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楚辞里的名句

楚辞里的名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今译〕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啊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
雄!
6、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哀郢》)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卜居》)
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8、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事。

(屈原《卜居》)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

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1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

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

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

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

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1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12、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秋天的气息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悲戚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

这句话出自宋玉的《九辨》,宋玉是屈原的学生,写过很多赋。

古人有悲秋的传统,大都源于此句。

是诗人对秋的体会,千百年来得到了大家的共鸣。

13、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1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2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意指:刚洗过澡穿戴衣帽时,总要弹一弹帽冠上的灰尘,抖一抖衣服上的杂质,谁又愿意让
污浊的东西弄脏干净的身子呢。

这是古人对洁身自好、修身养德的一番感悟。

25\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善行要靠自己努力,不从外来,名声要与实际相符,不要虚假。

哪有不给予的而能得到酬报? 哪有不种瓜的而能够得到瓜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动摇,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
1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降临啊到北沙洲,望而不见她啊使我发愁.万物不住摇啊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涌啊落叶纷飞.
1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水名)有白芷(香草名)啊澧水有泽兰(香草名)(按,芷和兰古人都用作佩饰),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讲。

17.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拔取水边或水中高地的杜若(香草名),将把它赠送给我心中所思念的远方佳人(即湘夫人)。

既然时机不能经常得到,那就姑且悠闲一番吧(容与:双声两面词,迟徊不进的样子)!
1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楚辞·九章·涉江》)
2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九章·涉江》)
21.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楚辞·九章·涉江》)
22.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楚辞·九章·抽思》)
2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楚辞·九章·怀沙》)
2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楚辞·渔父》)
2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语出屈原《离骚》。

"坠露"与"落英"都是高洁芬
芳之物,诗人说以之为食,是就精神素养而言,与字面意义无涉.此句意象玲珑,境界虚空,读之如醍醐灌顶,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意思是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

离骚中多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志行,饮露是表示自己不与世同污,化用了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

菊本高洁,秋菊落英也是本此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之诗句含义丰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最少应有四种解释:一是指时不我待,怕自己老而无用,一事无成。

二是年岁将尽,愿楚王得循正路,莫失时机。

三是恐贤才受冷落、遭弃逐。

四是指高洁的屈原怕时光空掷,急于砥砺修行,以效忠于楚王。

担心花草树木的衰黄凋败,惶恐美人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老去。

隐喻着时光流逝、流年似水,而人却躲不过岁月的暗流;年事渐长、壮志未筹、功业难就的痛苦。

前有孔子走在大河之畔慨叹:“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后有屈原深情吟唱:“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再后有李白放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有杜甫的忧叹:“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李景吟颂:“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有李煜哀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在叹息光阴如梭、没有息止,而人生却是如此短促、勿勿易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