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创造原理与技法之头脑风暴法
第四章 创造原理与技法之头脑风暴法
舍弃 实施 再开发
储存
3、奇特性设想再开发的途径
原则:实现从奇特性向实用性(O 换
途径: 1)目标转换 2)方法转换 3)原理转换
U)的转
1)目标转换
把O类设想原拟达到的目标转换为另一个 目标,或者把原拟解决的问题转换成另一个 问题,但仍然保留原设想的新颖性独创性。 如可吃的汽车、衣服等。
2)方法转换
(别人已提出过的)设想。 实用性设想 U(useful)
指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实用价 值,可以立即实施或有可能尽快实施的设想。 其特性设想 O(original)
指构思新颖奇特,可能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 济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脱离现实可能性的设想。
2、不同类型设想的处理
C类(一般性) U类(实用性) O类(奇特性)
4.1.4 创造技法的基本原则
3. 集思广益原则:“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集体智慧 是创造力的源泉,大力开展集体创造,是创造技法的重要原则。
4. 量中求质原则:习惯性思维思路很狭窄,要搞创造必须拓 宽思路。因而各种创造技法都应利用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形 式,先求数量,然后从数量中寻求最佳思路。
商朝发明的火药,到唐朝被定名为“伏硫磺法”;南北朝 綦毋怀文,创造了“灌钢冶炼法”;
继战国时代秦始皇人石刻印刷之后,出现了“泥活字”法, 接着王祯又把活字置于转盘上,被定名为“造活字印刷法”等 等
复习导入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为中国的原子物理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三钱” :钱学 森、 钱三强、钱伟长,他们的合作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正是 由于他们的集思广益,加快了我国试制原子弹的进度其中很重 要的一点,除这三位强者每人都有自己高超的研究能力外,与 他们的通力合作也是分不开的。
三、头脑风暴法的实施
• (一)组织畅谈会 • 1.确定议题 • 2.确定人选 8—12人为宜 • 3.明确分工 推选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
员,主持人面观全局,启发引导,掌握进程。
• 4.规定纪律 • ①注意力集中,积极投入 • ②不要私下议论 • ③发言不要客套
• ④与会者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切忌相互褒 贬。
1.自由畅想原则:创造技法没有边界,没有禁区,没有权 威,没有止境,创造没有任何框框。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核心,想象也是没有任何框框的。因而,使用创造技法也必 须破除一切框框,鼓励自由畅想,促进思维的流动,让思维自 由驰骋。
2. 信息刺激原则:脱离社会实践,闭门造车,既不能发现 问题,也难于解决问题,是搞不出创造的,信息是打开新思路 的钥匙,信息越多,则越有利想象和联想;有许多不同领域的 信息,更可以启发我们破除习惯性思维而开拓新思路;许多潜 意识也只能在信息的刺激下涌现。因而,创造技法必须为充分 调动各种信息而创造条件。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称智力
激励法。智力激励法就是为了产生较多较好的
新设想、新方案,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创设
能够相互启发、引起联想、发生“共振”的条
件和机会,以激励人们智力的一种方法。
二、头脑风暴法原理 信息刺激 展开想象 思维发散 开发 • 是一种集体创造技法,互相激励,引发共鸣
谚语是人民群众实践和智慧的结晶,也有不少这方面的论 述: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一人一个脑,做事没 商讨;十人十个脑,办法一大套”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 慧广” ,都说明了“人多智多胜诸葛”的道理。但前提条件是 “合作”。为了使众人的合作更有效的进行,并想出大量的点 子来,创造工程创始人奥斯本发明了一种方法——智力激励法。
• 四、头脑风暴法的其它类型
• (一)默写式头脑风暴法(亦称635法)
• 1.确定议题
• 2.6个人参加
• 3.每人5分钟内在一张设想表格上填写3个设想, 传递给第二个人。
• 4.第二个人受前一个人的设想启发;在第二个5分 钟内,再写3个设想,依次传递,表格传递6次—8 次后,会议结束。
• (二)CBS法(卡片法) • 1.确定议题 • 2.3—8个人参加会议 • 3.每人发50张卡片 • 4.前10分钟将设想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
创造技法
4.设想处理模式图
设想
U类
分类
O类
实施
O→U转换
再开发
储存
C类
舍弃 条件转化
4.1.7 创造技法与创造学
从方法上,总结创造活动中所具有的一些技 巧、方法,并不是从创造学诞生之后才开始的。 相反,正是前人总结出许多有关创造发明的技巧 和方法,才促使创造学这门科学的产生。同时, 也是随着创造技法的不断地被总结和发现出来, 创造学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心趋成熟。
发明案例提示(1)
宿舍熄灯后,你用何种方式阅读? 应急灯(LED)、手电筒、蜡烛
发明案例提示(2)
观察左图你发现了什么?
