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

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

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

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________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

________(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

________②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________③太阳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

________④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

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________(4).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答案】(1)毕恭毕敬;当仁不让(2)错误;正确;正确;正确(3)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4)C(5.你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

(3)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

结合句子来分析。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⑴毕恭毕敬;当仁不让;⑵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⑶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⑷C;⑸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什么是语言描写。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________ 山形________ 溪流________(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本段作者运用了()的写作方法。

A. 排比与拟人B. 排比与比喻【答案】(1)柔嫩;柔美;缓慢(2)锦缎;霞光;彩(3)B【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语段,本题可以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这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2)先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本题可以根据“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这句话解答。

(3)解答本题根据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解答。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做题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的写作方法。

做题时仔细阅读语段,根据句子的特点进行解答。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人了”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

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1)短文第2自然段有两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答案】(1)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

(2)第一位接受应聘的中国年轻人(第一位应聘者、应聘的中国年轻人)(3)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说的话;他对应聘者的回答很满意(4)应聘者的品格;业务(5)坦诚做人。

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之诱而占便宜,这样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一事无成。

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奋斗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解析】【分析】(1)病句表示不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者是逻辑上矛盾的句子。

通常情况下病句体现为语序不正确,或者成分残缺、多余,或者词语使用不当等等。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搭配不当。

本句属于语序不当和重复啰嗦。

(2)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本句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即可找到答案。

(3)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仔细阅读语段,根据语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点评】(1)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般这种题的答案都在该句的前后文。

(3)(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结合中心谈体会。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价值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儿,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有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儿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

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儿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愈出愈高。

回到院里,男孩儿兴奋地向院长报告。

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儿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儿怎么都不卖,竞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儿兴冲冲地捧着这块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院长。

院长望着男孩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

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1)请写出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起因:________经过:________结果:________(2)第2自然段中划线的字“总”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这个词说明了什么?(3)第5自然段中的“竟”能否去掉?为什么?(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有一天;孤儿院;男孩儿、院长;男孩儿总是悲观地问院长他的生命的价值;院长叫男孩儿把一块石头拿到不同的市场上去“卖”,结果石头的价钱越涨越高;男孩儿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2)“总”与“常常”相照应。

男孩儿不|止一次地问,说明他对人生没有信心!(3)不能。

“竞”字突出了石头被传扬成“稀世珍宝”是出人意料的。

(4)就算是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存在的价值。

在等待别人珍惜的同时,首先要学会自我珍惜。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照应句。

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