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教案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教案

1

医科大学

讲 稿

所在单位 重症医学科

系、教研室 外科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授课对象 中医学 预防医学

食品安全 口腔医学

授课教师

职 称 讲师

教材名称 临床医学概论

0

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授课形式 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 2016年9月7日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课的学习、思维方法,熟悉外科病人体液的含量及分布、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酸碱平衡的维持的基本理论,对各类水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失衡的诊断、治疗有正确的理解。

基本内容 一、水电酸碱失衡概述:1体液的含量及分布2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3酸碱平衡的维持

二、体液代谢的失调

三、酸碱平衡的失调

四、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重 点

难 点 重点 :体液代谢的失调、酸碱平衡的失调

难点: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主要教学

媒 体 多媒体教学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Isotonic Dehydration 、Hyponatremic Dehydration 、Hypernatremic Dehydration 、Hypokalemia 、Hyperkalemia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1.晶体/胶体选择

2.血气分析技术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参考书:

刘俊杰, 赵俊主编. 现代麻醉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网站:岭南麻醉网,医科大学网(精品课程)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板书设计:固定板书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一、水电酸碱失衡概述:

1体液的含量及分布

2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3酸碱平衡的维持

二、体液代谢的失调

1等渗性缺水

2低渗性缺水

3高渗性缺水

4 水中毒

5钾代谢异常

6钙代谢异常

7镁代谢异常

8磷代谢异常

三、酸碱平衡的失调

1、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性碱中毒

3、呼吸性酸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

四、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2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3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第一节 概述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1成年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女50%)。

2体液分为:细胞内液(40%)(女35%)、细胞外液(20%)

3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5%)、组织间液(15%)

4体液含量及分布因性别、年龄、胖瘦情况而异。

5、图示

6组织间液两个组成部分

• 功能性细胞外液

– 很快与血浆、细胞内液取得平衡

•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 平衡缓慢

– 结缔组织液、CSF、关节液、消化液等

– 占IF的10%,占体重的1-2%

– 与第三间隙(烧伤、软组织损伤等病因)相区别

7细胞内外液中电解质的分布

主要阳离子 主要阴离子

细胞外液 Na+ Cl- /HCO3- / pro

细胞内液 K+ / Mg2+ HPO42- / pro

8渗透压

• 溶质在水中所产生的吸水能力

• 由溶质、离子或分子的数目多少决定

• 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90~310mmol/L

• 晶体渗透压:由电解质形成的渗透压

• 胶体渗透压:由其他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

• 水可自由移动,最终血管内外、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图示渗透压的产生)

二、体液平衡及渗透压调节

2学时

5分钟

5分钟

幻灯照片讲解。

5分钟

4

三、酸碱平衡的维持

•Henderson -Hasselbalch方程HCO3-pH=pK+log H2CO320=6.1+log1=6.1+1.3 =7.4(7.35-7.45)缓冲系统:HCO3-/ H2CO3 =24/1.2=20/1酸碱平衡的维持

肺、肾对酸碱平衡调节

• CO2+H20 <==> H2CO3

• 起效快,排出CO2,调节H2CO3(挥发酸)浓度

• 起效慢、但潜力大

• 主要调节HCO3-的浓度

• H+和Na+交换排H+

• HCO3-重吸收

• NH3+ + H+→NH4

• 尿的酸化排H+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 容量失调:水中毒、等渗性缺水

• 浓度失调: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 成分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钙血症、酸碱中毒

一、等渗性缺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 又称混合性缺水,急性缺水

• 细胞外液按比例丢失,渗透压正常

• 是外科最常见的缺水

(一) 病因

• 急性体外丢失:大量呕吐、肠瘘

• 急性体内丧失,无功能性ECF↑:炎症渗出、肠梗阻肠腔积液

(二)等渗性缺水的病生变化

• 血容量↓:醛固酮↑、ADH↑,肾水钠重吸收↑,少尿、尿比重↑

• 持续时间长者:细胞内液外移补充血容量

(三)临床表现

• 厌食、恶心、 乏力,眼球下陷、皮肤干燥、弹性差,不口渴 幻灯照片讲解

25分钟

幻灯照片讲解

5

• 失液达体重5%时,血容量不足表现:P↑,BP↓

• 失液达体重6%~7%时,休克表现

• 常合并代酸。如大量丢失胃液,可伴发代碱

(四)诊断

• 病史、临床表现

• 尿少、尿比重↑

• 血Na+和CL-正常

• 血液浓缩:RBC,HB,HCT↑

(五)治疗

• 病因治疗

• 补液

– 补什么?等渗溶液

• 0.9%NS:氯浓度高于血浆,可致高氯性酸中毒

• 平衡盐溶液:离子成分与血浆接近,还可纠酸

– 补多少?

• 丧失量

• 生理需要量

补多少?

• 丧失量

– 根据缺水程度估计:有休克前期表现:3000ml

– 按红细胞压积计算:补水量(L)=(红细胞压积上升值/正常值)× kg体重×

0.20

– 无休克表现:先补1/2~ 2/3 ,其余在第二日补给

• 生理需要量:水2000ml,钠4.5g

常用平衡盐溶液

• 1份1.86%乳酸钠+2份复方氯化钠

• 1份1.25%碳酸氢钠+2份等渗盐水

二、低渗性缺水

Hyponatremic Dehydration

二、低渗性缺水

Hyponatremic Dehydration

•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

•缺钠多于缺水

•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低渗

(一) 病因

•慢性丢失

⑴ 消化液持续丢失:反复呕吐、胃肠减压、慢性肠梗阻

⑵ 大面积慢性渗液

⑶ 肾排钠过多:用利尿剂未补钠

•等渗缺水补水过多

(二) 病理生理

•渗透压↓: ADH↓ ,肾重吸收↓ 尿量↑

•血容量↓:醛固酮↑、ADH↑,肾重吸收↑,尿量↓

✓渗透压和血容量调节不同时,优先保证血容量

•水移向高渗侧(细胞内):细胞外液进一步↓

低渗性缺水为什么 尿先多后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