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


4)材料规模生产的制作与加工工艺 在新能源的研究开发阶段,材料组成与结构 的优化是研究的重点,而材料的制作和加工常使 用现成的工艺与设备。到了工程化的阶段,材料 的制作和加工工艺与设备就成为关键的因素。在 许多情况下,需要开发针对新能源材料的专用工 艺与设备以满足材料产业化的要求。这些情况包 括:①大的处理量;②高的成品率;③高的劳动 生产率;④材料及部件的质量参数的一致性、可 靠性;⑤环保及劳动防护;⑥低成本。
4 一些新能源材料的主要进展
4.1 锂离子二次电池材料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为:发展电动汽 车用大容量电池;提高小型电池的性能; 加速聚合物电池的开发以实现电池的薄型化。 这些都与所用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的发展有关 。
4.1.1碳负极材料
最早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但由于此种电 池在使用中曾突发短路、使用户烧伤,因此被 迫停产并收回出售的电池,这是由于金属锂在 充放电过程中形成树枝状沉积而造成的。现在 实用化的电池是用碳负极材料,靠锂离子的嵌 入和脱嵌实现充放电的,从而避免了上述不安 全问题。通过堆不同碳素材料在电池中的行为 研究,是碳负极材料得到优化。
4.3燃料电池材料
研究开发燃料电池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汽车 、航天器、潜艇的动力源或组成区域供电。现 针对上述不同用途开发的燃料电池有碱性氢氧 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质 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 型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燃料电池材料的发展主要围绕提 高燃料发电的效率、延长电池的工作寿命、降 低发电成本等方面。
4.1.2正极材料 目前使用的正极材料为LiCoO2。对此化 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粉末粒度以及粒 度分布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电池的性能,还研 究了一些金属取代金属钴。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LiMn2O4和LiFePO4,还在研究双离子传递型聚 合物正极材料。
2 材料的作用
(1)新材料把原来习用已久的能源变成新能源。 例如从古代起,人类就使用太阳能取暖、烘干 等,现在利用半导体材料把太阳能有效地直接 转变为电能。再有,过去人类利用氢气燃烧来 获得高温,现在靠燃料电池中的触媒、电解质, 使氢与氧反应而直接产生电能,并有望在电动 汽车中得到应用。 (2)一些新材料可提高储能和能量转化效果。 如储氢合金可以改善氢的存储条件,并使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 池等都是靠电极材料的储能效果和能量转化功 能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二次电池。
5)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现代的发电技术、内燃机技术是众多科学家 与工程师在几十年到上百年间的研究开发成果。 用新能源及其装置对这些技术进行取代所遇到的 最大问题是成本有无竞争性。从材料的角度考虑, 要降低成本,一方面要靠从上述各研究开发要点 方面进行努力;另一方面还要靠延长材料的使用 寿命。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这要从解决材料 性能退化的原理着手,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选择 材料的合理组成或结构、材料的表面改性等;并 要选择合理的使用条件,如降低燃料中的有害杂 质含量以提高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寿命就是一个明 显的例子。
2)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能源的大量应用必然涉及到新材料所需 原料的资源问题。例如,太阳电池若能部分地 取代常规发电,所需的半导体材料要在百万吨 以上,对一些元素(如镓、铟等)而言是无法满 足的。因此一方面尽量利用丰度高的元素,如 硅等;另一方面实现薄膜化以减少材料的用量。 又例如,燃料电池要使用铂作触媒,其取代或 节约是大量应用中必须解决的课题。当新能源 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还必须考虑废料中有价元 素的回收工艺与循环使用。
1)发展新工艺、提高转换效率 材料工艺包括材料提纯工艺、晶体生长工 艺、晶片表面处理工艺、薄膜制备工艺、异质 结生长工艺、量子阱制备工艺等。通过以上的 研究进展,使得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不断提 高。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3.7%,多 晶硅电池已达18.6%。 2)发展薄膜电池、节约材料消耗 目前大量应用的是晶体硅电池。此种材料 属间接禁带结构,需较大的厚度才能充分地吸 收太阳能。而薄膜电池如砷化镓电池、碲化镉 电池、非晶硅电池,则只需1μm~2μm的有源层 厚度。而多晶硅薄膜电池的有源层厚度又降到 50μm,同时使用衬底剥离技术,使衬底可以多 次使用。
