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LTE无线宽带专网技术方案

eLTE无线宽带专网技术方案

延安中国干部学院eLTE无线宽带专网回传技术方案时间:2019年06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需求分析 (1)1.1.1必要性分析 (1)1.1.2可行性分析 (1)第二章系统实现的功能及设计技术指标 (2)2.1实现的主要功能 (2)2.1.1数据业务功能 (2)2.1.2网管功能 (2)第三章网络架构 (4)3.1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建设 (4)3.2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组成 (4)3.2.1网络拓扑及设备方案 (4)3.2.2设备清单 (6)3.2.3核心网 (6)3.2.4基站 (6)3.2.5网管 (7)3.2.6终端 (8)第四章无线宽带网络无线系统覆盖规划 (9)4.1基站设置思路 (9)4.1.1网络规划流程 (9)4.1.2频率规划 (10)第五章无线宽带专网产品介绍 (12)5.1核心网E SCN230 (12)5.1.1产品概述 (12)5.1.2业务和功能 (13)5.2网管系统E OMC910 (15)5.2.1产品概述 (15)5.2.2产品特点 (18)5.2.3业务介绍 (19)5.3无线基站DBS3900 (25)5.3.1产品概述 (25)5.3.2产品特点 (27)5.3.3产品功能及规格 (29)5.3.1安装方式 (31)5.4基站天线 (33)5.4.1外形尺寸和接口 (33)5.4.2技术指标 (33)5.5宽带无线路由器EG860 (34)第六章环境、供电、接地、防雷 (37)6.1环境要求 (37)6.2供电要求 (37)6.3接地要求 (38)6.4防雷要求 (39)第一章总论1.1 需求分析1.1.1必要性分析基于TD-LTE标准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终端信息回传等的通信工具,是信息化服务和支撑场区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设基于最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信息化条件下通信的必然选择。

基于TD-LTE的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是支撑场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便捷化唯一的、可靠的、安全的解决手段。

建设基于TD-LTE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2可行性分析A.技术方面TD-LTE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成熟、最可靠的移动通信技术,TD-LTE 无线宽带专网系统技术标准成熟,产业链发展壮大,为客户提供可视化调度信息支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D-LTE无线宽带专网系统在20M的带宽内能实现下行100Mbps,上行40Mbps的系统峰值速率。

网络采用了扁平化的机构,降低整体系统时延、改善用户体验。

TD-LTE频谱配置非常灵活,支持5MHz/10MHz/20MHz带宽,TD-LTE采用了全新的无线接入方式:下行OFDMA、上行SC-FDMA,在天线端采用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Beamforming等技术,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发射功率和进行波束形成,改善信道衰落造成的干扰;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系统容量、获得相当高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率、更好的传输品质或更大的系统覆盖范围。

第二章系统实现的功能及设计技术指标2.1 实现的主要功能LTE宽带专网无线通信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网管功能等。

2.1.1数据业务功能在数据业务功能上,应具备数据文件传输等多种分组数据业务能力,并且具备业务扩展能力,能够快速建立新业务。

2.1.2网管功能综合网管提供专业的网元设备管理体系,包括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软件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宽接终端管理、日志管理、设备巡检等全面的设备管理功能。

支持对宽接终端、基站、核心网、调度机、用户和设备管理平台、录音录像服务器等专网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

支持其他或三方设备的逻辑视图,形成统一网络视图。

采用人性化的操作维护界面,提供图形化人机交互方式,取代了繁琐难用的命令行操作,对于如此专业的无线通信系统管理,也能给人使用便捷、易操作维护的美好体验。

针对数据安全性、操作安全性、软件可靠性、硬件可靠性进行专业地分析和设计,提供全方位稳定可靠的网管系统。

具体功能如下:1)拓扑管理支持构造并管理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反映设备的组网情况和运行状态,用户通过浏览拓扑视图可以实时了解和监控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

在拓扑地图上支持展示网络中的网元、子网等拓扑对象。

用户可对拓扑对象进行管理。

2)配置管理提供网元集中配置管理功能。

友好化的人机界面,引导用户对设备参数进行配置。

3)性能管理支持对网元生成的性能数据进行管理。

支持性能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和生成报表进行分析,以便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定位问题并验证问题是否成功解决。

支持通过自定义性能指标功能利用系统中已存在的系统指标进行四则运算自定义出新的测量指标作为性能查询对象,支持利用阈值告警功能实现对测量指标的监控,如果网元侧测量指标值符合阈值告警的触发条件,系统将产生相应的阈值告警。

4)故障管理支持对网络中所有网元的告警进行实时的监控,了解告警级别、类型、原因,并及时处理故障告警。

5)软件管理支持对对网元的软件、补丁、文件的集中管理。

6)安全管理支持对用户和用户组的权限管理。

7)终端管理支持通过OTA支持对手持终端进行空口软件升级、配置数据升级。

第三章网络架构3.1 T 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建设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建设,要满足“平台服务层”和“感知执行层”信息传输需求。

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架构主要分四层: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如下图所示。

TD-LTE无线宽带专网系统组网示意图1、应用层应用层主要集成数据传输集成等各类业务;2、平台层平台层主要汇聚各类网络服务器及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TD-LTE系统有完善的业务调度和网络管理功能。

