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 2010学年第 1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 项目战略设计——卡地亚课程名称 项目战略设计 学 号 姓 名 学院(系) 专 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期论文评分表课程名称及代码:提交时间:任课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制2009卡地亚年度慈善晚会开幕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这里是卡地亚2009年年度慈善晚会暨珠宝展示会,欢迎各位的到来。
我是卡地亚大中华区公关部部长苏幸,也是本次晚会的主持人。
今晚我们邀请各位尊贵的嘉宾齐聚一堂,一同见证素有“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美誉的卡地亚在中国的“宣爱之旅”,届时,我们也将为大家呈现献上奢华绝伦的珠宝展示,让各位在这场年度盛宴当中体验卡地亚珠宝的百年奢华魅力。
出席今天晚宴的,有卡地亚大中华区执行总裁亨克尔先生,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媛洁小姐,专程由瑞士远道而来的卡地亚御用珠宝设计师蒂娜小姐,以及来自卡地亚法国高级珠宝工作室的制作总监黎维德先生。
首先,让我们欢迎卡地亚大中华区执行总裁亨克尔先生上台,为大家打开素有黄帝的珠宝商之称的卡地亚的璀璨世界。
有请亨克尔先生。
大中华区执行总裁亨克尔拥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的卡地亚,为瑰丽无匹、巧夺天工的珠宝钟表历史写下辉煌的篇章,卡地亚之名与其珠宝一样璀璨耀目,光芒不可逼视。
1847年,Lluis-Francois Cartier承接师傅Adolphe Picard在巴黎Montorgueil 街29号的珠宝工坊,卡地亚品牌于此诞生。
1859年卡地亚进驻巴黎市的时尚中心意大利大道。
从此卡地亚业务不断增长,声名远达俄罗斯、印度及南美;英皇爱德华七世曾任命他制作二十七顶皇冠作加冕之用,并誉之为珠宝商的皇帝,帝皇的珠宝商;1899年卡地亚迁往现址,巴黎和平街13号。
其后由卡地亚三兄弟Louis、Pierre 和Jacques继承家业。
1902年和1909年卡地亚分别在伦敦和纽约成立分公司,纽约逐渐成为卡地亚王国的总部,短短几十年,卡地亚已成世界“首饰之王”。
卡地亚家族中的第三代路易·约瑟夫(Louis Joseph)是卡地亚文化中的灵魂人物。
他有杰出的艺术才华,又是精明的生意人。
他走遍世界,其珠宝设计理念深受俄罗斯、埃及、波斯、法国巴黎等地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东方色彩的灵感启迪。
路易·约瑟夫更寻到设计家查尔斯·杰库(Charles Jacqueau)为他创作世界一流的珠宝饰品,又觅得被称为"美洲豹"的杰出女设计师珍妮·杜桑女士(Jeanne Toussaint),并使美洲豹型珠宝成为卡地亚的标志。
路易·约瑟夫像是诗人,追求完美,又像魔术师,能把完美的梦想一一实现,他带领卡地亚迈入了新的纪元。
卡地亚的艺术领域不断拓展,除珠宝钟表外,还包括皮具、眼镜、书写工具、打火机、香薰、丝巾及各种精美配饰,它们被命名为"卡地亚式必需品"(Lse Must Cartier)。
延续一百五十年的经典与浪漫,卡地亚跨进崭新领域,推出一系列限量发行的设计,并于北京开设中国第一家精品店,在这座东方大国散发卡地亚瑰丽璀璨的光芒。
在流畅的线条、明澄的色彩中,卡地亚演绎着美的真谛——美在于简单而不在于繁复、在于和谐而不在于冲突。
卡地亚的高级珠宝晚宴永远都是全球名流期盼的年度盛事,只有真正重量级的客户,才有机会最终获得与卡地亚邂逅的机会。
今天各位齐聚一堂,让我们共享这场奢华至极的珠宝盛宴,共同见证卡地亚的“宣爱之旅”。
谢谢大家!过渡感谢亨克尔先生。
大家都知道,外界喜欢将卡地亚作为尊贵典雅奢华的代名词,“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更是卡地亚响亮的名字。
