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青藏铁路的施工报告

关于青藏铁路的施工报告

关于青藏铁路的施工报告关于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安多--雁石坪段通信工程情况的报告一、青藏铁路的突出特点1、高海拔的考验。

对人,关键是低氧环境的影响。

空气中的含氧量仅相当于内地的50%-60%,正常人走路都会喘。

缺氧会出现头疼、头晕、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反应迟钝等症状,致使体力、脑力和劳动能力大副下降,体重普遍下降10-20斤,工作效率只有内地的50%-60%。

严重者会发生慢性或急性高原病。

当然,其它气候因素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诸如呼啸不已的大风、惊心动魄的滚地雷、强烈的紫外线,"一日有四季"的日温差,骤然而来的暴雨雪、冰雹、洪水,异常的寒冷、干燥。

还有,75℃左右的沸点,没有高压锅就只能吃夹生饭。

对装备而言,高原的机械能效将下降30%-45%,汽车经常因为缺氧而打不着。

高海拔带来的低氧(含氧量比海平面减少35%至48%)、低温(年平均气温-5℃左右)、低气压(平均气压为海平面的55%至72%)和强烈的太阳辐射,代表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严酷的工作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外界因素对设备的效率、寿命和完好率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例如,在高原上使用的普通内燃机,海拔每升高1000米,功率转矩将减少8-13%,油耗将增加6-9%,故障率随之上升。

我标段的施工海拔是4703--5072米,机械设备面临更大的考验。

据了解,二段现有的仪器仪表和光缆熔接机的设计海拔都在3000米以下,很难保证高海拔的正常运转。

青藏公路交通事故频繁,事故伤亡率远远高于工程事故伤亡。

据站前局人员讲,事故原因多为爆胎、机械故障和司机驾车疲劳所致,交通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局指反馈的信息:在青藏公路上跑的车辆大多为功率较大的沙漠王、依维柯、东风康明斯和烧柴油的客车、货车,整条青藏公路沿线只有柴油和90#汽油,局指上去的切诺机因不能适应,已撤回。

司机刚上去不能开车,要雇佣当地司机经过7-10天的适应,才能换我们的司机。

措施:配备年轻体质好的人员和大功率、带蜗轮增压的机械。

2、环境保护的考验。

青藏高原素有我国"江河源"和亚洲"生态源"之称,由于高寒缺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铁路建设面临着诸如高寒植被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高原多年冻土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以及水土流失和污染防治等环境课题,其中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青藏总指对铁路沿线的环境保护要求非常严格,首次引进了环保监理,提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工作方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推行水土保持工作记录制度,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制度,将措施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严格审查工程施工组织中的水保措施方案,否则不准开工。

在开挖电缆沟时,若经过地方有植被覆盖,需先将植被切割-分块-移开-养护,待施工完毕后再将植被恢复,安多设有一个草皮回植实验点。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捕杀和食用任何野生动物,遇到藏羚羊迁移时,需停工避开,待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作好污染防治,施工中的垃圾和生活垃圾、废水要集中专门收集,统一运送到城市垃圾站处理。

公路和便道两边都有明显的红线,越过红线,罚款至少10万元。

据三局介绍,三局、十二局等许多单位都被罚过款。

我区段全段为多年冻土地段,翻越唐古拉山越岭地段137公里,穿越2个生态保护区(全线5个),1个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湿地,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措施:在施组中制定环保与水保方案,落实到人,严格奖惩。

3、高原反应和高原病的考验。

据专家介绍:随着海拔的升高施工人员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1500米,出现视力减弱;2000米,出现思维能力减弱;3300米,简单的算术会变的非常困难;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会受到影响;5000米,100%的人回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

所有进藏人员会普遍出现肝脏、肺叶、心脏变大,心轴偏移,心肌缺血,脑细胞死亡等现象。

而我标段的施工海拔是4703--5072米。

高原病的发病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主要有:(1)急性高原肺气肿;(2)急性高原昏迷;(3)急性高原脑水肿;(4)高原红细胞增多症;(5)高原血压异常;(6)混合型高原病。

其中急性高原肺气肿、急性高原昏迷、急性高原脑水肿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抢救不及时是会危机生命。

如果发现早,诊断及时,绝大部分可以治愈。

有民颜称:"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到了风火山,气息已奄奄;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

"为了防范高原病,铁道部对施工人员(包括民工)的选拔、食宿标准、劳动强度、劳动保护医疗卫生保健都做了明确要求。

例如,规定工作时间不准超过6小时/天,海拔4000-4500米高度重体力劳动不超过4小时/天;要求民工和职工的比例是1:1,对民工的管理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劳动保护和卫生防疫,统一居住条件,统一饮食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组建医疗机构,伤病员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医务人员的配备不少于施工人员(包括民工)的2%,每个施工点必须配备医务人员。

措施:配备医疗车及必要的医疗设施、药品和充足的氧气,配备4名医务人员,保证每个工点有1名医生,坚持查夜唤醒制度。

4、流行病的考验。

我区段流行性疾病最严重的是鼠疫,其次是甲肝和流行性感冒。

鼠疫的特点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我区段的安多、唐古拉都是鼠疫的疫源地和流行高发区。

