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XX 养殖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项目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2 XX 县XX 养殖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XX 县XX 养殖专业合作社黑山羊、波尔山羊养殖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本合作社项目部承建负责人:4、建设地点:5、项目申报单位:XX 县XX 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6、投资规模及构成:总投资300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30 万元,设备购臵30 万元,购买种羊120 万元,其它费用20 万元。
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00 万元,其中拟申请上级扶持资金100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 万元,自筹150 万元。
3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年销售收入350 万元,第一年纯利润132.4 万元,第二年纯利润206.5 万元,第三年及以后每年纯利润263.4 万元。
第一年总成本160 万元,第二年总成本35.2 万元,第三年及以后每年总成本17.6 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225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00%,投资回收期 4 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之后,将直接带动灵空山镇黑峪村周边农户,可使当地牲畜良种率和单位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肉羊养殖项目的建设,畜种质量的改善,育肥出栏加快,销售利润大幅度增长,可使项目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500—800 元。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农业部《中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3、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提纲》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本项目建设对于该地区建设与市场相对接的现代畜牧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当地农户饲养 4 经验丰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技术规程生产建设,项目所在地有着较为丰富的牧草资源和良好的牲畜养殖环境,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很好基础,由于山羊肉质产品以无污染和高质量而拥有较高的信誉,对项目产品的销售极为有利。
目前当地已有部分养殖企业市场、产品已与周边省市有长期销售合同。
整个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相比传统牲畜饲养方式,可极大地减轻对草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提高牲畜整体质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因此我们认为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政策背景在国家推进中西部崛起战略部署下,XX 县以煤炭为主的工业经济及各项事业建设迅猛发展,而畜牧业发展却被忽视。
在当前全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如何使全县畜牧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得到调整优化,如何使全县广大农民增加收入,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今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十二五”规划,做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再次确立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而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也必将全面推动养殖业发展。
为适应国家农业部“中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5 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特提出“XX 县绿香生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山羊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项目由来和简述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崛起战略,XX 县农业经济的“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农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势在必行。
本项目由此而产生,该项目对全县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初步拟定以黑峪村为核心,形成基地+农牧户的肉羊养殖经营格局。
通过联户生产、经营的格局,形成一定规模的育肥出栏网络。
这将对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对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减轻草场压力,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家庭养殖场”等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XX 县灵空山镇黑峪村位于太岳山东麓、灵空山旅游风景区以东45 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因此,在全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实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良好政策下,抓住政策机遇实施本项目十分必要,一是尽快解决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是当地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所以有必要认认真真、切切实实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6 二是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有必要进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退牧还草。
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养殖业正适合于这个形势。
项目的提出正是现阶段农村生态建设的必要。
三是XX 县是个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县区,经济结构单调,且原有落后的养殖方式使畜产品单位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优,效益低。
因此,以养殖肉羊调整优化牧业经济结构,大力全面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结构优势。
现阶段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项目的提出正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各个方面考虑,多方面考查,建设肉羊养殖工程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第一节项目区概况(一)地理位臵与概况XX县灵空山镇黑峪村位于灵空山镇以北,南经五龙川与灵空山景区相邻,辖1 个村民小组,31 户,117 人,劳动力40 人,现有耕地266 亩,林地3474 亩,经济总收入80.6 万元,人均纯收入7023 元。
(二)自然资源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7 为“四季分四个月”,雨热同季,温和适中,是旅游、观光、实施生态农业和畜牧庄园经济的理想胜地。
XX 县年均气温8.7℃,一月零下 6.5℃,七月22.4℃,年降雨量600 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50 至180 天。
(三)社会经济状况该地区依托工业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起步基础。
同时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健全。
(四)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XX 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大县和农牧业大县,项目区饲草料分布面积广,养殖业基础良好,饲草料充足,资金、劳力、技术等条件可通过与省农科院及市县畜牧中心对接合作,饲养潜力很大。
饲草料自给有余,已具备舍饲圈养养殖的各项条件。
旅游干线贯穿于项目区,邮电通讯普及。
经济社会条件优越,项目具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条件,对所在灵空山镇乃至全县的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
中央实施中西部崛起战略,中央及地方“十二五”规划中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给各类养殖大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8 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
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
二是自上而下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肉羊养殖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
第三节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项目实施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
因此,项目将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农民自筹、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多方面筹集资金,尽快立项,扶持项目顺利实施,把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推广到千家万户,提高科9 技含量,增加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 县XX 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 年6 月,是在以王付香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养殖户基础上成立的,现有合作经营户 5 户,其中有4 户为当地农户,1 户为农牧产品经纪人。
根据项目发展需要,本合作社将吸收大中专毕业生2 名,技术人员1 名进入合作社参与经营。
第五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一、市场分析近年来,XX 县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起步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在国民生产中比重日渐增大,优良种畜的现有比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优质的畜种进入广大农户中是当前迫在眉捷的大事。
党的十七大以后,发展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更加成为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当前在畜牧业方面,仍是传统10 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过程中的初级阶段,畜牧产业结构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大力调整阶段,优质畜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很大。
畜群结构单调,比例失调,是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该项目区的养殖业发展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更加需要大力发展。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发展集约型养殖业介导的产业政策,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转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向,发展优质、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畜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及鄂前旗畜产品清真市场的销售渠道。
项目产品的销售方案如下:育肥出栏肉羊:6000 只,当地及周边地区。
项目产品将突出科技和优质,高效益、高质量的特点,逐步打开并占领市场。
建设“绿色大县、畜牧业大县”将是本项目产品销售的主要优势。
三、销售策略和经营模式项目所在地地势优越,距长治市120 公里,距临汾市50 公里、太原市140 公里,该项目产品将通过专业销售渠道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销售,分为客商到项目区和商品外运销售两种类型,并将项目交易以畜产品的品牌进入省城及周边市区,实行农超对接,以品牌和优质产品占领市场。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11 本合作社担负着大多数农畜产品生产和销售指路的重任,在该项目建设中,将进一步完善自身组织,增强职能作用的带动力,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市场行情,在项目销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从项目生产宏观上的指导变微观服务,深入到项目户进行生产指导和销售服务,着力建设销售网络,形成覆盖整个项目区的销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