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八】1.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
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 ΔH=-394.0 kJ/mol。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Z81所示(T表示温度):图Z8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比T2高B.b点SO2的转化率最高C.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为CO体积分数升高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的转化率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C.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温度高于80 ℃D.80 ℃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再次达到平衡后CO 的体积分数减小3.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
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 c(CO)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Z8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O2)图Z82A.通过增高反应炉的高度,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能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CrC.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D.工业冶炼金属Cu时,高温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图Z834.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铁粉并充入1 mol CO ,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5CO(g)⇌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 min 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Z83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中v正=v逆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C.b中v正大于a中v逆D.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5.在某恒温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发生可逆反应A(s) B(g)+C(g) ΔH=-Q kJ/mol(Q>0)。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然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次平衡时,C(g)的浓度相等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B)生成∶n(C)消耗=1∶1C.若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A,平衡不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则达到平衡时吸收Q kJ热量图Z846.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Z84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10-3.638B.该反应的ΔH>0C.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30 ℃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7.(1)标准状况下,1 m3的可燃冰可转化为160 L甲烷和0.8 m3的水。
则可燃冰中n(CH4)∶n(H2O)=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羰基硫(COS)多产生于煤化工合成气中,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可通过水解反应除去:则Δ为________________。
(3)近期太阳能利用又有新进展。
利用太阳能由CO 2制取C 的原理如图Z85所示,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 (FeO )n (CO 2)=4,则重整系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图Z85(4)已知CO(g)+H 2O(g) ⇌CO 2(g)+H 2(g) ΔH =-42 kJ ·mol -1,在进气比[n (CO)∶n (H 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CO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Z86,图中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图中D 、E 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 D 和T E 。
判断:图Z86①T D ________(填“<” “=”或“>”)T E 。
②与图中E 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的为________(填字母)。
8.工业上“固定”和利用CO 2能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Ⅰ.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 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49.0 kJ/mol ,某科学实验将6 mol CO 2和8 mol H 2充入一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Z87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图Z87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在________(填编号)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A .高温B .低温C .任何温度(2)该反应在0 ~8 min 内CO 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
(4)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Z87中虚线所示。
与实线相比,虚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 ,虚线Ⅰ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1,虚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2,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9.钼及其合金在冶金、环保和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Mo可被发烟硝酸及氢氟酸氧化为MoO2F2和MoOF4(少量),硝酸本身被还原为NO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已知:2Mo(s)+3O2(g)===2MoO3(s) ΔH1;2MoS2(s)+7O2(g)===2MoO3(s)+4SO2(g) ΔH2;MoS2(s)+2O2(g)===Mo(s)+2SO2 (g) ΔH3。
则ΔH3=____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代数式表示)。
(3)电氧化法提纯钼的原理:将辉钼矿(MoS2)放入装有食盐水的电解槽中,用惰性电极电解,MoS2被氧化为MoO2-4和SO2-4。
①辉钼矿应放入电解槽的________(填“阴极区”或“阳极区”)。
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作固硫剂并用氢还原辉钼矿的原理为MoS2(s)+4H2(g)+2Na2CO3(s)⇌Mo(s)+2CO(g)+4H2O(g)+2Na2S(s) ΔH,实验测得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Z88所示。
(a) 不同压强下温度与H2平衡转化率的关系(b) 0.1 MPa下温度与平衡时气体成分的关系图Z88①由图(a)可知,该反应ΔH________(填“>”或“<”)0,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②由图(b)可知,A点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③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MPa)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C [解析]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在图像中,温度在T 2时CO 2体积分数较低,故温度T 2高于T 1,A 项错误;在温度不变时,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而其本身的转化率降低。
反应物SO 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 点,B 项错误;当一氧化碳的起始浓度很大时,一氧化碳气体剩余的多,转化的少,所以平衡时CO 2的体积分数不断减少,C 项正确;减小压强平衡左移,CO 、SO 2转化率降低,D 项错误。
2.D [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根据表格数据,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 项错误;Ni(s)+4CO(g) ⇌Ni(CO)4(g),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1=c [Ni (CO )4]c 4(CO ),Ni(CO)4(g) ⇌Ni(s)+4CO(g),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2=c 4(CO )c [Ni (CO )4],K 2=1K 1=15×104=2×10-5,B 项错误;化学平衡常数为0.50.54=8,因此温度小于80 ℃,C 项错误;C 项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CO 的体积分数减小,D 项正确。
3.B [解析] 延长反应时间,不能影响化学平衡,A 项错误;从图可知,CO 的转化率极低,故CO 不适合工业冶炼金属Cr ,B 项正确;随着温度升高,lg c (CO )c (CO 2)增大,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项错误;同理,Cu 2O 与CO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D 项错误。
4.C [解析] 5 min 时,b 容器中的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则v 正、v 逆不一定相等,A 项错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根据b 、c 两点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项错误;根据图像,a 中v 正>v 逆,b 的温度高,因此b 的反应速率大于a 的反应速率,因此b 中v 正大于a 中v 逆,C 项正确;根据B 的分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达到平衡时,a 、b 、c 中CO 的转化率为a >b >c ,D 项错误。
5.D [解析] 平衡常数K =c (B)·c (C),只与温度有关,则缩小容器体积,K 保持不变,因c (B)、c (C)同等倍数变化,为使K 保持不变,只有c (B)、c (C)浓度均不变化,即与原平衡浓度相等,A 项正确;根据平衡的v 正=v 逆可知,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 (B)生成∶n (C)消耗=1∶1,B 项正确;因A 是固体,再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A ,平衡不移动,C 项正确;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小于Q kJ ,D 项错误。
6.C [解析] C 点对应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 K =3.638,所以C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 =10-3.638,A 项正确;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减小,说明温度越高K 越大,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 >0,B 项正确;体系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所以NH 3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C 项错误;30 ℃时,B 点未达到平衡,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大于浓度商的负对数,即-lg Q c <-lg K ,所以Q c >K ,因此B 点对应状态的v 正<v 逆,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