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 变容二极管调频

实验四 变容二极管调频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项目: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地点:信号与系统及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专业班级:电科1201班学号:2012001597 学生姓名:李坚指导教师:王耀力2014年12月17日实验六 变容二极管调频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工作原理;2、学会测量变容二极管的C j ~V 特性曲线;3、学会测量调频信号的频偏及调制灵敏度。

二、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1)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所谓调频,就是把要传送的信息(例如语言、音乐)作为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高频振荡信号)的瞬时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设调制信号: ()t V t Ω=ΩΩcos υ,载波振荡电压为:()t A t a o o ωcos = 根据定义,调频时载波的瞬时频率()t ω随()t Ωυ成线性变化,即()t t V K t o f o Ω∆+=Ω+=Ωcos cos ωωωω (6-1) 则调频波的数字表达式如下:()⎪⎪⎭⎫⎝⎛ΩΩ+=Ωt V K t A t a f o o f sin cos ω 或 ()()t m t A t a f o o f Ω+=sin cos ω(6-2)式中: Ω=∆V K f ω是调频波瞬时频率的最大偏移,简称频偏,它与调制信号的振幅成正比。

比例常数K f 亦称调制灵敏度,代表单位调制电压所产生的频偏。

式中:F f V K m f f ∆=Ω∆=Ω=Ωω称为调频指数,是调频瞬时相位的最大偏移,它的大小反映了调制深度。

由上公式可见,调频波是一等幅的疏密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其波形。

如何产生调频信号?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容二极管的特性直接产生调频波,其原理电路如图6—1所示。

图6-1 变容二极管调频原理电路变容二极管j C 通过耦合电容1C 并接在N LC 回路的两端,形成振荡回路总电容的一部分。

因而,振荡回路的总电容C 为:j N C C C += (6-3)振荡频率为:)(2121j N C C L LCf +==ππ (6-4)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偏压为:()()()高频振荡,可忽略调制电压直流反偏O Q R V V υυ++=Ω 变容二极管利用PN 结的结电容制成,在反偏电压作用下呈现一定的结电容(势垒电容),而且这个结电容能灵敏地随着反偏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关系曲线称j C ~R υ曲线,如图6—2所示。

由图可见:未加调制电压时,直流反偏Q V (在教材称0V )所对应的结电容为Ωj C (在教材中称0C )。

当反偏增加时,j C 减小;反偏减小时,j C 增大,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当调制电压较小时,近似为工作在j C ~R υ曲线的线性段,j C 将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当调制电压较大时,曲线的非线性不可忽略,它将给调频带来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图6-2 用调制信号控制变容二极管结电容我们再回到图6—1,并设调制电压很小,工作在j C ~R υ曲线的线性段,暂不考虑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作用。

设 t V V Q Q R Ω+=cos υ (6-5) 由图6—2(c )可见:变容二极的电容随υR 变化。

即: t C C C m jQ j Ω-=cos (6-6) 由公式(3)可得出此时振荡回路的总电容为t C C C C C C m jQ N j N Ω-+=+='cos由此可得出振荡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t C C C C C C m j jQ N Ω-=∆=+-'=∆cos (6-7)由式可见:它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式中m C 是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幅值。

我们知图6-3 Cj 部分接入回路 道:当回路电容有微量变化C ∆时,振荡频率也会产生f ∆的变化,其关系如下:C C f f ∆∙≈∆210 (6-8)式中,是0f 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0C 是调制信号为零时的回路总电容,显然jQ N o C C C +=由公式(6-4)可计算出0f (调频中又称为中心频率)。

即:)(210jQ N C C L f +=π将(6-7)式代入(6-8)式,可得:t f t C C f t f m Ω∆=Ω=∆cos cos )/(21)(00 (6-9)频偏:m C C f f )/(2100=∆ (6-10)振荡频率: ()()t f f t f f t f o o Ω∆+=∆+=cos (6-11)由此可见:振荡频率随调制电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了调频。

其频偏f ∆与回路的中心频率0f 成正比,与结电容变化的最大值m C 成正比,与回路的总电容0C 成反比。

为了减小高频电压对变容二极管的作用,减小中心频率的漂移,常将图6—1中的耦合电容1C 的容量选得较小(与j C 同数量级),这时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即振荡回路的等效电路如图6—3所示。

理论分析将证明这时回路的总电容为)/(11'0j j N C C C C C C +∙+= (6-12)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jC P C ∆≈∆2' (6-13)频偏: fP C C f P f m ∆=∙≈∆2002')/(21(6-14)式中,()jQ C C C P +=11称为接入系数。

关于直流反偏工作点电压的选取,可由变容二极管的j C ~R υ曲线决定。

从曲线中可见,对不同的R υ值,其曲线的斜率(跨导)υ∆∆=j C C S 各不相同。

R υ较小时,C S 较大,产生的频偏也大,但非线性失真严重,同时调制电压不宜过大。

反之,R υ较大时,C S 较小,达不到所需频偏的要求,所以Q V 一般先选在j C ~R υ曲线线性较好,且C S 较大区段的中间位置,大致为手册上给的反偏数值,例:2CC1C ,V V Q 4=。

