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染整工艺介绍 20190320

纺织品染整工艺介绍 20190320


後處理 藥劑
酸性固色劑 酸性還原洗淨劑 皂洗劑 棉用固色劑
Polyester 分散染料
V V
V
Nylon cotton/Linen 酸性染料 反應性染料
V
V
V
V
V V
V V
聚酯染色
分散劑
a.特性:使分散染料在常溫下安定分散於水溶液中, 促使染料均一吸附被染物表面
b.功能: 防止分散染料在高溫高壓碰撞下,引起熱凝集現 象產生(Tarring) ,形成斑點與焦油,造成缸體 與被染物表面附著與染色不均產生
連續式染色(壓染,長車染色) (Continue Dyeing)
工藝:染液浸漬→壓吸→烘乾→ →化學液壓吸→steam固著
→soaping→水洗→烘乾
冷壓染(冷捲染色) (Cold Pad Batch)
工藝:浸漬→壓吸→迴轉(12~24小時)→水洗→ soaping→烘乾
液流染色(浸染) (Jet Dyeing)
可染纖維 棉、麻、羊毛、蠶絲、縲縈、Tencel 棉、麻、羊毛、縲縈、Tencel 聚酯 Polyester 棉、麻、縲縈、Tencel 羊毛、Nylon 羊毛、Nylon 棉、麻、縲縈、Tencel 聚丙烯腈 Acrylic
依纖維分類--染色助劑
染色 藥劑
纖維種類
分散劑 分散均染劑 酸性均染劑 棉用均染劑 浴中柔軟劑
b.功能: 1.常溫去除雙氧水,對纖維無不良影響 2.於雙氧水練漂後,可簡化傳統流程之中間清洗工程;節省蒸氣 加熱量及加工時間
化纖 前處理
黃變防止劑
a. 用途: 胚布預定型時,保護Nylon末端氨基,保持尼龍纖維之白度
b.功能: 1.保持尼龍纖維染色後的鮮豔度,增加染料的上色度,防止染色左右異色及 降低橫條發生 2.保護Nylon纖維不受氧化損傷,從而降低因熱和光化學作用引起的黃變現象 3.針對高溫定型、NOX、SOX、B.H.T(氧化防止劑)及Lignin(木質素)所引起的 黃變有良好的防止效果. 4.可防止Nylon及Polyester纖維在包裝儲存時因包裝材料中的酚類物質所引 起的黃變
化纖 前處理
縮練:
目的: 染色前處理工程中,將紗線、纖維上的油脂、污 垢以及油劑移除,同時提高 織物的濕潤與滲透 效果
縮練機
化纖 前處理
定型:
利用高溫作用下使化纖纖維軟化,纖維 結晶區與非結晶區重新排列,使染料上色 率一致,以達優良的染色布面
染色
目的 通過染料和紡織材料發生物理或化學的結合, 使紡織材料獲得鮮豔、均勻色澤和達標的堅 牢度加工過程。
紡織品種類
A、針織面料
針織面料即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 圈並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
針織面料與梭織面料的不同之處在于 紗線在織物中的形態不同。針織面料 依針織機不同可分為緯編針織物(weft knitted fabric)和經編針織物(warp knitted fabric)兩大類.目前針織面 料廣泛套用于服裝面料及裏料,家紡 等產品中,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脫水
染色控制要素
1.固定的要素 1.1 染前加工布 pH 1.2 浴比 1.3 染色溫度 1.4 中性鹽品質 1.5 固著時 pH 1.6 染色時間 1.7 加料方法 1.8 染料組合
2.變動要素 : 2.1 不純物 2.2 織物原料 2.3 水 2.4 化學藥品
後整理
目的
使面料尺寸和形態穩定 (防縮、 防皺的效果、熨摺保留、衣型保留) 改善織物手感和外觀 (增加觸感的舒適、壓光或起毛等) 賦予織物新的機能性 (撥水、易去污、吸濕、抗UV、抗菌、消臭…) 附加價值提高 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聚酯染色
分散均染劑
a.特性: 增加染料的擴散效果,減緩染料的上色速率,提升 染料在纖維內的移染速度,可提高染色效率及布面 品質
b.功能: 1.可防止因分散染料之熱凝集作用而引起不均染或染斑現象. 2.可促進不同染料上色曲線一致性,可處理色花橫條 3.優異的導染效果具有強力的膨潤作用,能使染料迅速浸透
a.用途: 各種織物பைடு நூலகம்的漿料去除
b.功能: 具有優異的滲透性、乳化性和分散性
短纖 前處理
化纖 前處理
精練劑 (精練乳化劑、精練滲透劑)
a. 用途: 各織物除油、去漬、乳化織物上的油脂及提高纖維滲透力
