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国家标准
章节及课题
§1.8制图国家标准简介(1)
时数与日期
2课时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
2.掌握GB中关于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图纸的分析来学习GB中的各种规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2.培养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风,并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
字体(GB/T14691-1993)
图线(GB/T4457.4-2002、GB/T17450-1998)
课后评注
本节小结
(3分钟)
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2.今天所学的几项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4分钟)
作业:练习仿宋字、准备制图工具
板书设计
§1.8制图国家标准简介(1)
国家标准简介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
比例(GB/T14690-1993)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理解图样的重要性及本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图幅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
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2.初步树立标准化意识
教学方法
绘图示范讲解
教 具
图纸、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过程
方法和手段
组织教学
点名(3分钟)
处理作业(分钟)
检查复习(分钟)
引入新课
(5分钟)
2.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
A幅面B格式C标题栏
教师拿出图纸示范讲解,学生用16开纸模拟练习
3.比例(GB/T14690-1993)
概念:核心是图比物
分类:原值、放大、缩小
选用原则:尽可能用原值,优先选第一系列
要求学生分析课本表1-2数据,找出选用原则的制定依据
由此,得出国标的制定是科学的,方便使用的
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1.提问题:指南车、木牛流马 工艺失传原因
2.分析并得出结论 :图形是准确表达物体形状的方法
3.引入工程图样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分析
新课教学
(50分钟)
研探新知
1.国家标准简介
先介绍GB由来,然后举秦国弩机制作事例,引导学生分析采用统一标准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国标必须严格遵守,是行业中的法律,并补充说明GB/T也必须严格执行。
拿出以前学生测绘图,学生分组看图并讨论以上4种标准在图中是如何体现的
在工艺方面分析秦灭六国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工科的兴趣
示范演示
数据分析,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实物分正
1.教师先介绍习题集的使用注意事项
2.布置练习任务:习题集1页仿宋字
学生练习中,教师观察学生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4.字体(GB/T14691-1993)
长仿宋简体字,严格执行16字要求;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长仿宋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则,学生用钢笔模仿
5.图线(GB/T4457.4-2002、GB/T17450-1998)
图线种类、用途、线宽
图线画法规则
借助课本图,分析图线种类,简单介绍图线用途
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