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项目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项目

试验及应用 开展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
研究 积极开展新兴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7
双向化是应对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1、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应用,目前世界广播影视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 数字技术全面转换的关键时期,各国政府正大 力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广播影视数字内 容产业。在国内,相关行业已完成从模拟技术 向数字技术的转换,具备了提供音视频服务的 能力,广播电视与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正处在 融合、汇聚、转型过程中。
2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现状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 成为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
全国拥有1.39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农村用户约为4600 多万户,近 3300个有线电视前端;
国家级光缆线路4万公里,省级及地市光缆线路超过10 万公里,地市、县分配网近300万公里;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项目
广播影视“十一五”工作“四句话”
广播影视“十一五” 事业发展规划的主 线
1. 把握舆论导向,
2. 确保安全播出,
3. 坚持依法行政,
4. 促进事业产业协调 发展
王太华同志提出做好 广播影视工作要求
1. 把握正确导向是灵魂 2. 确保安全播出是生命 3. 依法加强管理是保障 4. 发展事业产业是基础
三是加强有线电视网的本地化服务,满足当地 居民的本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不同需求。
四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的产业化经营,推动有线
网络规模化发展。
6
推进广播影视升级换代
积极研究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以数字电 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
构建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框架体系 逐步开展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相关
百余家有线网络公司开始播出有线数字电视,2006年底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1260多万户,多个城市完成 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为用户提供多种类的广播式 业务,部分网络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率先实现了宽带 数据接入、视频点播等双向功能业务。
3
改造指导意见和迫切性
2003年7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有线广播电视网 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广发技字[2003]705号文件, 通知要求各地广电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订 切实可行的有线广播电视网改造计划。该指导意见提出 用户网改造坚持以HFC为主,以数字式广播电视业务作 为用户网改造后的主体业务发展方向,兼顾数据业务服 务,使有线广播电视网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2、伴随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提
高,人们对交互电视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相
关行业利用数字技术、采用各种方式正力图进
入传统的广播影视服务领域,收音机、电视机
和银幕已不再是广播影视独享的接收和显示终
端。
8
双向化是应对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3、技术与业务的不断融合导致传统的行业界限 正在模糊,新兴产业群不断出现,开放与融合 已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主流。信息传播正在从 单向单一形态向双向多元形态、从资源垄断向 资源共享、从自成体系向开放体系、从不对称 传播向互动交流方向转变。与此同时,无源光 网等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量应用,用户 终端宽带接入技术的层出不穷,都在极力促使 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建设的发展。
5
网络机构的四项任务
一是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 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有 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做到以人为本、用户 至上,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利,在保证公共服务 基础上开展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二是推进有线电视网的双向化改造,提高网络 的承载能力,推动有线网络向双向、交互、多 功能、多业务发展。
4.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实施应遵循先进性、扩展
性原则,充分考虑随着业务的扩展与技术的进
步可以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
11
任务目标
“光进铜退”是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化、双向化的 发展趋势,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应将光纤 进一步向用户端推进,实现高可靠、高带宽、 高承载力、可管理、可运营的目标。
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应因地制宜的扩 大光纤传输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光纤到楼,逐 步向光纤到户发展。接入分配网的双向化改造 应依据各自的业务规划,充分利用入户线路的 同轴电缆资源,采用适当的宽带双向接入技术, 使有线电视网络具备承载模拟和数字电视节目、 高清晰度电视、视频点播、宽带数据接入、语 音服务等多种业务的能力。
目前,国内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是单向广播式网络,用 户到广电中心的回传通道没有打通;部分地区有线电视 网络仍为550 MHz以下的系统,光节点用户超过了500 户,甚至达到2000户以上。
有线电视网络这种状况不能满足电视终端用户开展双向 业务的迫切需求,有线电视网络亟待双向化改造。
4
国家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10
实施原则
1. 标准性:技术系统、设备、接口协议要遵循已 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的硬件设备 应通过总局或相关管理机构的入网认定,确保 系统设备的互连互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可靠性:网络建设和施工应遵循低故障、易维 护、可控制、可管理原则,确保有线电视双向 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
3. 适用性:系统设计与建设要因地制宜,业务与 技术模式要紧密结合本地的业务发展和本地的 网络条件。
4、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可以为广大人民群
众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广播电
视和信息服务,有利于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
化和家庭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三网融合”的有
效途径。
9
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和广电总局科技 发展的统一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根据双向、交互、多功能发展的具体要求,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步伐,扩大广 播电视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广 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 以广播电视网络为基础、满足“三网融合”要 求的下一代数字电视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 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 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中也对广播电视的发 展提出了相应要求。
“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三网融 合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双向、交互、多功能 的新一代数字电视网络,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在 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广播电视 行业肩负的重要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