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 毕设论文

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 毕设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居民对其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信息科技、自动控制技、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楼宇与建设的出现,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也由以前单纯要求照明,发展为更为人性化的方面。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对某住宅小区的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

论文从设计的工程概况和本次设计的依据入手,首先对该小区配电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其低压系统的接线方式、负荷等级及电源、设备安装以及电能计量等方面;接着,对该小区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计算设计,主要对各个位置和场所的照应设备进行了选型;最后,对该住宅小区的防雷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论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切身的计算和实践,不仅全面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计算,还综合联系实际各种情况,可以很好地锻炼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以后工作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电能计量;照明系统目录内容摘要 (I)1 绪论 (1)1.1 建筑电气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2)2 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3)2.1 设计要求与原则 (3)2.2 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 (4)2.2.1.低压线路接线方式 (4)2.2.2.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6)2.3 供配电设计 (8)2.4 设备安装 (9)2.5 电能计量方式选择 (9)3 小区照明系统的设计 (11)3.1照明系统的概述 (11)3.1.1照明系统的目的与要求 (11)3.1.2照明计量单位 (12)3.2 照明组成 (12)3.3 照度方式 (13)3.4光源和灯具 (14)3.4.1光源种类 (14)3.4.2灯具选择和布置 (14)3.5照度计算 (16)3.5.1照度标准值 (16)3.5.2照明均匀度 (16)3.5.3色温和显色性 (16)3.5.4 眩光限制 (16)3.5.5 照度计算 (16)3.5配电箱布置原则 (19)3.6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 (19)3.7设备选型 (22)3.7.1断路器的选择 (22)3.7.2选择隔离开关 (23)3.7.3选择线缆 (23)3.7.4配电箱的选择 (23)3.8本工程的插座设计 (23)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25)4.1防雷等级确定 (25)4.1.1 接地内容与设计方案 (26)4.2 防雷内容与设计方案 (27)5 结论 (29)参考文献 (30)附录 (31)1 绪论1.1 建筑电气的发展趋势与现状建筑电气是一门传统以及现代的科技,关系到一栋建筑是否可以良好的运行、设备是不是安全合理布置。

例如最基本的设备选型以及设计,如果设备选择不合理,不但造成投资浪费,而且会为将来系统运行埋下了隐患。

特别是当前小区的智能化技术注入新的活力给电气技术,多样化的智能化系统融入到了现代建筑电气中,这些智能化为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提有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电气的强电部分由供电、照明、防雷等,将电话、电视、消防等其他部分的内容统统归于弱电。

这种以电压分类容易理解,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及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刺激了商用建筑与人民环境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

现代商业的发展,使商业建筑电气设计与商业建筑电气设计同时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高潮。

商业的电气设计是商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商业建筑的美观、实现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保障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商业造价,均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商业电气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日趋成熟,但在商业电气设计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上世纪90年代,智能小区诞生了。

它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壮大起来。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所居环境的要求要越来越高,智能电气的小区前所未有壮大,许许多多的智能小区不断兴起。

在我国,智能小区尚属于比较新颖的事物,可是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只是不同地域发展不一样,不能同步。

大城市像上海、深圳、北京等发展比较快,而欠发达地区慢了一到二个节拍,其中有的社区的可以实现部分智能化,同时有些小区还处于理论阶段。

总的来说,智能小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建筑电气作为智能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建筑电气设计,定义为以电能、电气设备以及电气技术来创造、改善与维持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

建筑电气是一门传统并且现代的科技,他的发展关系到一栋建筑是否可以良好的运行、设备是不是安全合理布置。

例如最基本的设备选型以及设计,如果设备选择不合理,不但造成投资浪费,而且会为将来系统运行埋下了隐患。

特别是当前小区的智能化技术注入新的活力给电气技术,多样化的智能化系统融入到了现代建筑电气中,这些智能化为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提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智能小区的建设及设计还没有一系列完善的国家技术标准,不同小区的智能化电气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小区的设计人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方案不能与实际很好的相结合。

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本次课程设计项目为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

该住宅小区是普通民用高层,二类建筑,负荷供电方式为三级,楼梯间照明应急供电设备为二级,备用电源为集中蓄电池。

该小区为二级防火等级,三类建筑物防雷设计。

配电系统为三相五线制,电压380/220V,采用TN-C-S系统接地,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小于1欧。

小区电源进线为YJV220.6/1KV铠装电缆,直埋地0.8米。

本次毕设电气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对某住宅小区的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