而实际上,卡地亚早在创建之初便与皇室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美誉,实乃名副其实。
下面,有请卡地亚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媛洁小姐,她将带大家走进卡地亚与皇室深厚的历史渊源。
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媛洁皇帝的珠宝商卡地亚与皇室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55年,乌韦克尔克伯爵夫人(Countess Nieuwerkek e)成为卡地亚的客户,她的丈夫曾担任拿破仑三世时期的美术督导,她同时也是拿破仑年轻的堂妹玛蒂尔德公主的密友。
一年后,玛蒂尔德公主亲自造访了卡地亚。
从此,卡地亚的作品便开始跨越国界,在皇室贵族中声名显赫。
1900年开始,卡地亚在显赫的贵族中愈加风靡。
1902年,英皇爱德华七世盛赞卡地亚为“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
很快,这一理念被融入卡地亚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中,并一直延续至今。
英皇爱德华七世登基前夕,卡地亚收到了定制至少27顶冠冕的订单。
19 04年,也就是两年之后,这位年轻的国王成为第一位委任卡地亚担任皇室御用珠宝商的君主。
此后,卡地亚陆续受到了众多东西方皇室王族的推崇,并获得了皇家委任状。
这些王室徽章在卡地亚和平街的精品店也日益增多,大放异彩。
这些皇室包括1904年西班牙国王阿芳索十二世(King Alfonso XII),1905年英国亚历山大王后(Queen Alexandra)、1907年俄国沙皇尼古拉斯(Tsar Nicholas)、1908年暹罗国国王、1911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1920年意大利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三世(King Victor Emmanuel III)、1921年威尔士王子、1928年罗马尼亚玛丽王后。
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Tsar Nicholas II)罗马尼亚玛丽王后(Queen Marie)佩戴饰有珍珠和蓝宝石的卡地亚冠饰璀璨耀眼的十一款经典皇冠卡地亚皇冠强调头顶的装饰,追求优美的弧线。
卡地亚是制造皇冠的行家。
精致的皇冠设计轻巧,为此卡地亚在20世纪初就开始使用铂金。
这种金属抗腐蚀性,可煅性良好,可以很好地表现花环风格(Garland Style)多变的造型。
带有花朵及叶片设计的钻石花边装饰女人用以帮助设计头型的头饰,与其说是展示她们的权利还不如说是单纯为了满足对美的追求。
皇冠,身份的象征前摩纳哥皇后、著名的好莱坞影星Grace Kelly佩戴卡地亚冠冕。
不同冠冕的选择体现着不同的审美与风格。
比如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Queen Elisabeth),喜爱卷叶和象征着皇权的月桂叶设计。
而阿迦汗三世(Aga Khan III)的妻子贝格姆-安德烈(Begum Andrée)则钟情莲花造型。
卡地亚将寓言融入其独一无二的设计中,钻石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正如这款悬滴式冠冕,受女大公爵Vladimir冠冕的启发,多面切割的钻石发出耀眼的光芒。
四排宝石和两排天然珍珠之间交错镶嵌着15个梨形钻石,而两串珍珠使尊贵的冠冕像露珠一样熠熠闪亮。
冠冕向来就代表着权利和荣耀,为皇族所独有。
同时也因其稀有,而倍显尊贵。
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促使卡地亚创作出无数的作品。
为将要登基的乔治五世国王制作的19个冠冕,就曾于1911年在伦敦新庞德街(New Bond Street)的珠宝店公开展出,吸引了无数人驻足瞩目。
