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选材与培养
羽毛球 掷远
评分
30米 跑
评 分
立定 跳远
评 分
双摇 跳绳
评分
移步 换球
评分
8.03
1.3 5"25 3.2 2.04 4.2
81
3.2 34"57 2.1
8.03
1.3 5"42 3.2 1.76 2.1
92
4.4 37"36 0.7
7.55
0.4 5"62 0.6 1.94 2.9
82
3.2 39"57 0.7
12
9.1
41
62.1
5
5
张铭宇
13
8.3
39
60.3
4
7
王睿楠
14
4.4
39
57.4
7
6
邓一霖
7
6.5
44
57.5
13
3
季耀骏
13
8.2
32
53.2
5
10
赵子维
10
7
37
54.0
10
7
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要点
1.先教人、后教练 10.先神经、后肌肉 19.六周变、巧合拢
2.先事业、后人情 11.先室外、后室内
13
4
张毅飞
11.8
152 40.3 5
19
26
21 6.4 5
430
3
13
5
胡梦昊
11.8
144 37.3 5
20
32
22 9.6 3
400
4
12
6
张铭宇
12.5
150 35.2 5
23
33
28 13.6 3
342
5
13
7
王睿楠
12.5
150 40.7 4
17
34
20 8.4 5
350
5
14
8
邓一霖
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要点
结束部分
以柔为主
神经 恢复
训练 内容
有氧 恢复
三、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制模式与利弊
培养模式
学
训
习
练
连
系
续
统
体制模式:
学Hale Waihona Puke 年龄人 数学习地点
习 小学 214
普校
课程内容 学习时间 与普校一致 每天上午
出路 升入初中
连
100中(即本 基础课程
续 初中 149
校纳入教 育系统
7
2011年乒乓球二级招生测试数据 总排名
总分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形态机 能得分
素质得分
专项得分
机能素质 专项总分
机能素质 排名
比赛排名
马明义
13
14
57
84.0
1
1
张狄
15
11.7
48
74.7
2
4
张博凡
13
7.8
54
74.8
6
2
张毅飞
13
9.1
49
71.1
3
3
胡梦昊
10.3
139 46.3 3
21
34
26 12.4 3
490
1
7
9
季耀骏
11.7
142 32.4 5
19
32
22 9.2 4
380
4
13
10
赵子维
10
143 28.7 3
20
35
25
12
3
390
4
10
2011年乒乓球二级招生测试数据 素质
总分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马明义 张狄 张博凡 张毅飞 胡梦昊 张铭宇 王睿楠 邓一霖 季耀骏 赵子维
与普校一致 其他采取讲座
每天上午 及晚自习
升入高中(中专)
的普通中学)
方式
什刹海体校
高中 (中专)
217
(即本校, 纳入教育系
统
的普通中专)
大学 及以
上
几 十
普通大学
文化基础课 专业理论课 专业技术课
与普校一致
未退役的,继续 训练
每天上午 或升入大学 及晚自习 退役的,直接就
业 或升入大学
与普校一 致
骨盆前倾角度/臀大肌发
达
素质类
60米跑 20次仰卧起坐计时 V字移动 助跑摸高 立定跳远
运动员选材指标
适应运动员,尊重人体规律,把握训练敏感期,发掘运动员潜能,提高成绩。
身高突增期 男运动员12-14岁(9-12cm)
人
女运动员10-12岁(9-12cm)
体
14-17岁运动员,可以改造体型
总分 排名
姓名
骨龄
身高
体重
评分
安静 15秒
即刻 15秒
恢复 15秒
指数
评分 光反应 评分
形态机 能得分
1
马明义
11.3
145 35.3 5
19
29
24 8.8 4
380
4
13
2
张狄
11
146 38.4 5
16
26
17 3.6 5
330
5
15
3
张博凡
12.5
149 37.0 5
19
30
21
8
5
420
3
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及培养
主讲人:李贵成
课题目录
1 运动员科学选材实践 2 运动员培养与发展 23 运动员培养模式与利弊
一、科学选材指标
形态机能类
选材指标
专项类
素质类
运动员选材指标
排球
选材指标:排球
形态类
机能类
身高
肺活量
指距-身高
超声心动
坐高/身高
反应时
跟腱长/小腿长加足弓高 激素水平
6.57
0.4 6"61 0.6 1.41 0.4
88
4.4 44"57 0.7
6.64
0.4 5"92 0.6 1.81 2.1
89
4.4 37"
0.7
6.56
0.4 6"07 0.6 1.65 2.1
76
3.2 39"52 0.7
素质 得分 14 11.7 7.8 9.1 9.1 8.3 4.4 6.5 8.2
激素水平
乒乓球
素质类 (20%)
30米跑 立定跳远 45秒双摇跳绳 羽毛球掷远 移步换球
羽毛球
素质类 (30%)
50米跑 立定跳远 800米或1500米跑 单摇跳绳或双摇跳绳 羽毛球掷远 15米往返绕杆跑
乒乓球
专项类 (60%)
手感 爆发力 步法 协调性 心理素质 实战能力 打法配备 比赛成绩 教练员评定
7.16
0.4 5"12 3.2 1.87 2.9
53
1.9 35"81 0.7
7.35
0.4 5"28 3.2 1.93 4.2
8
0.6 38"08 0.7
6.21
0.4 5"21 1.9 1.89 2.1
72
3.2 39"76 0.7
6.50
0.4 5"78 0.6 1.85 2.1
18
0.6 37"76 0.7
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要点
基本部分:
9、确定专项素质、专项能力、专项本事; 10、用力顺序、核心力量; 11、主动与被动训练; 12、动力肌肉、支撑肌肉 13、阻力训练与助力训练的关系(青少年要多助力) 14、室外训练是神经恢复的最好手段 15、伤病个人计划(不治已伤治未伤) 16、表扬是训练的重要部分
1、准备部分
训
练 纲
2、基本部分
要
3、结束部分
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要点
准备部分
1. 教练员要先进入状态; 2. 有训练内容,以柔韧、力量为主
二、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要点
基本部分:以质量为核心,以难度为突破口,以意识动作来表现
(实战、斗志、领地、胜利)
1、基本功:专项的能力、专项的知识; 2、精心安排训练计划是质量的保证。(训练计划包括教、练、比) 3、准确设定目标; 4、量、强度、密度的关系。(四段六周) 5、台阶式平台训练的概念; 6、供能关系:以武术为例,血乳酸 7、筛选训练手段; 8、柔韧与力量、速度不矛盾
未退役,继续训 练
退役后就业
体制模式:
训
练
优秀运动队
系
正规体育专业学校
统
22个区县体校 40个区级体育俱乐部
3000所中小学校 4000个体育俱乐部
专业队 青少年培训
业余体校 普校体育爱好者
三、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与利弊
培养模式利弊
举国优势可最大限度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
利
科学的招生选材体系可选拔到 最优秀的人才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3分) (25分) (20分)
羽毛球
专项类 (40%)
手法、引拍(轨迹、翻拍);击球 (击球点、发力) 步法(站位、重心) 起动(准、快) 移动(合理性、连贯性、协调性) 回动(回位、恢复重心) 战术意识和基本技术应用情况
2011年乒乓球二级招生测试数据 形态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