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我国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各类工程价格信息,较以前已有了很大进步,但相对于快速变化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其手段和管理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对信息网的建设不断进行深化和细化,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满足人们对工程造价信息更深、更细、更快速的需求。
通过网络系统快速、准确发布国内外有关造价信息,为政府投资(包括外资)或参与建设项目各方(包括外商)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为我国建设工程逐步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创造条件。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CCMIS-Construction Cost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 tem)是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它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较全面的收集、传输、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充分积累和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资料,并能有效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造价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以期达到对工程造价实现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的目的。
因此,研究开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立足于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事务。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其核心内容为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
工程建设过程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实施阶段。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指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现行的计价依据及批准的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等文件资料、政府或有关部门的规定,合理准确地计算工程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与竣工决算。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指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工作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工期、质量、造价的控制和竣工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其资料的积累等。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分析。
虽然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是由各种形式的工程造价人员完成,但它们的计算都要以工程建设定额和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以及相应定额单位估价表等为基础。
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一个基本业务处理子系统即工程造价系统,还必须要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辅助子系统,即定额管理系统和价格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是随工程建设的进程而逐步深入的。
因此又可以进一步初步划分工程造价子系统为四个更小子系统:投资决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实施控制系统。
这四个子系统就是具体处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业务的。
1、定额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定额,是指工程建设定额,它是规定消耗在单位合格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铁额度。
按照工程建设定额编制的程序和用途来分类,定额可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费用定额、概算指标、估算指标。
在这些定额中,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都是消耗在单位合格产品(分项工程)上人、材、机数量的标准;费用定额是规定在概、预算定额分项外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计算费率指标;概算指标是以单位建筑面积或建筑体积等其他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合格产品(一般为单位工程)上主要工程量和人、材、机数量及造价的标准;估算指标是以独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综合项目全过程投资和建设中的各类成本和费用,反映出其扩大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的技术经济指标。
各定额的编制情况是:施工定额是由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相对独立地组成;预算定额以施工定额为基础,将其适当放大步距、适当综合定额子目,考虑合理的幅度差编制而成;概算定额又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以主要工序为准.综合相关工序的扩大定额,它也考虑了与预算定额须保留的必要幅度差。
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是在典型已完工工程的造价资料上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编制而成,实际上,它们都是些不同形式、不同含义、不同作用的技经指标。
计算机下的定额管理系统,其模型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运算和综合处理能力,尽可能地由它自动地编制各种定额,同时要兼顾在定额编制的综合、扩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可能情况需进行调整与平衡,还要为管理人员留有灵活切实的人机交换接口,以便随时进行控制和调整。
根据这些思想和各部份工作的具体内容,可以确定该系统的功能为: 1.施工定额管理施工管理主要功能表现为编制新的或修改调整原有的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以及组合运用它们编制得到新的施工定额。
2.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管理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管理的“综合方案管理"功能,就是用来设定施工定额(预算定额)分项的扩大、综合方案及幅度差等定额调整方案,“人、材、机消耗管理"就是在定额调整方案已设定的基础上,自动地确定它们各自的消耗指标,实现用户控制调整。
3.费用定额管理费用定额管理反映的是国家规定的计费费用及其费率的设定,但随着“竞争费"的实施,用户应可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对费用及其费率进行修改调整。
因此,费用定额管理体现的就是费用及费率的设定与调整。
4.概算指标、估算指标主要是在对已完工工程造价资料的分析基础上,按照指标的不同作用与不同的表现形式来确定的,这些指标都跟项目的划分分不开,因此必须设定有项目的划分方案这一功能,由用户根据需要来确定项目的划分方案。
为了保证所获得的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的准确性,还必须对所收集的已完工程造价资料的进行分析,剔除不合理的因素。
“已完工程数据管理"是指对已完工程造价资料按照设定的项目划分方案进行分类,实现原始资料的分类存储;“已完工程数据的分析"就是对已分类存储的资料进行分析,要剔除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保证资料的科学性,从而确保按其所编制的概算指标、估算指标的科学性。
2、价格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工程造价是量、价结合的结果。
量,是指工程数量和定额控制的消耗;价,则是指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以及概、预算定额单价等。
价格管理系统就必须实现这些价格的管理,主要功能有:编制人工工日单价人、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人,编制定额单位估价表,这些工作的基础工作都是原始价格数据的收集。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工工日单价人、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都是动态的,变化大。
要实现“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管理子系统,应充分表现出既能满足传统单价计价方式的要求,又能适应新的改革需要。
满足传统的计价方式,则要求保留工程所在地原有关价格信息;适应在新的发展,又要求能增加新的价格信息,及时增补新的人工工日单价、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以及对应的新的和不同形式的分项工程单价人。
但由于存在全面收集新价格数据日益困难,因此,确定工程造价指数、预测价格变化就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实际上,确定工程造价指数、预测价格变化,对于传统的计价方式和市场计价方式及对不同地区的造价水平作比较等,都十分重要,它是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是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前提。
它是在对所积累的工程造价历史资料基础上经设定的方法库和模型库,进行分析测定。
利用计算机进行价格管理就应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实现价格的科学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在本文前面已详细说明,根据分析,可以确定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功能体系。
1.投资决策系统投资决策阶段,主要工作在于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
尤其是可行性研究,它的工作内容为“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并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研究,进行的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解决的是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问题;技术研究,着重于研究建设方案,解决的是技术上的可行性;效益研究,要研究筹资与投资方式工,对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解决项目在财务上与国民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三项研究"的归纳与总结。
2.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指在设计阶段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既要进行概算和预算造价的确定,更要充分体现利用估算主动控制初步设计、利用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实现能动地控制造价。
“造价规划一"和“造价规划二",就是分别对拟建项目的估算造价和概算造价作分析与规划,将其分解到各组成工程中,以此分解造价来分别限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达到限额设计的目的。
“项目划分"就是设定拟建项目的划分方案并确定具体的工程内容,这是后面造价规划、工程的设计、造价的计算基础工作。
3.招投标系统招投标系统应包括招投标管理与投标管理两个子系统组成,主要应反映出甲方的招标管理、乙方的投标管理、甲方的评标与甲、乙方施工合同的签订等信息的处理。
4.实施控制系统工程项目的实施均需甲乙双方的合作,共同完成,而且甲、乙方各自的目的、任务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实施控制"区分“甲方系统"与“乙方系统"。
甲方系统应包括:资金铁使用计划的编制,分析和控制实际发生的造价与预计造价的偏差,即资金使用计划管理;控制工程变更,实施工程变更管理;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审查工程结算;编制工程竣工验收计划,编制竣工决算;整理已完工程造价资料,并提交给本管理信息系统,由定额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编制出新的概算指标与估算指标,由价格管理系统对照系统保存的相似历史工程资料编制出新的工程造价指数,并进行价格预测分析。
乙方系统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成本、质量、进度控制;索赔管理与结算编制等。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工程有关的定额、价格等多种信息。
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能真正实现为政府和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提供直接、快捷、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发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应设计成基于Internet上运行的系统,为此: 1.要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适应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需要。
2.进一步发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宏观管理作用。
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造价工作模式,形成一套全国通用的做法和规则,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在技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单位统一的材料、机械名称规格、代码等技术标准,保证信息的传输和资料共享,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打下基础。
3.各地造价管理机构要增强主动收集资料意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在网站上定期更新发布当地有关造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