3、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实现对各类业务的承载和传输,TD-LTE网络具有大带宽、广覆盖、低时延的特点,可提供一张IP化的透明传输网络。

4、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实现数据业务的采集和感知,并通过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对业务进行无线传输。

3.2 T 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组成3.2.1网络拓扑及设备方案本方案采用遵循区宽的TD-LTE系统,实现阵地内的无线宽带专网通信,接入专用网络,通过无线模组实现阵地内其他设备的物联专网。

系统网络拓扑如下图:无线宽带网络拓扑图LTE设备主要包括核心网、网管系统、基站设备、以及天馈设备。

3.2.2设备清单3.2.3核心网主要由核心网、网管系统、服务器、交换设备等组成,主要完成系统控制、网络资源管理、密钥管理、融合汇接等功能。

整个阵地配置1套核心网,固定安装在阵地中心机房内;采用光纤与基站连接。

应用侧与阵地局域网和其它网络相连。

核心网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专网用户管理、专网业务、数据业务、公共业务;专网用户管理包括群组签约、群组用户签约等等;公共业务包括开机注册、关机注销、移动性管理、遥开遥毙等业务。

3.2.4基站无线基站主要完成无线接入功能,包括管理空中接口、接入控制、移动性控制、用户资源分配等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通过灵活配置不同数量的基带处理单板和射频模块,一个BBU可以与多个RRU相连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容量的应用需求。

无线基站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安装灵活、快速部署等优点。

基站通常包括BBU、RRU、及交换设备、电源天线等,BBU、交换设备和电源安装在机房或机柜内;RRU和天线支持室内挂墙,铁塔,抱杆等安装,RRU通过光纤与机房内的BBU连接,RRU供电由机房电源设备通过电线线提供;固定基站的数量根据场区的覆盖、地形等实际情况确定。

基站安装图示射频单元及天线的安装一个基站需要安装3个射频单元和3个天线,1个射频单元和1个天线可以共抱1个抱杆,总计需要提供3根直径60mm~114mm(建议80mm),长度尽量大于1200mm的抱杆。

抱杆(也叫辅杆)的安装方式如下:辅杆安装方式3.2.5网管网管系统主要负责对无线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管理核心网、基站等通信设备,包括了集中配置管理,集中告警管理,集中性能管理等EMS层级的操作维护中心(eOMC),还包括单点维护工具,网元日志离线分析工具等工具级别的解决方案。

网管系统是一个Client/Server结构,有一个集中网管服务器,带多个网管客户端。

eOMC的客户端除了传统的集中网管工作台,提供集中的告警,配置,性能等网管操作外,还提供独立告警终端,为阵地专门监控告警使用。

3.2.6终端LTE宽带专网系统终端包括无线宽带数据终端CPE。

第四章无线宽带网络无线系统覆盖规划4.1 基站设置思路基站的设置应在保证满足覆盖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满足业务量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以达到系统总体建设目标。

基站设置思路如下:1.LTE宽带专网系统总体设站考虑首先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对场区进行区域分类,针对不同的区域特点,评估分析设置合理的基站间距;根据现在的网络特点和资源状况,充分考虑现有的站址资源,合理的布置室外站点位置。

这里需要综合考虑面、线及重要的点覆盖需求,同时也需考虑可选站址的具体高度、位置等因素。

考虑到多系统多业务共站部署,对机房的需求规划设站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建设协调难度及后期被逼迁的风险等因素。

2.LTE宽带专网的建设从建设初期,到后期的扩容、升级、运营、维护,持续优质的网络服务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各阶段不同的目标及投入,会有不同的性价比要求,因此在网络的建设中不仅要关注设备成本,更要从网络稳定性、业务体验、服务质量及维护投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全网络整个生命周期性价比最佳的方案。

4.1.1网络规划流程流程概述无线网络估算:对网络进行初步规划,通过估算,获得对网络的初步定量分析及建设规模。

主要包括覆盖估算和容量估算。

无线网络预规划:综合信息收集、站址选择及规划仿真,完成无线无线网络的初步设计。

估算阶段的输出是预规划的输入,预规划同时也是对估算工作的验证,根据规划仿真结果重新调整站点数,最后输出合适的理论站点。

考虑建站条件限制因素,使得预规划输出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并保证覆盖、容量达到设计预期。

无线网络小区规划:包括实际勘站,站址选定后的小区参数(包括TAC、邻区、频率规划、物理小区ID、PRACH、天线下倾角、功率等)仿真设计,完成满足目标的规划方案,指导工程建设。

图表网络规划流程示意图关键因素●使用场景主要针对场区场景,适合采用面状覆盖●RRU组网方案根据场区具体覆盖和成本要求,采用3个2T2R的RRU+天线覆盖方案。

●天线采用定向天线,增益不小于5dbi●业务需求需求为典型的多场景、多业务,场景分为固定点视频采集和专网场景,业务分为视频实时回传、终端存储的视频文件回传、专网语音调度、专网视频调度。

4.1.2频率规划本项目涉及频率方案,包括:基站方案说明如下,包括:第五章无线宽带专网产品介绍5.1 核心网eSCN2305.1.1产品概述eSCN230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核心网设备的微型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