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剧创作实务课件第3部分

影视剧创作实务课件第3部分


二、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 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既包括人物角色的基本特征,如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身 份地位、神情外貌、言行举止等,又包括人物角色所处的时代与情境。两方面 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人物必然处于特定的时代之中,也总是处于各种不 同的情境之中,时代与情境也塑造着人物形象。 (一) 性格和心理 (二) 时代与情境 (三) 身份与地位 (四) 神貌与言行
三、渐进性 人物弧光之所以叫“人物弧光”,首先是因为人的生活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 谷,没有谁的变化发展是一条直线,也没有人会遵循一条直线生活,所以会用 弧型来比喻弧光。其次,弧,表示会有起点和终点,人的发展变化会形成一条 轨迹。没有人的变化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塑造人物弧光时,最常遇到的错误 是,剧本中人物的发展变化和成长不是渐进的,而是突变的。
二、常见搭置方式 通常我们将人物配置的方式按照主要人物的数量来进行搭置,有独秀式、双子 式、对立式、三角式、群戏式五种。 (一) 独秀式 (二) 双子式 (三) 对立式 (四) 三角式 (五) 群戏式
在影视剧中,往往需要把人物放置于压力之下,这样才能看出人物性格的某些 方面,这也是戏剧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
人物性格往往要通过人物关系才能体现出来,对于剧中的主人公来说,他周围 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他性格中的某个侧面,所以在剧中为主人公设置出合理的 人物关系对于塑造人物性格、组织戏剧冲突及情节构置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人物溯源
普希金在评论拜伦的作品时说:拜伦在他的戏剧中“只创造了一种性格”,这 就是他自己的性格。他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了主人公:对某个人物他赋予了自由 的骄傲,对另一个主人公赋予了憎恨等。其实拜伦剧作中的主人公在最好的情 况下就是诗人自己的性格体现。其实不仅是拜伦,每个创作者都会在自己笔下 的人物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无论这个人物的外表或品行与自己相距多远。创作 者在这里扮演着全能演员的角色,他用自己的心灵去揣摩每个人的心思,并迫 使自己扮演这样的角色。当他写一个坏人的时候,他会通过想象把自己品性中 的邪恶释放出来,加以放大;当他在写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会尽量地用想象把 自己变得柔弱和温情,而这样的想象总是建立在个人性格和生活体验之基础上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人物的居住条件及周围的生存环境。在影视剧中,它经常是 构建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比如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如果不把 主人公放置在北京大杂院那样的生存环境中,或者张大民一家不是生活在那样 狭小的空间里,电视剧中所有的矛盾冲突都不会发生。所以,创作者在塑造人 物的时候,必须考虑为人物设置生存环境。 二、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人物在社会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主要包括人物的职业 、职务及各种社会关系。 三、生活境遇 生活境遇是指某些偶然性的因素或事件造成的人物的生活状态,从剧作的角度 来说,人物处于困境之中更有利于制造戏剧冲突,而这种困境经常是由恶劣的 生活境遇所引起的。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如骨肉分离、疾病、死亡等都会使人物 的生活境遇发生变化,命运也会因此而改变。
不同性格的人物只有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可能发生矛盾,所以当人物变得生冲突,演绎各种悲欢离合。
一、人物关系搭置的原则 在创作中考虑人物关系需要先把握住剧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群像人物。 主要人物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 该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是艺术提炼生活的结晶 ,体现为社会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统一。次要人物不可缺少的艺术意义在于,在 整个剧作的形象系列里,他们并不是消极地作为构成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点缀, 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情节的运动中去,或者从多方面烘托出主人公生活环境的时 代特征,或者从某一侧面开掘下去,揭示出某种生活的本质意义来。而出于特 定的生活题材的启示,剧作者有时需要用群像式的人物设置和剧作构思来刻画 艺术形象,以扇面式展开的生活真实提示社会矛盾,呈现出现实脉搏的跳动。 (一)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 (二) 围绕主要人物来设置次要人物 (三) 建立合理的人物关系
好的故事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还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 变化,这就是人物弧光。 一、改变性 改变包括两个方面:好的方向的发展和坏的方向的变化。 二、动态性 人物弧光最具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让人物性格处在动态之中,而不是静止孤立 的。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人格的影响,人的价值观、性格、对事物的认知态度 、思想不会一成不变。从偏激到公允,从犹豫到坚定,从逃避到面对,从妥协 到抗争,从懦弱到勇敢,从自卑到自信,从幼稚到成熟等,这些都是能够在现 实生活中真切发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