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与默写(52分)(一)文言文阅读(1~6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輮以为轮为:认为C.木直中绳中:符合D.金就砺则利就:凑近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参省乎己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君子生非异也D.虽有槁暴3.对下列句中“于”的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寒于水②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A. ①②相同,B. ①②③相同C. ①②不同D.②③相同4.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 蟹六跪而二螯B.登高而招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即使有的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了这个样子。

C.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缘故。

D.虽然又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6译文( 10分)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分)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分)(二)古诗阅读(7~10题,17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杜甫,字子美,尝自杜甫称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B.他是唐代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C.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D.其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8.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D.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9.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10.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层愁思,请加以分析。

(8分)(三)补写名句(10分)11.①,相逢何必曾相识。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③大江东去, ,。

④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⑤,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社科文阅读(12~14题,每小题3分,9分)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

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

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

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

事实上,在单系的家庭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大体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

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们是要死的。

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

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

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

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

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

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时在生活上又是影响最大的决定,就是谁是你的父母。

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完全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

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

只要你接受了这原则,社会里很多可能引起的纠纷也随着不发生了。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

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

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

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

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

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亲属和血缘原本是包含关系,但在单系家族组织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完全可以替换使用。

B.血缘社会的稳定指社会结构的静止,而社会中个体是否静止又直接影响到结构的静止。

C.社会结构一旦发生变动,血缘继替原则就越显得不合理,就会被新的社会分配标准取代。

D.在乡土社会中血缘决定地缘,地域上靠近与否和方位上的尊卑都是血缘亲疏的投影。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提出了血缘社会的概念,并阐明了血缘社会的特点,为后文论证做铺垫。

B.文章通过列举血缘继替的三种类型,论证了社会变迁的速率对血缘作用强弱的影响。

C.文章通过分析地缘与血缘二者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血缘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D.文章采用引用、比喻等论证方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特点。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社会只要长幼之间没有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无强制的权力,它就一定不是血缘社会。

B.现代社会虽然不是血缘社会,但也没有完全抛弃血缘继替,因为现在依然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

C.“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所以“村落”这样的概念在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意义不完全相同。

D.血缘继替是安稳既有秩序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抛弃了这一方法,就无法避免社会纠纷的发生。

(二)散文阅读(15~18题,20分)我很重要①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丝战栗。

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

②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一个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为随处可见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不重要。

③我们——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④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蜘蛛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的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⑤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

⑥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落,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⑦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

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假如我们离去,孩子就失去淳淳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

盘子破裂可以粘起,童年碎了,永不复原。

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⑧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

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⑨我很重要。

⑩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却的主宰。

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他们的羽毛。

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

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地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代替别人。

我很重要。

我对自己小声说。

我还不习惯嘹亮地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重要中生活得太久了。

是的,我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许诺。

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

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让我们吊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5..在第④段到第⑩段中,作者从三个方面精辟剖析了个体生命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