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复习题答案普通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36题)1.因为H=U+PV,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焓与p、V、T均有关。
(×)2.体系状态发生变化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要发生变化。
(√)3.任何循环过程必定是可逆过程。
(×)4.因为ΔH=QP,而H是状态函数,所以热也是状态函数。
(×)5.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 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 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6.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进行一个放热反应,则ΔU=ΔH=0。
(×)7.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系的体积、压力无关。
(√)8.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29.反应CO(g)+H2O(g)=CO2(g)+H2(g),因为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所以无论总压如何变化,对平衡均无影响。
(√)10.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ΔG>0,所以要选用合适催化剂,使反应能够进行。
(×)1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度加快,逆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12.因为H=U+pV,所以焓是热力学能与体积功pV之和。
(×)13.理想气体在等外压力下绝热膨胀,因为等外压力,所以QP=ΔH;又因为绝热,所以QP=0。
由此得QP=ΔH=0。
(×)14.在一个容器中:H2(g)+Cl2(g) = 2HCl(g)。
如果反应前后T、p、V均未发生变化,设所有气体均可视作理想气体,因为理想气体的U=f(T),所以该反应的ΔU=0。
(×)15.稳定单质在298.15 K时,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熵均为零。
(×)31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不移动。
(√)17.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18.原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书写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却随反应式的书写而变化。
(√)19.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
标准电动势和标准平衡常数均为零。
(×)20.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幂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2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22.在AgCl的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会降低AgCl的溶解度。
(√)23.对于分布沉淀,沉淀时所需沉淀剂浓度小的后沉淀。
(×)24.在原电池中,电极电势高的为正极,其对应的反应4为氧化反应,电极电势低的为负极,其对应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25.将0.1mol/L HAc稀释为0.05mol/L时,H+ 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6.对反应2AgCl + CrO42-=Ag2CrO4+ 2Cl-,K spθ(AgCl)=1.56×10-10,K spθ(Ag2CrO4)=9.0×10-12,则标准态下该反应应向正方向进行。
(×)27.在含有0.1 mol/L的氨水和0.10 mol/L的NH4Ac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后,溶液的pH值将几乎不变。
(√)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或碱的定义是同一物质不能同时作为酸和碱。
(×)29.在同一能级的轨道中,电子尽先占据不同轨道。
(√)30.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
(×)31.原子轨道是指原子运动的轨迹。
(×)32.铜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94S2。
(×)33.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也只能有一个样子轨道。
5(×)34.主量子数n=2,只有2s和2p这两个原子轨道。
(×)35.n=2,l=1,m=0的原子轨道2pz轨道。
(√)36.2p轨道是哑铃形的,2p电子沿字轨道运动。
(×)二、选择题(共54题)1、对于反应PCl5(g) ═ PCl3(g) + Cl2 (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
则判断该反应为A 。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无热效应反应 D、无法判定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A(g)+B(g)=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C 。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定3、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终态,则体系的 C 。
A、Q=0, W=0,△U=0,△H=0;B、Q≠0,6W≠0,△U=0,△H=0C、Q=-W,△U=Q+W,△H=0;D、Q ≠ -W,△U=Q+W,△H=04、H2的燃烧焓等于 A 。
A、H2O(l) 的生成焓B、H2O(g) 的生成焓C、零D、H2O2(g) 的生成焓5、下列反应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Na(s)+1/2 Cl2(g) = NaCl(s) Δr H mθ=Δf H mθ(NaCl,s)B、C(石墨) + H2(g) = 1/2 C2H4(g) Δr H mθ=Δf H mθ(C2H4,g)C、CO(g)+ 1/2 O2(g) = CO2(g) Δr H mθ=Δf H mθ(CO2,g)D、CH3OH(g) + O2(g) = CO (g) + 2H2O(g) Δr H mθ=Δc H mθ(CH3OH,g)6、已知反应2NH3=N2+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70.5N2+1.5H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D 。
A、4B、0.5C、1D、27、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g)=C(g)+D(g),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改变体积),反应物转化率将___B___。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给定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D、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9、关于功W符号的判断,下列说法 B 是准确的。
A、系统对环境做功,W为正B、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正C、环境对系统做功,W为负D都不准确10、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为25%,当有催化剂8存在时,其平衡转化率 B 25%。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能判定11、催化剂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 C 。
A、增大B、减小C、不能改变12、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107 min-1,则反应物浓度从1.0 mol/L变到0.7 mol/L和浓度从0.01 mol/L 变到0.007 mol/L所需时间的比值为D 。
A、10B、100C、0.01D、113、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 A 是不正确的。
A、c A- t为一直线关系。
B、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一样(同一反应)C、速率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14、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越小,一般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延长 B 。
A、下降越快B、下降越慢C、升高越快D、升高越慢915、对两个活化能不同的反应,当温度同样从T1升至T2时,具有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比活化能低的反应增加的倍数 B 。
A、小B、大C、一样D、不能确定16、反应A → 2B 在温度T时的速率方程为dc A/dt =-k•c A,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为 A 。
A、ln2/kB、2ln2/kC、k/ln2D、k•ln217、25℃时,1.0 L 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NH4Cl晶体(设体积不变),则使 D 。
A、NH3•H2O 的解离常数增大B、NH3•H2O 解离度增大C、溶液的PH值增大D、溶液的PH值降低18、AgCl(s)在 B 中溶解度最小。
A、0.1 mol/L AgNO3B、0.1 mol/L 的BaCl2溶液C、纯水19、下列混合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10B 。
A、0.2 mol·L-1的NH4Cl和0.2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B、0.2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0.2 mol·L-1的HAc和0.2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D、0.2 mol·L-1的NaAc和0.2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20、两种分子酸HX溶液和HY溶液有同样的pH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 C 。
A、相同B、不同C、不一定相同D、不能确定21、在温度T时,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4.62×10-2 (min)-1,则可判断该反应为 B 级反应。
A、零B、一C、二D、不能判断2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PO42-、H2O的共轭碱分别是 A 。
A、PO43-、OH-B、H2PO4-、H+C、H3PO4、H+D、不能判断23、已知反应A-+ H2B+ = HA + HB标态下向右进行。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反应中较强的酸是,较强的碱是。
A A、H2B+,A- B、H2B+ ,HB C、HA ,A-D、HA、HB24、一封闭系统经一循环过程热和功分别为Q和W,则(Q+W) A 。
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能判断25、已知乙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Ea=302.17 kJ•mol-1,丁烷裂解反应的活化能Ea=233.68 kJ•mol-1,当温度由700℃增加到800℃时,它们的反应速率将分别增加倍。
DA、1.51,1.77B、3.02,1.77C、3.02,3.54D、32.36,14.7926、已知反应:C2H2(g)+2.5O2(g)→2CO2(g)+H2O(l)的△r H mθ(1)=–1301.0 kJ·mol-1,C(石墨)+ O2(g)→CO2(g)的△r H mθ(2)= -393.5 kJ·mol-1,H2(g)+0.5O2(g)→H2O(l)的△r H mθ= A 。
A、228.2B、-228.2C、114.1D、-114.127、反应2A(s)+B2(g) → 2AB(g),△r H mθ > 0,欲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下列操作无用的是 B 。
A、增加B2的分压B、加入催化剂C、升高温度D、减小AB的分压28已知反应C(石墨)+½O2(g)=C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H<0,下列说法中何者是不正确的B 。
A、△H是负值B、△H等于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等于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D、△H与反应的△U数值不相等29、对于化学平衡,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