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下)一、建筑工程的与承包法律制度管理一、建筑工程的发包与承包概念1、建筑工程的发包相对于建筑工程的承包而言,是指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任务(勘察、设计、施工等)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交付给具有从事建筑活动的法定从业资格的单位完成,并按约定支付报酬的行为。
2、建筑工程的承包相对于发包而言,是指具有从事建筑活动的法定从业资格的单位,通过投标或其他方式,承揽建筑工程任务,并按约定取得报酬的行为。
(1)主体:发包: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承包: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2)客体: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工作;(3)内容:围绕客体形成的权利、义务;(4)性质:法律行为。
二、建筑工程招标发包与承包方式三、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管理的基本规则一、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和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二、实行以招投标为主,直接发包为辅的原则;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等竞争原则进行招标投标活动;1、公开:招投标活动的信息公开、程序公开、评定标的标准、方法公开;2、公正:严格按三公开要求,公平对待每一投标者。
3、平等竞争:投标方也要以正当手段开展竞争。
三、禁止双方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四、确定合同价款的原则二.建筑工程发包发包的方式:2种(一) 直接发包1、概念(1)范围:不适用招标,法律法规未要求;(2)方式:直接签定承包合同;(3)内容:将建筑工程委托给承包方;2、地位:是一种补充发包方式,困难以展开公平竞争。
一、项目发包前的准备工作1、概念(1) 时间:立项后、发包前;(2) 内容:办理拟建工程情况的申报备案;(3) 目的: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掌握信息,以备核定发包方式。
2、内容3、报建意义:未报建项目,不得办理招标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其他单位不得承接设计和施工。
二、.建筑工程发包的主体资格三、建筑工程发包条件四、建设单位对工程发包的管理规定五、对政府权利限制的规定应遵守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三.建设工程承包一、建筑工程和承包方式二、承包方的主体资格管理三、关于分包的规定四、关于转包的禁示规定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法律制度1.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法律概念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将竞争机制引入了交易过程,它具有公平竞争、减少和杜绝行贿受贿等腐败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节省和合理利用资金、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等明显的优越性。
1999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共6章,包括:(1)总则(2)招标(3)投标(4)开标、评标和中标(5)法律责任(6)附则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法律制度2.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法律关系一、《招标投标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1、立法宗旨: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2、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
香港、澳门不适用。
3、调整对象:“招标投标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
二、强制招标制度强制招标,是指法律、法规、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采购项目,凡是达到规定的规模标准的,必须通过招标进行采购,否则采购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1、强制招标的规模和范围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法律制度3.建筑工程的招标与投标一招标一次完整的招标投标活动,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等许多环节。
招标定义:招标是招标人提出招标条件、投标人提出最佳报价和最佳条件,通过竞争而成交的一种交易方式。
招标采购的要素(特点):(1)程序规范;(2)编制招标、投标文件;(3)公开性;(4)一次成交。
一、招标人二、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法律制度4.建筑工程的开标评标和中标一.开标定义:开标是指投标人提交投标截止时间后,招标人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启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公开宣布投标人的名称、投标价格及投标文件中的其他主要内容的行为。
开标时间和地点: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人员: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开标过程: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经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和投标文件的其他主要内容。
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
开标过程应当记录,并存档备查。
二.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 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专家应当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 年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由招标人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确定;一般招标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
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相关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已经进入的应当更换。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义务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
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与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评标程序(l)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
(2)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3)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4)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
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5)评标委员会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所有投标被否决的,招标人应当依照本法重新招标。
(6)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
房屋建筑学一、房屋建筑学概念■建筑的概念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筑”往往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民用建筑的分类一、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1、居住建筑:供人们休息、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建筑物。
如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活动等所需要的建筑物。
如托幼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园林建筑、念性建筑……。
二、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类1、大量性建筑:住宅、中小学校、食堂、中小型医院、中小型影剧院等。
2、大型性建筑:大型体育馆(场)、影剧院、航空站、海巷、车站等。
三、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为: 1、1—2层为低层 3—6层为多层 7—9层为中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四、按民用建筑的等级1、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耐久年限分级(JGJ37-87)2、按建筑物的耐火程度分级(GB16-87)根据房屋的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分为四级五、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一级建筑:100年以上,重要和高层建筑二级建筑:50-100年,一般性建筑三级建筑:25-50年,次要建筑四级建筑:15年以下,临时建筑二、建筑平面设计第一节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1、使用房间的分类生活用房间:? 如起居室、卧室工作学习用房间:如办公室、教室公共活动房间:? 如营业厅、剧院2、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的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第二节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联系的走廊、过道等;垂直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交通联系枢纽的门厅、过道等。
交通联系部分的主要设计要求:一、过道(走廊)一般过道的常用宽度如下:住宅:内走道1.8-2.1M 外走道1.2-1.5M办公楼: 内走道2.1-2.4M 外走道1.5-1.8M教学楼: 内走道2.4-3.0M 外走道1.8-2.1M医院: 内走道2.4-3.0M(兼做候诊室取高限)二、楼梯和坡道楼梯设计的要点:1、合理确定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宽度2、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3、确定楼梯的数量4、楼梯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合三、门厅、过厅和出入口设计的要点:1、合理确定门厅、过厅和出入口的面积,保证疏散出入安全2、导向性明确,避免交叉和干扰3、门厅内的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要求第三节?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主要任务:一、影响建筑平面组合的因素(一)使用功能1、合理的功能分区A、主次关系B、内外关系C、联系与分隔2、明确的流线组织人流货流(二)结构类型1、混合结构2、框架结构3、空间结构(三)设备管线(四)建筑平面组合方式1、走廊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混合式组合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一)基地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二)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1、间距2、朝向(三)日照间距要求(四)基地的地形条件1、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布置2、建筑物垂直或斜交于等布置三、建筑剖面设计■目的要求:1、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2、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3、掌握建筑剖面中结构、构造的关系;4、了解建筑剖面与房屋的使用、造价、和节约用地的关系;5、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教学内容: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和比例关系;2、确定房间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3、解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第一节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一、室内的净高和层高1、使用特点2、采光、通风的要求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4、设备设置5、室内空间比例A、利用窗户的不同处理来调节空间的比例感B、运用低衬高的对比手法二、窗台的高度三、室内外地面高差1、内外联系方便2、防水、防潮要求3、地形及环境条件4、建筑物性格特征第二节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一、房屋层数的确定影响确定房屋层数的因素:A、使用要求B、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的要求C、建筑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D、建筑防火要求二、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有:1、单层;2、多层和高层;3、错层和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