b.功能: 1.高濃度鹼中安定,具高濕潤,高乳化及強滲透力,極佳的懸浮分 散力,可乳化分散 2.具卓越乳化及滲透力,可進入單纖與單纖之間清除蠟油及 Silicone油劑,具良好的洗淨及分散力,可當染色後織造洗劑及 還原洗淨劑
短纖 前處理
雙氧水安定劑 (氧漂穩定劑)
a.用途: 主要應用於雙氧水漂白浴,控制雙氧水規則穩定的分解
b.功能: 1.有機安定劑,安定效果好,手感優於水玻璃 2.達到均勻的潔白度,提高漂白物之品質 3.提升染色品質
短纖 前處理
除氧酶
a.用途: 染整加工製程於雙氧水練漂後,去除雙氧水殘留,避免對後段染色 造成不良影響
染紗
v v v
梭織 v v v v
v
v v v v (v) (v)
短纖 染紗
v v v v v v v
針織
v v v v v v v
各纖維常用藥劑
染色 後整理
纖維種類
紡織品種類
分散劑
分散均染劑
染色
酸性均染劑
助劑
棉用均染劑
浴中柔軟劑
酸性固色劑
後處理 助劑
酸性還原洗淨劑 皂洗劑 棉用固色劑
防皺樹脂
柔軟劑
酸性均染劑
a.特性:改善酸性染料配伍性,改善因纖維物理特性差異之染色橫條
b.功能: 一般分為親纖維型及親染料型和兩性離子型 1. 陽離子性(親染料型)均染劑:緩染性強,剝色效果佳 2. 陰離子性(親纖維型)均染劑:移染性強,橫條處理效果佳 3. 兩性離子均染劑:中性時帶負電荷,酸性時帶正電荷在染色初期通
工藝:浸漬→吸附→擴散→固著→水洗→擴布→烘乾
針織布到最新發展的彈性布及化纖布,均可適用
低張力布種的特殊運轉要求
吉革染色 (Jigger Dyeing)
工藝:浸漬→吸附→擴散→固著→水洗→出布→烘乾
軸染色 (Beam Dyeing)
工藝:浸漬→吸附→擴散→固著→水洗→擴布→烘乾
紗線 染色的方式
過與陰離子染料在纖維上產生競染,達到緩染、勻染,提升染料 上染同步性的目的,有效改善橫檔和條花
尼龍染色
紡織品染整工藝介紹
課程綱要
1 紡織纖維分類及紡織品種類 2 短纖染整加工流程 3 化纖染整加工流程 41 染整各工程站目的 51 各纖維常用藥劑
一、紡織纖維分類
A、天然纖維:
* 植物纖維:棉、麻等
* 動物纖維:羊毛、蠶絲等
蠶絲
棉花 聚酯粒
B、人造纖維:
* 再生纖維 →再生纖維素纖維:嫘縈纖維、銅氨纖維 →纖維素酯纖維:二醋酯纖維、三醋酯纖維 * 合成纖維(化學纖維): →聚酯纖維(Polyester)、 →聚醯胺纖維(Polyamide)、 →聚丙烯晴纖維(Acrylic)、 →聚氨酯纖維(Spandex)……
目的 使纖維素纖維表面更光滑圓潤,同時縮小 纖維間空隙,提高尺寸安定性、提升強力 及增進染料上染率及顏色鮮豔度
短纖 前處理
絲光機--梭織
絲光前後纖維斷面比較
有絲光
無絲光
有無絲光顏色比較
短纖 後整理
定型(樹脂、上藥)
短纖 後整理
焙烘 以熱風方式提供化學品與纖維結合的能量
短纖 後整理
預縮:
利用機械擠壓原理讓織物預先收縮
常用纖維染色染料
染料類別 反應性染料(Reactive Dye) 直接染料(Direct Dye) 分散染料(Disperse Dye) 士林染料(Vat Dye) 含金染料(Metallic Dye) 酸性染料(Acid Dye) 硫化染料(Sulphur Dye) 鹽基性染料(Basic Dye)
到纖維內部,可降低染色溫度,或縮短持溫時間.
聚酯染色
酸性還原洗淨劑
a.特性:有效去除未固著的分散染料,聚酯染色完畢不須排液, 防止鹼性還原洗所造成定型時對顏色之變異性,節省 還原洗時間及節約用水及能源
b.功能:可代替保險粉使用於紡織工程中,有極強之還原力;還 原作用可在熱效應及鹼浴中充分發揮
尼龍染色
燒毛機
燒毛機火口
短纖 前處理
退漿:
目的: 去除織布時所上之漿料; 染整時必須將漿料先去除,方便 後續處理上色及上藥劑之均勻性 和高滲透性。
短纖 前處理 練漂:
目的: 去除織布時所上油劑與布面油脂及去除纖維天然 色素及棉殼,赋予织物必要的白度
(Rayon、Tencel不做漂白)
短纖 前處理
絲光:
五、各纖維常用藥劑
各纖維常用藥劑
前處理
纖維種類
紡織品種類
退漿酶
退漿工藝 藥劑
精練劑 螯合分散劑 抑氣滲透劑
NaOH(45%)
精練劑(乳化、 滲透、除油)
練(漂)工藝 助劑
螯合分散劑 抑氣滲透劑 NaOH(45%) H2O2(50%) 除氧酶 中和酸
梭織
v v v v
v
v v v
v
化纖 針織
v v v
梭織織布機
單軸織布機
雙軸織布機
二、短纖染整加工流程
短纖
梭織織物
平幅加工
針織織物
繩狀加工
平幅加工 繩狀加工
短纖 梭織
平幅加工
胚布縫接
燒毛
定型(樹脂) 焙烘
染色 預縮
(定型) 成品
繩狀加工
胚布縫接
燒毛
成品
退漿 絲光
(CPB練漂)
練漂

退練漂 預縮
染色 烘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