论文从设计的工程概况和本次设计的依据入手,首先对该小区配电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其低压系统的接线方式、负荷等级及电源、设备安装以及电能计量等方面;接着,对该小区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计算设计,主要对各个位置和场所的照应设备进行了选型;最后,对该住宅小区的防雷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论文基本上完整地对住宅小区的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

本次论文选某住宅小区为对象,对其电气部分做相关设计。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下分别介绍。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工程的概况以及设计的依据;第二部分开始进行了电气设计,主要对该小区的低压系统的接线方式、负荷等级及电源、设备安装以及电能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第三部分通过计算对该小区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主要对各个位置和场所的照应设备进行了选型;第四部分通过详细计算分析了该住宅小区的防雷部分;第五部分为对全文的总结。

2 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2.1 设计要求与原则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正在进入人口城市化的社会新时期。

各地的开发小区悄然兴起,以满足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的需要。

开发小区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人口集中、楼房之间有较大的空间。

加之绿地、曲径、花园、水泵、以及灯饰等,丰富了小区的内涵,体现环境、建筑及人居的和谐统一。

根据以上特点它的供电特点与一般的乡村、工厂不同,必须采取新的配电思路和方式来满足其功能的需要。

在供配电设计中,力求做到小区特点及环境的要求。

设计必须根据小区实际,符合其特点,采用多种供配电形式和方法,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不但做到整体布局合理,在宏观上保持三相负荷分配基本平衡,而且在微观上要做到细致,给每个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

在实现安全可靠配电的同时,还要做到环境的美化,使整个小区的配电合理、适用、经济。

总之,供配电设施要坚持服务和服从于文明城、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要求,坚持美化城镇、小区形象,合理布局,科学规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否则,将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还要影响居民用电。

在建设上主要是符合如下条件:(1)符合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2)节约居民小区宝贵的土地资源;(3)保持居民小区的形象整体美观;(4)配变置于居民小区中心位置;(5)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住宅小区的供电方案主要有:柱上变压器配电、独立配电室配电、箱式变电站配电三种。

其中,柱上变压器配电方案虽然投资小,但对小区环境影响较大,因为高压需架空线路引入而不容易深入负荷中心,不能保证较高的供电质量也将造成较高的低压线损,对居民也增加了事故隐患。

独立配电室配电方案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建占地,增大了建设投资,对于本设计所选择的小区来说并不适宜,本小区多为多层建筑,用电负荷分散,供电半径大,降低了供电质量、提高了低压线损。

箱式变电站配电方案的特点是,体积小、占地小、外形美观,高压侧采用电缆引入,箱变位置可以随意选择,使得低压配电部分更加合理,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也有利于安装电量采集装置实现自动化管理。

因此,本设计考虑将住宅小区的主要供电模式定位为箱式变电站配电工程。

本市的高压供电等级模式为110kV→35kV→10kV,城区主要配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0kV,住宅小区一级配电电压选用10kV,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

2.2 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2.2.1.低压线路接线方式对于低压配电线路来说,一般采用以下放射式、环式、树干式以及链式四种接线。

1、低压放射式系统:放射式系统的优点为配电线故障时互不影响,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方便,因此供电可靠性比较高,适用范围是一级负荷的配电。

其缺点为导线消耗量较多,灵活性比较差。

这种配电方式用于设备容量大、负荷比较集中或重要的用电设备现场,或有腐蚀性介质以及爆炸危险等的场所。

接线图如下图2-1。

图2-1低压放射式线路2、低压环形系统:环形系统线路运行时都为开环的低压放射式线路,这种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当系统中一回线路故障检修时,环形网络可以将该线路与电源连接处断开,但是该处的负荷仍持续供电。

环形系统的接线方式如下图2-2所示。

图2-2低压环形线路3、树干式系统:低压树干式系统的优点为配电系统总长度小,可以节约有色金属、经济性很高;供电的回路数量比较少,相应配电设备也减少,安装配电线路的费用减少。

这种系统的缺点是当干线故障时,其影响范围大,导致供电的可靠性比较差,导线的截面积也较大。

实际中一般很少采用该种配电方式,一般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混合使用。

其接线图如下图2-3。

图2-3低压树干式线路4、链式系统:低压链式系统与树干式很有相似之处,其特点是这种适用与距配电柜较远,同时彼此相距又较近的比较不重要的容量较小用电设备,低压链式系统连接的用电设备通常在五台以下,总功率小于10KW。

其接线方式如图2-4.(a)连接配电箱(b)连接电动机图2-4低压链式线路2.2.2.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1、负荷等级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