传播途径主要有:当地的旱獭、老鼠、跳蚤。

因此,驻地的灭鼠、消毒工作和施工过程中防鼠和旱獭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建造房屋和帐篷时必须做好防鼠处理,在距离房子周围100米的地方挖防鼠沟或设立围栏。

据站前局介绍,有民工因感染上鼠疫而死亡的情况。

措施:制定流行病和鼠疫防治办法,作好灭鼠、消毒和防旱獭工作。

5、职工精神和毅力的考验。

我区段属无人区段,是全线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的区段,沿线古朴荒凉,没有树木,没有商店,没有电视,没有电,不通电话,手机毫无用武之地,甚至见不到人。

远离内地繁华都市的人们,精神上、心理上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孤寂。

"吃饭"对于内地的人们来说,可能算不上一个什么问题。

但在青藏线,这却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一是由于高原缺氧,导致人们食欲不振,吃不下饭,身体机能下降。

二是生活用品的购买、运输、储藏也非常困难,食品、蔬菜和肉制品要到那曲市(距离安多130公里,距离雁石坪310公里)购买,价格较贵。

因此,让工人们吃得饱、吃得好,就成了青藏铁路上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

为此,青藏指提出了"生活设施高标准","生存先于施工"的要求。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也变成 "以人为本,保障健康"的人文关怀。

针对异常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沿线施工单位几乎都在格尔木建起了后勤基地。

在这里,所有的蔬菜和鸡鸭鱼肉清理干净后,用冷藏运输车运到工地。

普遍开展了工地生活、工地卫生、工地文化的"三工建设"活动,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工人们不再寂寞"。

措施:配备冷藏运输车;配备电视机、DVD;因地制宜,建立了职工活动室,开展象棋、扑克等群众性活动。

6、高原施工管理的考验。

据三局讲,青藏总指对全线的管理和监控非常严,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监督检查的非常频繁、非常细,加上青海、西藏两省的检查,每个月的检查都会超过20次,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被扣分、罚款,罚款的额度很大,轻则几万,重则就是十万十万的罚。

检查的项目繁多,例如卫生保障、高原病预防、鼠疫预防的领导、组织、操作方案、紧急预案;环保的组织保障、植被的保护、冻土的保护、垃圾的收集处理、野生动物的迁徙、保护;食堂的硬件设施、消毒设施和物品、食品卫生、饮用水管理、卫生许可证、操作流程;厨师的上岗培训、健康证;职工民工的比例、岗前教育、考试、体检、食宿条件、劳动保护;民工的 "三统一"等。

青藏线上无小事,事事都要讲政治。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海拔路段最长的铁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加之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外记者非常关注。

据三局讲,有时出点小事,自己还不知道,就被记者暴光,就会被直接捅到孙永福、曾培炎那里。

据在我区段站前施工的十八局介绍,由于此区段是全线海拔最高的一段,是全线的重点,攻关的难点,媒体的焦点,是记者的重要素材点。

应引起足够重视。

措施:认真学习青藏指的有关文件,制定实施细则,严格落实。

以上是根据青藏线的资料、前期的施工调查和铁三局在保定的现场情况介绍整理的。

可以看出,充分的医疗人员、设施和顺畅的交通、通讯是参战职工的 "生命线"。

恳请领导在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上,在施工管理、后勤、卫生的保障上,妥善解决好高海拔带来的问题。

我们也知道公司的资金很紧张,我们也不想多花一分钱,但是面对随时都会出现的高原病,随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职工,必要的投资是为了挽回更大的损失。

请领导放心,不管条件多么恶劣,不管出现多少艰苦困苦,我们都有决心和信心打胜这次硬仗!为公司的荣誉而战!为公司的发展而战!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大力弘扬"奋战高原、吃苦奉献"的精神,科学施工管理,严格成本控制,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人员上得去、站得住、干得好,做到快捷、有序、安全、优质、高效,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二、青藏铁路雁-安段通信工程的情况简介1 工程概况1.1 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概况青藏铁路格拉段(格拉段-拉萨)全长1142km,位于多年冻土区线路长约550km;海拔高程大于4000m以上地段长956km,最高为唐古拉山垭口5072m,最低为格尔木市2832m.格拉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跨越青海、西藏两省区,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自然环境十分脆弱。

沿线的不良地质主要有高原连续多年冻土、高地震烈度及活动断层、石膏融区、热融滑坍、融冰泥流、冰锥、泥石流、湿地、危岩落区等。

1.2 我标段工程概况我标段为T5合同段雁石坪(含)--安多(含)范围内通信及相关工程,共188.162正线公里,合同价款为7071.9631万元,其中建安和其他费为3921.2375万元。

雁石坪至唐古拉段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唐古拉至安多段位于西藏自治区境内,跨越海拔5072米的全线最高点唐古拉山口,标段最低点是安多车站,海拔4703米,是全线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段。

全段处于多年冻土区段,为无人区。

有雁石坪、布强格、唐古拉、雪查玛、安多五个车站及布玛德、唐古拉北、唐古拉南、托居四个预留站。

1.3 沿线概况我标段有大桥六座,中小型桥梁比较多,主要是穿越公路、河流、沟壑;山川较为险峻,无植被;高原山峦蜿蜒起伏,有植被可放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