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策划书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策划书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一、实践活动的基本容(一)前言,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为省的省会,一直是引领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文化和生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

淮河路东段集聚有大量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古教弩台、九狮桥及飞骑桥遗址、鸿章故居等居于其间。

这里有历史文脉、区域特色的宣扬,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拉了步行街的魅力,城市与美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旨在研究步行街中蕴含的市井文化和在步行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力量,引起公众对步行街环境保护的关注,让步行街能更加持久地发展下去。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带着对步行街的期待,一步步走进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团队介绍指导单位:外语系团总支指导老师 :团队成员、联系方式及队员分工:(三)实践名称深入了解当代百姓文化,共建和谐美好蓝图(四)活动背景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狭义于“市井文化”就是某地区街巷中底层百姓的具有生活气息的、传统的和经久不衰的、特色的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市井文化”成为了人们为追寻过去那种最质朴、原始、纯真的生活方式而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美感。

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

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以其文化的积淀、休闲的购物、舒心的游憩、环境的品位被人们称为的王府井。

从步行街入口开始,建筑的格局就高矮不均,建筑物的年代时间一览无余,商业街本来是想突出其文化底蕴历史涵,然而在五彩夺目的楼群中重生的后建的府和明教寺,与其说是显示的人文特点,不如说是展示的人文特色渐渐褪变的历史。

街道两侧店铺林立,保持着传统的店铺布局方式,不过其间也不乏大型购物广场,饮食以及娱乐等消费场所,规模上也在不断扩大。

文化雕塑,公共交际场所也在街道中间形成其特定的区域。

淮河路东段集聚有大量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古教弩台、九狮桥及飞骑桥遗址、鸿章故居等居于其间。

这里有历史文脉、区域特色的宣扬,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拉了步行街的魅力,城市与美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步行街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人们在品尝美味,购物逛街的同时,也被蕴藏在其中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步行街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此次实践活动将深入发掘步行街的历史底蕴及文化涵,了解步行街的发展历程,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感受新形势下人民积极生活的精神面貌。

(五)实践目的及意义1.通过走访市步行街,我们得到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与普普通通的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进行交流,让我们年轻的思想也碰出火花。

2.对步行街的走访调查,了解它的发展史,由怎样一个荒凉破败的赶集小镇发展到如今这么大规模、繁华的城市街镇,发掘它的形形色色的市井文化,感悟基层人民积极生活的精神面貌。

3.希望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家对——我们省会城市的基层社会文化的进化有更多的认识,感受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取得的远大发展成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4.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引起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通过我们团队对步行街环境所做的改造,宣传倡导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让步行街的环境有所改善,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干净卫生的休闲场所。

5.通过开展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了解基层生活,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我们的信心和毅力。

二、实践活动安排(一)活动地点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淮河路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

人们把始于1993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淮河路改造项目,说成是旧城改造的画龙点睛之笔,而1998年市政府对淮河路东段的拓宽改造,则使其形成了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化商业步行街。

这条长920米、宽22米的商业步行街东起环城路,西至路。

在设计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考虑人的视觉心理、生理感受,整个平面与空间有收有放,有简有繁,富于变化和层次感。

淮河路步行街上有许多妙趣横生的雕塑。

如此集中地让雕塑走上街头,这在不仅是首创,也是建设者们让雕塑艺术走进市民日常生活的尝试。

体量很小的石雕“弈”,两个稚童对弈,一羽鸽子安详地观棋。

“人与自然和谐”的主旨俨然。

站在路路口东望,铸铜雕塑“吉”,给人视觉上以极强的冲击力。

两手相握的雕塑造型似情人相拥,心的沟通,想象空间极为辽远。

步行街的4组雕塑,19座造型别致的花坛,136盏古朴典雅的庭院灯,宽窄相宜的盲人通道,南国风情的棕榈,地方特色的广玉兰,相拥着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比肩而立的150多个商家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一派勃勃生机的繁华景象,融合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显现了较高的环境品位和环境质量。

夜晚,街上霓虹闪烁,变幻莫测,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将白天的繁华热闹又掀至高潮……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以其文化的积淀、休闲的购物、舒心的游憩、环境的品位被人们称为的王府井。

所以,我们组选择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为题材,是典型的现代“市井文化”的缩影,能够很真实地反映出当代百姓对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前期准备1、相关物品准备:●笔记本电脑、优盘、横幅、笔记本、签字笔、照相机、调查问卷等。