耳坠+耳机
发明案例提示(3)
带储物间的椅子
这张名为Roll Top Chair的椅子专为儿 童设计,其坐垫和靠 背部分可以向后卷动, 从而打开下部的储物 间,供小朋友放置玩 具。
2)延迟评判、禁止批评原则: 对别人提出的任何设想,即使是幼稚的、错误的、荒诞
的都不许批评。这一原则也要求与会者不能进行肯定的判 断。
3)谋求数量原则:会议强调在有限时间内提出设想的数量 越多越好。
4)借题发挥原则:会议鼓励与会者用别人的设想开拓自己 的思路,提出更新奇的设想,或是补充他人的设想,或是 将他人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
风暴法 • 也可以是后人(别人)为前人总结,如达.芬奇
的“希望总结法” • 来自实践,高于实践,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4.1.3 创造技法的特点
2、程序化 创造技法是思想方法系统化、模式化的表现。
• 有大致明确的实施步骤,必须参照一定的程序, 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完成,有些甚至有较严格 的要求。
• 是思维方法系统化、模式化的反映,逻辑性较 强。
4.2 头脑风暴法
一、头脑风暴法简述
• 创造学创始人 Alex.Osborn于1938年首创,简称BS (brainstorming)法。
• “头脑风暴”的概念源于医学,原指精神病患者脑猝变。 思维紊乱。胡思乱想,思维高度灵活。李白斗酒诗百篇。
• 最初用于广告设计,是一种集体创造技法。创造学借用这 个概念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思维方式,短时间 内产生大量设想的状况。
2、“程序化”方法观:发散性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定
型化,使其适用于任何人,使其具有普遍性、程序化 的科学方法。
创造技法的定义:创造技法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 的方法与技法。
4.1.2 创造技法的产生
创造技法作为一种指导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 既不是某些天才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创造学家有意 杜撰出来的。它的产生,既有社会的历史原因,也是 科学发展的必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 产生的。
• 5.掌握时间 30分钟—45分钟之间。 • 6.会前准备 造成有利的气氛,促进思维。
• (二)设想处理 • 1.专家评定 • 2.二次会议,集体评议
头脑风暴法会议原则
• 自由畅想 • 延迟评判 • 禁止批评 • 追求数量
1)自由畅想原则:要求与会者自由畅谈。全放松,思维自由驰骋,大
胆想像。
案例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前,就注意从自己的创造活动中总 结出许多为世人所瞩目的的创造工艺和创造技法。
商代的“漂絮法”,由于这种新的缫丝方法的成功,使商代 的生产力得到开发,并有“丝国”之称;
指南针发明后,北宋时期根据指南针的创造原理,即用磁电 制成鱼状指南针浮在水中,创造出了“水浮法”;
三国时,一名叫蒲元的制刀工,创造了“淬火”工艺,制 造的刀能“削铁如泥”;
把O类设想提出的解决某一问题或达到某 一目标的方法转换成相关的另一种方法,保 持新颖性,仍用于解决原有问题或达到原有 目的。如用直升飞机“扫”雪。
3)原理转换
把O类设想打算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目标所 涉及的原理转换成等价的另一原理,用于解决 原有的或新的问题。如把制造塑料软包装保温 瓶的设想转换成制造药物背心的原理。
领到硬币员工傻眼
• 前天是广州花都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发薪的 日子,该公司500员工领到了一份“沉甸甸” 的工资,“需要扛着回家”。与以往工资直 接打入银行账户的做法不同,这次公司发放 的竟是包扎成捆的重达6.4公斤的千枚一元硬 币。该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无奈,因为“从 过年到现在收取积压下来的50万元硬币银行 不收,而公司账户里已经没钱,只能发硬币 资”。
4.1.5 创造技法的分类
1、个人技法和集体技法 个人技法:自己独立完成。列举法;联想法;卡片法。 集体技法:集体练习相互激发。头脑风暴法、综摄法。 2、扩散技法与集中技法 扩散发现技法:运用想象进行思维扩散。
如:头脑风暴法、自由联想法、特性列举法。 综合集中技法: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
如:情报整理法、综合技法、预测技法。
第一,创造技法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产生的。 第二,创造技法是从以往的创造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第三,创造技法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发现的。
4.1.3 创造技法的特点
1、科学性 创造技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反映了创造发明
活动的客观规律。 • 是经验总结,反映创造活动客观规律 • 可以是本人自己总结经验,如奥斯本的“头脑
4.1.3 创造技法的特点
3、实用性 创造技法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传授,具
有明显的实用性。 • 可操作性比较强,比较具体,可以逐条执行 • 可以传授,可以学会
4.1.4 创造技法的基本原则
目前,世界上的创造技法达300多种,主要是一些非程式 化的方法。但从整体看,每个创造技法都离不开如下基本原则:
4.1.6 创造技法实施后的设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