得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健康。
风环境还涉及建筑节能,夏季过度季自然通风对于建筑节能十分重要,住宅小区室外环境不良,在夏季可能阻碍室内外自然通风的顺畅进行,增加空调的负荷,在冬季又可能会增加围护结构的渗透风而提高采暖能耗。
因此,设计良好风环境品质的建筑也能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为避免“热岛”效应,从城市气象规划设计出发应考虑:1)要保护并维持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
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的密度。
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应加强城市通风,减少城市热岛强度。
在我国,大部分处于平原,夜间多偏北风,白天多偏南风,因此,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
4)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集中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大力改善城市生态质量,提高城市绿化景观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内的绿化用避免大面积的纯草地。
景观空间还应通过居住区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停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采用动、静结合,开、闭相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生凳,膳食小品,使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树丛中,是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
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除了从整体环境规划上考虑外还要从单体建筑设计方面开展。
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可分为九个方面:1)外围护结构系统;2)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3)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5)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6)优秀的建筑能源系统;7)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8)智能楼宇自控系统;9)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
以下对这九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说明:1.外围护结构系统的节能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高效保温隔热的外墙体系;2)热桥阻断构造技术; 3)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与构造设计;4)高效门窗、幕墙系统及高性能玻璃的选用与构造技术。
2.高性能遮阳技术系统: 太阳辐射对建筑有相当的影响,日照使室内获得充足的光线,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可减少照明系统的能耗,而且在冬季。
太阳的辐射可使建筑得到一定的热量,从而降低建筑的热负荷,但夏季太阳的辐射的热构成了空调负荷相当的部分。
因此对太阳辐射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灵活控制与改善,以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辐射的目的。
3.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当前,随着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粉尘污染增加和人们在室内停留的时间大大增加;生态通风技术与“房屋呼吸”概念出现。
但建筑通风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建筑的体量面积增加。
密闭性加强,传统的自然通风减少;新型建筑及装修材料释放有害气体;4.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对太阳能的利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有一定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好的利用方式,虽然受技术及材料成本的限制,目前应用还不广泛,但不久的将来必将广泛应用。
在地下30~100m的范围内,土壤、岩石及地下水的温度全年基本恒定在1 5℃左右,形成一个较好的提取及释放热能的场所。
地源热泵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工作。
地源热泵可分为利用地下水的开式系统和不抽取地下水的地源耦合热泵,后者有不影响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水位,不污染地下水,使用寿命不受地下水位影响的特点,是目前最好的地源热泵形式。
在中国南部及大部分中部地区,有一定规模及深度的地表水体全年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提取及释放热能的场所。
因此,可采取水源热泵机组对其利用,其基本工作原理与地源热泵相同。
在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建筑屋顶采用成熟、噪声较低的风力发电设备。
在一定高度的空中风速较大,利用这一特点,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结合建筑造型,在角部设置风力发电设备。
5.蓄能系统:冰蓄冷从系统构成上来说只是在常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蓄冷装置,其它各部分在结构上与常规空调并无不同,它在使用范围方面也与常规空调基本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央空调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率日渐增高。
据统计,空调高峰时用电量达到城市用电负荷的25%~30%,大大增加了电网的峰谷用电差。
冰蓄冷中央空调之所以得到各国政府和工程技术界的重视,正因为它对电网有卓越的削峰填谷功能,是电力需求侧最有效的电能蓄存方法,全国如果有300家3万平方米商场采用冰蓄冷空调,则相当于建设了一座30万千瓦的调峰电厂。
虽然单纯从单个系统角度分析,冰蓄冷系统的能耗较常规系统要大一些,但从国家的角度讲,对电力使用削峰填谷,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基础建设投资,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是节能的,同时因峰谷电价的差异,冰蓄冷系统亦可为业主节约30%~50%的运行费用。
利用例如石蜡等特种物质物态相位变化吸收或放出较大热量的特点,增加室内热惰性,使室温受室外气温变化产生的波动较小,控制室内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这种蓄热材料还可用作制造半透明产品,比起采光,照明,避免眩光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温度;也可用于地板采暖,达到温和、均匀、持久的供暖效果,提高住宅舒适度。
该项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和试用阶段,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某些特殊的工程中有很成功独特的功效。
6.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典型的如: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系统将生活废水、冷却水、已达标排放的生产污水等水源.经物化或生化处理,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然后再回用于厕所;中洗、灌溉草坪、洗车、工业循环水及扫除用水等。
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替换出等量的自来水,又减轻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善举。
7.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广播、通讯等设备以集中监视与管理为目的,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一般的是集散型系统,即分散控制与集中监视、管理的计算机局域网。
目的是使建筑物成为具有最佳工作与生活环境、设备高效运行、整体节能效果最佳、安全的场所。
绿色建材是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消防)的建筑材料,又称健康材料,它必须具有: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应该有利于环境;3)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后代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下去;4)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高性能砼是指所采用原材料负荷绿色环保要求,能消耗大量工业废料,对大量拆除废弃的砼进行再生利用,采用集中搅拌,使砼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硬化后的砼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等。
发展绿色高性能砼将大大减少因生产砼而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
高性能砼具有普通砼无法无拟的优良性能,对砼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在同等结构体系中,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结构构件尺寸、体积就会相对减小,基础工程也相应节省,因此,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仅是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降低水泥和刚才的用量。
改变传统的墙体材料,积极发展推广新型墙材,从而改变传统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改善建筑功能,增加使用面积,加速住宅产业化、现代化步伐。
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如在砖制品方面,首先发展煤矸石砖、页岩砖以及粉煤灰砖、灰砂砖。
在砌块方面。
加强天然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同时发展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的生产,适当进行陶粒混凝土砌块的生产,着重进行工业及生活垃圾物的处理研究。
12 4、发展和开发应用绿色建材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水泥砼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要加强开发应用绿色建材和绿色高性能砼,才能实现建筑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1绿色建材的含义绿色建材是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消防)的建筑材料,又称健康材料,它必须具有:1)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应该有利于环境;3)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后代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下去;4)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