●团队的活动经费●已经搜集整理好的相关资;2、制定详细的活动日程,确定人员分工;3、了解气候交通情况,为出行做好准备;4、搜集并了解步行街的历史文化,做好当地的风情特色,准备好有关本次社会调研的问题。

(三)活动流程活动时间:(8月1号——8月5号)具体安排如下:8月1号:(重在搜集了解步行街历史发展资料)上午:我们首站将到达位于市路82号的新安晚报社,在征求报社负责人同意后,我们会利用报社丰富的材料资源,搜集有关淮河路步行街的历史资料,例如:它的起源、发展的历程、国家有关的政策以及在那里发生的有趣的新闻故事,并对报社的编辑、记者等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采访,听听他们对于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的看法。

下午:整理所有用的资料,并对采访记录进行归纳,制作步行街发展专题———“步行街之路”,并为第二天的行程做安排。

(备注: 新安晚报社,是国十大报纸之壹,是第一的省级报纸,被成为“第壹报”,创刊于1993年,由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日均发行量80万份,在全省发行站均为当地报业前茅。

新安晚报社多年坚持“为百姓办、给百姓看”的办报理念,将新闻拉近生活,贴近生活,关心民生,追求新闻的及时与重要性,深受广大百姓喜爱。

这也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

)8月2号:(重在调查人们对步行街的看法与建议)上午~下午:我们将在步行街街头和周边地区对市民进行随机的调查,以“步行街的历史及未来规划和建议”为主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下当地百姓对于步行街的看法,感受下“行人眼中的淮河路步行街”,以及他们希望步行街的发展趋势。

晚上:在采访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地统计,并作相应的整理,队员对于各自负责的部分做出归纳与总结,相互交流下一天的实践心得。

8月3号:(重在实地走访步行街各商铺,感受商业汇聚的魅力)上午~下午:1.我们小组队员将到达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实地体验下步行街的独特风情,走访步行街的各家特色商铺,游览步行街玲琅满目的特色商品。

2.采访具有历史的店铺,听店主讲述关于步行街的故事,从他们那里感知最真实的步行街变化与发展历程,并采访这些与步行街朝夕相处的人对于步行街的建议及希望。

晚上:采访结束后,汇总并制作出步行街饮食专题———“行走的筷子之舌尖上的步行街”,分享步行街的街头饮食文化与五彩生活。

8月4号:(重在感受步行街的文化)上午:游览淮河路东段集聚的大量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古教弩台、九狮桥及飞骑桥遗址、鸿章故居等,扎扎实实地体会下步行街专属的历史文脉,并拍照留念。

下午:1.采访景点负责人对于淮河路步行街现阶段的看法,以及外来游客对于步行街文化景象的看法。

2.主动提出志愿者活动,帮助景区清洁垃圾,树立警示牌。

晚上:汇总一天的行程,制作步行街文化专题———“红色步行街”。

8月5号:上午:队员前往管理委员会,或者街道办事处,与他们讲述我们的实践目的,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下午:1.在获得支持与帮助下,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最美步行街”宣传签名活动,针对前几日调查结果中步行街管理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倡与改正,希望广大市民参与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我们的商业文化中心。

2.此外,我们小组为步行街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保护计划”,例如:清洁步行街主干道上的垃圾桶,美化城市小窗口;自制温馨环保小贴士,保护街道公共产品;为街道绿化挂上警示告牌,净化城市空气等,尽我们小组地力量去创造我们心中最美的步行街,真正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共筑美好“中国梦”。

8月6日:上午:队员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自行安排自己的行程,做一个文明的快乐的步行街游客,体验下淮河路步行街的魅力。

下午:1.小组成员对本次社会调查结果进行信息总结、分析和整理,并作好资料、照片等存档工作,整理好访谈记录,团队一起学习交流,探讨此次实践的感想和认识。

2.及时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日志和相关新闻稿。

总结实践过程,并吸取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实践过程中成功及失败的原因,并确认团队成员是否达到暑期实践的预期目的。

(四)活动可行性分析1、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研究市井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传播和发展家乡文化。

2、我队队员综合素质较高,团队合作意较强,能够有效地配合完成组长的工作。

3、大部分组员的家乡在,对交通,文化等较为熟悉,安全问题能得到切实保障。

(五)活动预期结果及困难1、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市井文化,了解的步行街文化,增强队员对家乡的热爱,有助于队员更好地学习与研究市井文化。

2、通过此次活动的实施和宣传,让更多人更为充分的了解了步行街的市井文化,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感知文化氛围。

3、通过此次实践行动,能培养了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队员们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面对突发状况随机应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