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复习资料(全)1.柴油机特性曲线:用曲线形式表现的柴油机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
2.扫气过量空气系数:每一循环中通过扫气口的全部扫气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容气量之比3.封缸运行:航行时船舶柴油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缸发生了一时无法排除的故障,所采取的停止有故障气缸运转的措施。
4.12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2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
5.有效燃油消耗率:每一千瓦有效功率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数量。
6.示功图:是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变化的图形。
7.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对于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
8.敲缸:柴油机在运行中产生有规律性的不正常异音或敲击声的现象。
10.9.1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
(是超负荷功率,为持续功率的14.指示指标:以气缸内工作循环示功图为基础确定的一些列指标。
只考虑缸内燃烧不完全及传热等方面的热损失,不考虑各运动副件存在的摩擦损失,评定缸内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
15.有效指标:以柴油机输出轴得到的有效功为基础,考虑热损失,也考虑机械损失,是评定柴油机工作性能的最终指标。
16.平均指示压力:一个工作循环中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17.指示功率:柴油机气缸内的工质在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18.有效功率:从柴油机曲轴飞轮端传出的功率。
19.机械损失功率:作用在活塞上指示功率传递到曲轴的过程中损失的功率。
20.活塞平均速度:曲轴一转两个行程中活塞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21.机械负荷:柴油机部件承受最高燃烧压力,惯性力,振动冲击等强烈程度22.热负荷:柴油机燃烧室部件承受温度,热流量及热应力的强烈程度。
23.热疲劳:燃烧室部件在交变的热应力作用下出现的破坏现象。
24.薄壁强背:燃烧室部件的受热壁要薄,以减少热应力,强背就是在薄壁的设置强有力的支撑,以降低机械应力。
25.振荡冷却:活塞顶内腔设置大容积冷却空间,保持冷腔内冷却液只充满40%-60%,并以一定的循环速度流过,由于活塞运动的往复惯性力,使得冷却液在腔室中上下冲刷振荡,加强对活塞顶的冷却。
26.低温腐蚀:由于燃油中硫分等在燃油燃烧时形成硫酸等腐蚀化合物腐蚀燃烧室部件的现象。
27.缸套穴蚀:在气缸套外表面冷却壁上出现光亮无沉淀物的蜂窝状小孔群损伤现象。
28.磨合:柴油机投入正常运转之前,新的摩擦表面为了获得所需形状和粗糙度,形成耐磨层,逐加负荷达到互相贴合的过程。
29.十六烷值:所试柴油的自燃性同正十六烷与a 甲基萘的混合液自燃性比较,相同时,混合液中正十六烷的容积百分比。
30.苯胺点:同体积的燃油与苯胺混合加热成单一液相溶液,使之冷却,混合液开始出现混浊时的温度。
31.热值:1Kg燃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值。
32.黏度:液体内分子摩擦的量度,燃油流动时分子间阻力大小。
动力黏度:两个相距1cm。
面积1cm2的液层,性对运动速度为1cm/s时所产生组里的数值。
动力黏度:动力黏度与同温度下液体密度之比。
33.残炭值:燃油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干馏,最后剩下一种鳞片状炭渣为残炭,残炭占实验油重量的百分数。
34.闪点:燃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能同火焰接触而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35.过量空气系数:充入气缸内的实际空气量L与进入气缸的燃油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L0之比。
36.供油提前角:在压缩行程中喷油泵开始供油的瞬时到活塞上止点的曲轴转角。
37.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的瞬时38.二次喷射:喷油泵供油结束后喷油器针阀落座后又第二次开启形成再次喷射的现象。
39.断续喷射:喷油泵供油期间,喷油器针阀断续启闭,而且开启不足,喷射不利的现象。
40.最低稳定转速:柴油机油门在出厂的标定功率位置上带负荷运转所达到的稳定转速。
41.雾化:柴油机中,燃油在高压下喷入气缸,并在燃烧室中进一步分散和细化形成细微的油滴的过程。
42.空间雾化混合:可燃混合气在燃烧室空间形成。
43.滞燃期:燃油喷入气缸到燃油发火的一点时期。
44.速燃期:气缸内燃油发火到出现最高压为止的这段时期。
45.后燃:燃烧过程在膨胀行程中的继续。
46.热平衡:单位时间内燃油的热量转化的有效功,废气带走的热损失,冷却介质带走的热损失以及其余热损失的热量的利用与分配情况。
47.残余废气系数:换气过程结束时,缸内残余的废气量Gr与充入气缸的新鲜空气量Go之比。
48.充量系数:每一个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量Go与在进气状态Po,To(二冲程柴油机为扫气压力Ps,扫气温度Ts,增压机为Pk,Tk)下能充满气缸工作容积Vs的理论充气量Gs的比值。
49.扫气系数:一个循环中通过扫气口的全部扫气空气量Gk与换气过程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Go之比。
50.喘振:当压气机的流量减小到一定值后气体进入工作叶轮和扩压器的方向偏离设计工况,造成气流从叶片或扩压器上强烈分离,同时产生强烈脉动,并有气体倒流,引起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导致压气机振动,并发出异常的响声。