3)材料大规模的加工技术 提高太阳电池成本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是扩 大生产规模。其中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是关键 的因素。为此研究开发大生产的工艺与设备。 目前生产的太阳电池的70%-80%是晶体硅太阳 能电池,它们使用的原料为生产半导体器件用 晶体的头尾料及等外品。 4)与建筑相结合 解决太阳能电池占地面积问题的方向之一 是与建筑相结合。除了建筑物的屋顶可架设太 阳电池板之外。将太阳电池做在建筑材料上是 值得重视的。
3 新能源材料的任务及面临的课题
为了发挥材料的作用,新能源材料面临着艰巨
的任务。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
能源材料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样也是材料的组成与结
构、制备与加工工艺、材料的性质、材料的使用效 能以及它们四者的关系。结合新能源材料的特点, 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新材料、新结构、新效应以提高能量 的利用效率与转换效率 例如,研究不同的电解质与催化剂以提高 燃料电池的转换效率,研究不同的半导体材料 及各种结构(包括异质结、量子阱)以提高大阳 电池的效率、寿命与耐辐照性能等。
3)安全与环境保护
这是新能源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例如, 锂电池具有优良的性能,但由于锂二次电池在 应用中出现过因短路造成的烧伤事件,以及金 属锂因性质活泼而易于着火燃烧,因而影响了 应用。为此,研究出用碳素体等作负极载体的 锂离子电池,使上述问题得以避免,现已成为 发展速度最快的二次电池。另外有些新能源材 料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三废而对环境造成污 染;还有服务期满后的废弃物,如核能废弃物, 会对环境能源材料
新能源的出现与发展,一方面是能源技术本身发 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能源有可能解决资 源与环境问题而受到支持与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 核能(新型反应堆)、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 和二次能源中的氢能等被认为是新能源,其中氢能、 太阳能、核能是有希望在2l世纪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 新能源的发展一方面靠利用新的原理(如聚变核反应、 光伏效应等)来发展新的能源系统,同时还必须靠新材 料的开发与应用,才能使新的系统得以实现,并进一 步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新材料决定着新能源的性能与安全性。新型核 反应堆需要新型的耐腐蚀、耐辐照材料。这些材 料的组成与可靠性对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和环境污 染起决定性作用。 (4)材料的组成、结构、制作与加工工艺决定着新 能源的投资与运行成本。例如,太阳电池所用的 材料决定着光电转换效率,燃料电池及蓄电池的 电极材料及电解质的质量决定着电池的性能与寿 命,而这些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设备又决定着能源 的成本。因此,这些因素是决定该种新能源能否 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4.4核能材料 核反应堆可分为裂变反应堆和聚变反应堆 两大类。裂变反应堆已经大量使用,对其材料 的研究除了优化商品堆的性能外,主要是为了 满足新型堆的需要。聚变堆离实际的应用还有 一段相当的距离。目前核能材料的研究发展重 点有以下几方面: 1)包壳材料 包壳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在裂变堆中将燃料 和冷却剂分开。对它的技术要求是应具备低的 中子吸收截面、良好的抗辐射性能、与燃料相 容性好、满意的耐蚀性、足够的力学性能。已 使用的有铝合金、锆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 。研究的重点是快中子增殖堆。
4.1.3 电解质材料
研究集中在非水溶剂电解质方面,这样可 以得到高的电池电压。重点是针对稳定的正负 极材料调整电解质溶液的组成,以优化电池的 综合性能。还发展了在电解液中添加SO2和CO2 等方法以改善碳材料的初始充放电效率。三元 或多元混合溶剂的电解质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 的低温性能。
4.2 太阳能电池材料 太阳能为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 这一巨大的能量却分散到整个地球表面,单位 面积接受的能量强度不高,所以制约太阳能电 池发展的因素有:接受面积的问题; 能量 按照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电池材料的资源 问题;④成本问题。综合上述因素,太阳能电 池材料的发展主要围绕着提高转换效率、节约 材料成本等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