本实验将具体测出实验板上的变容二极管的j C ~R υ曲线,并由同学们自己选定Q V 值,测量其频偏f ∆的大小。

(2)变容二极管j C ~R υ曲线的测量,将图6—1的振荡回路重画于图6—4,jX C 代表不同反偏RX υ时的结电容,其对应的振荡频率为X f 。

若去掉变容二极管,回路则由N C 、L 组成,对应的振荡频率为N f ,它们分别为)(21jx N x C C L f +=π (6-15)NLC f π21=(6-16)图6-4 测量Cj ~VR 曲线由式(6-15)、(6-16)可得:N XN N X X N jx C f f C f f f C ∙-=∙-=)1(22222 (6-17)N f 、X f 易测量,如何求N C ?将一已知电容K C 并接在回路N LC 两端,如图6-5所示。

此时,对应的频率为K f ,有)(21K N KC C L f +=π (6-18)由式(6-16)、(6-18)可得:K KN KNC f f f C ∙-=222 (6-19) (3)调制灵敏度单位调制电压所引起的频偏称为调制灵敏度,以f S 表示,单位为KHz/V ,即m f u f S Ω∆= (6-20)式中,m u Ω为调制信号的幅度(峰值)。

f ∆为变容管的结电容变化j C ∆时引起的频率变化量,由于变容管部分接入谐振回路,则Cj ∆引起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C 为Cj P C ∆=∆∑2 (6-21)频偏较小时,f ∆与∑∆C 的关系可采用下面近似公式,即∑∑∆∙-≈∆QC C f f 210 (6-22) 将式(6-22)代入(6-20)中得mQ f U C C f S Ω∑∆∙∑=20 (6-23)式中,∑∆C 为变容二极管结电容的变化引起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Q C 为静态时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即 QC Q C Q C C C C C C ++=∑1 (6-24)调制灵敏度f S 可以由变容二极管U j C -特性曲线上Ωu 处的斜率C K KC 及式(6-23)计算,S f 越大,调制信号的控制作用越强,产生的频偏越大。

2、实验线路 见附图G1使用12V 供电,振荡器Q1使用3DG12C ,变容管使用Bb910,Q2为隔离缓冲级。

主要技术指标:主振频率MHZ f 7.100=,最大频偏KHZ f m 20±=∆。

本实验中,由R1、R2、W1、R3组成变容二极管的直流偏压电路。

C3、C4、C12组成变容二极管的不同接入系数。

IN1为调制信号输入端,由L4、C8、C7、C9、C5和振荡管组成LC 调制电路。

三、实验内容1、LC 调频电路实验(1)连接J82、J84组成LC 调频电路。

(2)接通电源调节W81,在变容二极管D81负端用万用表测试电压,使变容二极管反向偏压为2.5V。

(3)用示波器和频率计在TT82处观察振荡波形,调节L84,使振荡频率为10.7MHz。

(4)从IN81处输入1KHz的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信号由低频信号源提供,参考低频信号源的使用。

信号大小由零慢慢增大,用示波器在TT82处观察振荡波形变化,如果有频谱仪则可以用频谱仪观察调制频偏),此时能观测到一条正弦带。

如果用方波调制则在示波器上可看到两条正弦波,这两条正弦波之间的相差随调制信号大小而变。

(5)分别接J81、J83重做实验4。

(1).断开Ci,接上已知Ck,(即连通j85,在C86处插上电容),在TT82处测量频率Fk,计算Cn值,填入下表6-1.表6-1Fn 11.12MHz Ck 定值Fk 10.82MHz Cn 16Ck(2).断开Ck(即断开j85),接上变容二极管,调节W81,测量不同Vrx,对应频率Fx,填入下表Vrx (V) 0.5 1 1.5 2 2.5 3 .....Fx(MHz)8.89 9.01 9.34 10.5 10.51 10.56Cjx(pf)37 35 29 25 19 7(3)Cjx ~VxR曲线与f x~ V x R曲线1.Kf =vf∆∆=5.289.8-56.10=0.6682.频偏与直流反偏压的关系当直流反偏压电压较小时,频偏较大,反之,频偏较小,达不到要求,一般选在Cj ~VR曲线线性较好,且Sc较大区段的中间位置。

3.频偏与调制信号频率的关系频偏与调制信号的中心频率有关,调制信号的控制作用越强,频偏越大。

七、心得体会在这次的实验中,使我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的工作原理;学会测量变容二极管的C j~V特性曲线;学会测量调频信号的频偏及调制灵敏度。

我同时也明白,只有不断的学习、再实践,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不会虚度光阴。

希望往后的实验多多益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