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选择卷叶和象征着皇权的月桂叶设计。
1908年制作的kokoshnik冠冕皇冠,引领时尚这款1937年制成的皇冠上缀满钻石、绿宝石.皇冠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著名的女设计师对此都颇有感悟,从Worth到Paquin,她们将精美的发型与高贵的皇冠结合起来。
这种时尚渐渐普及,并成为贵族家庭聚会的主题,这种风俗很快由贵族家庭传到了金融界。
其中包括美国最著名的钢铁大王的嫡系子孙Lila Vanderbit Field,收购了卡地亚制作于1902年的现代头饰。
由钻石塑造三个波浪,如同艺术家的一气呵成之作,将流行发挥到了极至。
美国钢铁大王嫡系子孙收购的现代感皇冠发带,艺术装饰风格当卡地亚在1914年制作这个黑色钢带时,发带的纯洁和活力一直是卡地亚秉承的观念,钢带映衬着13颗梨形钻石的光芒,还镶嵌着红宝石。
红色,白色,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19年,在白色艺术装饰风格(White Art Deco Style)出现之前,卡地亚制造了另一顶皇冠,它的叶形图案很难识别,更加抽象,更接近一种概念。
冠冕颜色,汲取异域风情1936年在伦敦制作的波斯皇冠蓝色宝石雕刻成羽毛形在20世纪30年代,异国情调刚硬的几何造型并存。
20年前,受俄罗斯芭蕾舞和东方微型模型的影响,用以炫耀钻石白鹭毛及稀有羽毛的头饰就出现在波斯人的舞会上。
卡地亚1936年在伦敦制作的波斯皇冠,一反钻石的精细的几何设计,而是镶嵌一排坚硬的蓝色原始的宝石。
镶嵌重达61.55克拉的琥珀石中间部分可以取下当做胸针佩戴1937年在多种灵感的驱使下,卡地亚珠宝又制作出其它的皇冠,主要采用穆斯林头巾的棕黄色。
透明黄水晶成片设计呈现出一个八角形:中间一颗宝石酷似一个胸章,被钻石包围着。
八角形可以取下,作为胸针佩戴。
同年,受印度灵感的启发,卡地亚为印度邦主制作了一个“Sarpeck”,这是一种穆斯林头巾装饰物,以“虎眼”宝石装饰,这是一块重达61.55克拉的琥珀石。
男人也是珠宝狂印度帕蒂亚拉王帕蒂亚拉王本是印度的一方君主,这一年他不远万里来到珠宝工艺最娴熟的巴黎,住进了香榭丽舍大街上的豪华酒店,随行的12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保镖时刻保护着帕蒂亚拉王带来的数箱宝石。
打开大箱子,宝诗龙的老板亲自验明帕蒂亚拉王带来的珍宝后不禁瞠目结舌:1432颗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祖母绿、7571颗钻石和数不清的红宝石蓝宝石,最终宝诗龙为帕蒂亚拉王创意制作了149款结合欧洲皇室风范及印度特色风情的绝世珠宝,深得帕蒂亚拉王的褒奖。
如果把有史以来人类所打造得最令人惊叹的项链列一个排行榜的话,那么,帕蒂亚拉王拥有的出自卡地亚的Patiala项链一定会名列前茅。
当年,帕蒂亚拉王找到卡地亚要求订制一款能彰显他皇权至尊奢华气势的巨型项链。
Patiala项链成品制作完毕后帕蒂亚拉王颇为满意,项链上共镶有2930颗钻石,总重962.25克拉,钻石吊坠镶嵌的则是一颗重达234.69克拉的巨型黄钻,值得一提的是这颗黄钻可是世界排名第七大钻石。
为了参加纪念印度卡普塔拉拥有王权50周年的庆典,1925年,爱出风头的布品德拉•塞恩勋爵带着一箱子珠宝找到卡地亚,请他们为自己改制一串巨大的项链。
这并不是一件小工程,光设计草图就画了36张,很长一段时间里,卡地亚工作室中都堆满了来自布品德拉•塞恩勋爵的首饰。
帕蒂亚拉项链堪称珠宝史上的经典:7颗由18克拉至73克拉不等的白色巨钻,依次镶嵌在五条极其奢华而又充满艺术感的白金长链上,项链的中央则镶嵌着那颗重达234.69克拉的巨型黄钻,与铂金基座遥相呼应,凸现华美尊贵。
此外,项链还镶嵌了一颗18克拉的浅咖啡色钻石和两颗总重29.58克拉的红宝石,使整件作品更加光彩四溢。
过渡卡地亚珍贵珠宝的历史渊源唤起了人们对昔日奢华和浪漫的欧洲宫廷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