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A卷)与答案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A卷)与答案


C、麻杏苡甘汤
D、防己黄芪汤
2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 )
A、祛风除湿
B、散寒除湿
C、益气祛风除湿
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2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 )
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
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
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2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
A、甘草泻心汤
D、八味肾气丸
74、下列含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剂有( )
A、 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苓桂术甘汤
D、半夏泻心汤
75、产后血虚里寒腹痛可选方( )
A、 当归芍药散
B、当归生姜羊肉汤 C、枳实芍药散
D、枳术散
76、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方选( )
A、 百合地黄汤
B、半夏厚朴汤
C、麦门冬汤
D、甘麦大枣汤
77、对于产后病的治疗,应做到( )
A、甘麦大枣汤
B、柏子养心丸
C、酸枣仁汤
D、百合知母汤
34、肺痈的病机是( )
A、重感风热之邪,肺生痈脓
B、上焦热盛,肺热叶焦
C、热在上焦,津液枯燥
D、肺气痿弱不用
35、越婢加半夏汤的功效是( )
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36、饮逆奔豚,方选( )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8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8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8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
A、风痹
未解,舌苔黄腻,脉浮滑,治宜( )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厚朴七物汤
40、下列除哪个症状之外,均为附子粳米汤的适应症( )
A、腹痛雷鸣
B、呕吐
C、四肢不温
D、下利
41、“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是用脉象来( )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D、补益肝肾
7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
A、 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72、车某某,男,25 岁。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
治宜( )
A、厚朴七物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建中汤
73、虚劳腰痛,治宜( )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A、阳微阴弦
B、百脉一宗
C、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D、气血不足,加被微风
32、黄某,男,恣情纵欲,致精神不固,夜寐不安,寐则梦遗,头晕身倦,六脉皆虚,宜选
方( )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天雄散方
C、桂枝加龙牡汤
D、小建中汤
33、何某某,女,因久患失眠,诸药无效,形体消瘦,神气衰减,心烦不寐,多梦纷纭,神
魂不安,脉弦细,治宜选下列何方治疗( )
A、心肾
B、肝肾
C、肺肾
D、脾肾
60、黄汗若久治不愈可转为( )
A、痂癞
B、历节
C、脓肿
D、周痹
61、“水病脉出者死”是以脉象来( )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62、邪热在胃时,除选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外,还加入咸寒滋肾的龟板、阿胶,防止胃热
下陷于肾,此种治法属于( )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
C、小建中汤
D、大建中汤
54、患者于某某,女,28 岁。胁腹疼痛,大便不通,畏寒肢冷,舌苔粘腻,脉紧弦。治宜
()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黄附子汤
D、麻黄附子汤
55、陈某某,男,井下作业后,当晚即感腰部牵引疼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稍干,小便
混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涩。方选( )
A、八味肾气丸
C、 桂枝、茯苓、桃仁、大黄、冬瓜仁
D、桂枝、茯苓、丹皮、芍药、冬瓜仁
80、下利脓血证属热利下重,方选( )
A、大承气汤
B、大黄甘草汤
C、白头翁汤
D、桃花汤
8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82、“……,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是用脉象来( )
D、雄黄散
69、周某,女,32 岁。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舌
淡苔白,脉浮略紧。治宜选用( )
A、乌头汤
B、桂枝芍药知母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厚朴七物汤
7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 )
A、调和脾胃
B、气血双补
C、活血化瘀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8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 )
A、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B、阳微阴弦
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
9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 )
A、调和脾胃
B、气血双补
C、活血化瘀
D、补益肝肾
91、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辩证当属( )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86、麻杏苡甘汤的功效以下列哪项为主( )
A、祛风除湿
B、散寒除湿
C、益气祛风除湿
D、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87、百合地黄汤的主要治法是( )
A、润养心肺,凉血清热
B、养阴清热,润燥补虚
C、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D、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8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
A、 甘草泻心汤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宜( )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29、以下哪些是对中风的病机论述( )
A、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B、阳微阴弦
C、百脉一宗,悉致其病
D、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
30、临床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有骨变筋缩之变化者,除祛风散寒除湿外,常配合( )
A、调和脾胃
B、气血双补
C、活血化瘀
D、补益肝肾
31、血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以上都不是
52、车某某,男,25 岁。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
治宜( )
A、厚朴七物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建中汤
53、患者腹痛剧烈,甚则呕吐不止,辗转不宁,四肢不温,神倦少力,舌淡胖,苔白滑,脉
沉紧,治宜( )
A、附子理中汤
B、附子粳米汤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以上都不是
92、车某某,男,25 岁。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真武汤
56、饮停胁下,谓之( )
A、悬饮
B、溢饮
C、支饮
D、痰饮
57、痰饮饮停心下,可选方( )
A、肾气丸
B、苓桂术甘汤
C、五苓散
D、甘遂半夏汤
58、甘遂半夏汤中包含有十八反的药物是( )
A、半夏、乌头
B、甘遂、甘草
C、半夏、甘草
D、甘遂、芍药
59、石水与下列何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
部红肿,无汗,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治疗宜选用( )
A、麻黄加术汤
B、麻杏苡甘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