51.气阀间隙:机械式气阀传动机构,柴油机冷态时,滚轮落在凸轮基圆上,摇臂与气阀之间应留有的间隙。
52.定压增压:废气以基本不变得速度和压力进入废气涡轮增压器。
53.脉冲增压:54.脉冲转换增压:55.燃油的不相容性:56.雾化加热器:预热燃油设备,以抵偿喷油压力及散热对黏度的影响。
57.分级预热:58.油水分界面:59.部分排渣:60.黏度指数:与标准油比较,用来说明滑油的黏度特征。
61.酸值:滑油中有机酸的含量62.强酸值: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总和。
63.碱值:表示滑油碱性的高低。
64.中央冷却系统:由不同工作温度的两个单独的淡水循环系统,高温淡水和低温淡水闭式系统组成的柴油机冷却系统。
65.柴油机运转工况:柴油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运转的工作状况(功率和转速)。
66.柴油机特性:柴油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
67.速度特征:......................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68.标定功率:标准环境状况下,制造厂根据内燃机的用途和特点规定的标定转速下的有效功率。
69.超负荷功率:标点功率的110%70.负荷特征:转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71.推进特性:柴油机按照螺旋桨特性工作时,各项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转速(或负荷)变化的规律。
72.进程比:73.限制特性:限制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的最大有效功率,使柴油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不超出保证它可靠工作而规定的允许范围。
74.约定持续最大功率:船舶服务航速对应的主机功率一般为85%-90%约定最大持续功率。
75.功率储备:发动机在船上使用的持续服务功率与标定功率(大)的差值。
76.稳定调速率:当操纵手柄在标定供油位置时,最高空载转速与标定转速之差同标定转速的比值的百分数。
77.不灵敏度:柴油机转速增加时,调速器开始起作用的转速n2和转速减小时,调速器开始起作用的转速n1之差与柴油机平均转速Nm 之比。
78.瞬时调速率:标定工况下突增(突减)全负荷时的最低(高)瞬时转速与最高空载转速(/标定转速)之差的绝对值与标定转速比值的百分数。
79.稳定时间:80.差动:柴油机换向时为改变定时时凸轮轴相对曲轴转过一个角度的动作。
81.超前差动:差动方向与换向后的新转向相同。
82.滞后差动:相反。
83.游车:转速有节奏的变化,手动停止调速器可消除转速波动,但松手后恢复有节奏转速波动。
84.备车:指开航前使船舶动力装置及相关设备处于随时运行的状态,准备执行驾驶台发出的指令。
85.冲车:利用启动装置供给压缩空气(不供燃油)使主机转动的操作过程。
86.暖机:指船舶在停泊后开航前预先加热柴油机冷却系统和滑油系统中循环液,并开动冷却水循环泵,滑油循环泵以提高机体温度和各运动摩擦面供应润滑油的过程。
87.试车:检查启动系统,换向装置,燃油喷射系统,油量调节机构,调速器,主机及系统,轴系和螺旋桨是否正常的操作。
88.完车:主机不再动车89.拉缸:活塞环,活塞裙与气缸套之间,相互往复运动表面相互作用而造成表面损伤。
二.是非题:1、活塞曲轴旋转中心的最远位置称为下止点(×)2、在作功冲程中,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这期间进排气门始终闭。
(×)3、压缩过程小于压缩冲程(√)4、V型柴油机发火顺序分为填补式发火和交叉式发火(√)5、交叉式发火在V型柴油机发火顺序安排中应用较少(×)6、我国根据柴油机的不同用途,现定有五种标定功率。
(×)7、四冲程柴油机曲轴旋转一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8、曲轴曲柄的数目应等于气缸的数目。
(×)9、曲轴上各曲柄的相互位置与发火顺序有关。
(√)10、四冲程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燃烧膨胀冲程作功。
(√)11、气缸套的穴蚀主要发生在连杆摆动平面的两侧(√)12、机车柴油机焊接机体采用不带水套的湿式缸套(×)13、气缸盖的主要作用是密封气缸盖上平面(×)14、机车柴油机的气缸盖一般都用铸铝或球墨铸铁(×)15、对大型柴油机,多规定气缸盖螺栓拧紧时的扭矩好值,并规定螺栓的拧紧次序。
(×)16、机车柴油机的机体是采用铸铁、铝合金或刚制造的。
(×)17. 曲轴曲柄的数目应等于气缸的数目。
(×)18. 活塞环的弹力形成的各种密封称为第一次密封(√)19. 曲轴上各曲柄的相互位置与发火顺序有关。
(√)20. 齿形定位用于机车柴油机倾斜口连杆上较少(×)21. 16V240ZJ型柴油机活塞的气环全部采用截面为矩形的气环。
(√)22. 连杆在工作时承受着各种交变应力的作用(√)23. 曲轴因工作时受扭转应力的影响,因而它不易产生疲劳破坏(×)24. 调整气门间隙是在该气门打开状态下进行的。
(×)25. 气门弹簧采用双簧组,是为了消除共振。
(√)26. 四冲程柴油机广泛采用气孔式配气结构(×)27. 气门用来控制气缸盖上进气道和排气的的开启和关闭。
(√)28. 废气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复合多用于二冲程柴油机(√)29. 采用增压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使功率大幅度提高(√)30. 压气机喘振可能发生在工作叶轮处,也可能发生在扩压器中(√)31. 柴油机超速或超负荷运转有可能造成增压压力过高(√)32. 废气涡轮增压器涡轮机多采用单级轴流式涡轮机(√)33. 恒压涡轮增压利用了柴油机废气中的全部可利用能量(×)34. 高压油管的大小、长短、壁厚和弯曲形状,对柴油机喷射规律都有一定影响。
(√)35. 主喷射期长短主要取决于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
(√)36. 滴油现象是喷油器针阀关闭过慢或密封不严而发生的少量燃油滴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