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研究分析报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7月31日表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旅游需求快速发展,我国旅游发展还面临旅游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一些比较突出的瓶颈。
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继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之后,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出台的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发展的第二个政策性文件,是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积极作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文件和法规,对推动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呈现旅游消费和投资两旺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实现了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了9.9%;旅游收入实现了1.65万亿元,增长了14.5%;入境旅游人数6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出境旅游6190万人次。
从投资看,2015年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
从消费看,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
在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稳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旅游消费总额创历史新高,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增长点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旅游需求快速发展,我国旅游发展还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瓶颈。
一是旅游供需矛盾突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二是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三是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条件,潜在的旅游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提出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有效措施,经反复论证并多次征求部门意见,形成了《意见》。
《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26条具体政策措施。
待《意见》正式发布后,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明确每一项政策落实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保持国民经济和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以下是具体数据:一、2015年1-6月旅游业发展概况2015年上半年,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亮点频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今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这正是落实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发展契机,这些都使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此外,大量创业创新团队的进入带动了资本市场发展,旅游投资创新活跃,淡马锡控股、红杉资本等大型投资公司纷纷进入旅游领域,旅游产业迎来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阶段之一。
因此,在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旅游消费依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回升至近三年来的高位水平。
国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以大众旅游为基础的周末周边游、观光旅游等常态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平稳运行的坚实支撑。
在更加便利的签证政策支撑下,出境旅游市场持续较快发展。
受港澳台基础市场强势回升的影响,入境旅游市场实现超预期增长。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
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8.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4%,其中门票收入增长8.3%。
星级饭店经营出现回暖趋势,客房收入和平均房价增幅约1%。
旅行社接待国内游人数增长7.8%,组织出境游人数增长35.2%。
2、国内游市场分析:旅游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游客满意度上升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9.9%,旅游收入更是实现两位数增长,高达12.4%。
国内游市场发展强劲,旅游消费总额创历史新高,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增长点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在国内游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游客的旅游满意度问题同样备受关注。
受总体较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以及更具创新力的企业服务等共同作用,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5.45,稳定在“基本满意”水平,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2.61、0.43。
第二季度全国旅游投诉满意度指数为72.63,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4.11和1.84;入境游客满意度为81.44,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7.24和2.43。
游客对旅游市场治理等方面的评价有明显上升。
3.在线旅游市场分析:在线旅游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总交易规模为1654.8亿元,同比增长35.6%,其中第二季度为850.2亿元,同比增长34.1%;由于三季度为旅游行业旺季,预计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同时,2015年上半年在线旅游渗透率为8.9%,部分大型OTA企业的业务增速达到市场均值的三倍多。
可以看到,互联网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正在改变着世界。
三、出境游市场概况与分析4、出境游市场概况:热度持续升温,二线城市旅游需求旺盛2015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为6190万人次。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了895.32万人次、4489.77万人天,同比增长21.38%和20.97%。
在第二季度,出境游增长态势依然不减,91%的旅行社出境业务总体呈增长态势,东南亚市场明显回暖,日韩市场增长显著。
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在线出境旅游市场也在持续较快发展。
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15上半年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显示,上半年出境游市场仍在快速增长。
从出发地看,二线城市旅游需求旺盛;从目的地看,日本成为出境短线游第一目的地,欧美市场同样增长迅速;从预订方式看,移动端渗透迅猛,APP客户端预订同比增长超过6倍。
5、出境游市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出境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这是旅游行业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也为出境旅游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
对于“一带一路”给出境旅游带来影响如何这一问题,有42%旅行社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加相关区域人员往来,对于出境旅游有很大的利好。
有49%受访旅行社表示,对出境旅游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只有9%的旅行社认为对出境旅游市场利好不明显。
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人员往来的增加、目的地旅游机构和供应商的积极推广,对出境旅游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这种利好的释放也是渐进和长期的。
根据最新消息:2015年11月3日,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蚂蜂窝旅行网联合今日头条、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共同发布《全球旅游购物报告2015》。
报告综合三方所覆盖的6亿中国游客旅游购物数据(2014年至2015年),包括搜索和浏览量、问答和点评、购物品类和金额等,分析了中国游客的全球旅游购物行为和旅游购物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中国的出境旅游购物市场规模已达6841亿人民币。
在2015年1月至10月期间,中国游客旅游购物境外人均花费5830元,同比增长16.3%——人均消费额相当于每个出行者在境外买了一个LV手包。
在2015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中,有53.6%是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平均用于购物的费用占人均境外消费的55.8%。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游客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旅游购物支出已超过7000元。
以伦敦的希斯罗机场为例,仅占总旅客人数1%的中国旅行者,却创造了25%的免税品销售额。
而根据日本观光厅201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消费同比增至2.5倍,达到46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7亿元),占总量的近一半。
中国游客的人均支出为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8万元),远超平均水平(1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500元)。
国家旅游局预计,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消费支出将高达194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2亿人次。
2000年,中国只有1050万人出境游,仅仅过了14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便增长了10倍,增长速度世界少见。
中国游客全球旅游购物的重心,也从奢侈品为主转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品牌药妆、化妆品、生活用品。
多国签证放宽、直航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食品安全等多重因素,都让中国游客在全球的旅游购物越发频繁。
与此同时,以携程、去哪儿、蚂蜂窝为代表的中国在线旅游业迅猛发展,使旅游购物信息和价格更透明。
以法国为例,通过蚂蜂窝的一站式自由行平台,用户可以阅读法国各热门城市的旅游、购物攻略和游记,详细了解法国13000种特色美食、1890个景点,预订近5万家各具风情的酒店民宿、数百种个性化的自由行产品;还可以与去过法国或身在法国的朋友问答互动,与打算前往法国的朋友结伴购物。
6.24岁至30岁的中国游客最关注旅游购物今日头条和蚂蜂窝的搜索及浏览数据显示:24岁以下的中国游客对迪拜格外感兴趣,他们甚至对香港都不是非常感冒;24岁以上的中国游客则对三亚更感兴趣,而受香港负面事件影响,该年龄段的人群对香港的关注度仅为东京关注度的1/3。
最青睐的旅游购物目的地:北京、东京(1)北京是最受旅行者关注的境内旅游购物城市。
游客在北京的旅游购物已从传统的全聚德、北京果脯等,深入到注重生活品质、以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主的综合性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博物馆和艺术类衍生品、潮流服装服饰、创意设计产品、国外异域特色产品等。
暑假期间,以家庭旅游为主的游客选择了北京。
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趁着北京的暑期打折季“买买买”。
7月开始,北京从第三跃居第一,旅游热度增加了426%,而8月的热度同比7月又增加了200%。
9月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举行,同样引发了大批国人在2015年前往北京旅游的热情。
2015年1月至10月,北京的旅游购物花费为旅游全部花费的最高支出项,所占比重为42%;其次为餐饮费、住宿费、长途交通费,占比均为18 %左右;其余的花费则是景点游览、市内交通、邮电通讯等其他项目。
距离北京越远的游客,在北京的人均旅游购物支出越高。
云南、广东、海南、西藏的游客旅游购物的花费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北京的旅游购物在2015年整体呈现“错峰支出”的新特征,即由于来京错峰出行人群的增多,导致节假日期间北京旅游购物支出增长放缓甚至略有下降,非节假日期间旅游购物支出保持平稳上升,北京的旅游购物支出趋向多样化、均衡化(2)出境游旅游购物:东京最热综合数据显示,东京是最受旅行者关注的境外旅游购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