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目标:按照党委的要求“争县第一、创市一流”的标准,认真做到强基础、促改革、创特色,争先进位。
一、强基础:在硬件上,搞好阵地建设,尽量争取高标准建设服务所,完善信息化网络建设.
在管理上,强化目标管理。
包括一是细化镇对村目标管理;二是推动村对组目标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力度。
学校现有41位在编不在岗的教职工,是学校计生管
理的漏洞。
比如:人文学院的马丽,不辞而别三年了,而且是育龄妇女,东梅社区组织的“两查”,她已经两年没查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建立在职40周岁以下已婚女
职工请长假管理制度,从源头杜绝已婚育妇利用长假的时机逃避计生管理,导致政策外怀
孕或生育。
二、促改革:针对我镇计生工作新形势,改革管理方法和工作格局,已成为当务之急.我
镇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已经随着镇域经济的发展起了全方位、大流量的变化,流入人口激
增的同时,流出人口情况也更复杂.要改革管理方法,依托网络平台,搞好网络互动,及时掌
握流动人口信息;二是要改革工作方法,想与经贸办联合对入园企业加强管理,把流动人口
的孕检、药具管理落到实处,采取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的办法,组织服务所主动上门服务,
不留管理盲区.
三、创特色:启动“阳光计生”行动。
为了认真抓好三个环节,即以政务公开带动“阳
光管理”,以民主评议推动“阳光服务”,以社会监督保障“阳光维权”。
为此,我们计
生办制订了一个《“阳光计生行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实际,进一步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社区
计划生育水平,促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档升级,特制定XX年计划生育工作计划如下:
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对不同人群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对城镇居民,结合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
风家庭、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制作街道灯箱广告、喷绘画、设立“人口”栏目等多种形式
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促进生育文化建设;对流动人群,印制可读性强、适用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如纸杯、塑料脸盆、水桶年画等,定期将
计划生育服务进各户,将计划生育宣传手册、宣传品等送进千家万户。
一季度,以计划生育“百日行”活动为抓手,推动“阳光管理”。
一是镇对村公开
“四项手术”完成情况,按照绩效评估排队;二是督促村公开未完成“四项手术”和未妇
检育龄家庭名单,建立联村干部、计生办、村、组责任人,采取一切措施,花半月时间搞
一次突击行动,力促到位。
一是要强化经常性工作指导,把平时督促检查同考核评估结合起来,促使年度工作指
标平稳运行。
二是要坚持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包村(居)、包对象责任制,按规定兑现奖惩。
二季度,以协会年度会议和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为契机,抓好阳光计生行动的培训,抓
好“四个规范”。
即规范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规范公开的程序、规范公开的时限。
三季度,以设立关爱基金为主题,健全利益导向机制。
按照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优待
和照顾的原则,让他们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及时兑现计生优惠政策。
二是建立人
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
主要对农村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和计生手术并发症造成的困
难家庭进行救助。
三是实施生育关怀创业工程。
发挥镇、村协会的功能,建立计生户失业
家庭台帐,分批解决就业困难。
基本实现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
四季度,以迎接年度检查为核心,开展一系列走访、垦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建立
举报信箱等措施,强化社会监督职能。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要依据学校与学院计划,结合本班实际,科学有序地制订班级德育计划,就近取材,细处入手,具体灵活地指导班干部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周日晚点评与周二下午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做到教育有计划,有记录,有
反思,有总结,与学生共同成长,并为教育科研积累第一手资料。
申请事项:1.在四月中旬召开一次计划生育协会会议,把集中培训和百日行总结表彰
纳入一起。
参加人员:支部书记、妇女主任、组信息指导员。
大约200人。
会议费用餐费6000元,党校场地租金1000元,资料费用1600元,授课费用800元,合计25000元。
以上是我社区在新的一年中的工作思路,群众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将成为我们工作的
尺子,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需要,使社区计生工作开展的更好!
2.表彰总结奖金,根据在百日行活动四项手术和透环完成指标,对前三名实行奖励,
按照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实行奖励,合计2400元。
3.对去年得到市三级联创第一名的村配套奖励XX元,市协会先进村奖励1000元,合
计3000元。
继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规划、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使它们成为北郊德育
的亮点。
进一步发展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育人特色,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疏导有心理问
题倾向的学生。
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家长指导、教师家访应制度化,家长工作室活动
要坚持下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作用,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整合力量,因人制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会议总共资金30400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