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历史上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定了思想基础。
二、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是资产阶级的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表 《共产党宣言》为标志,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 时期。 3.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反对封建制度,强调资产阶 级的自由和平等。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
增强和谐理念,共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有 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思想和意识等。 (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热点主题一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一、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
1.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 思主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 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
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
热点主题二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 ★★★
一、中国的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2.孟子:“仁政”治国;反对过分捕捞,按时令进山伐树。
3.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
严复
伏尔泰 马克思 恩格斯
三、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要点 考点解析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科
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四提
新文化运动 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历史 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 真理标准 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实践
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亚
洲国家的思想解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的启示 1.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 作用。
2.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追求真理、
以后的未来世界!结合自己的感悟谈谈研究儒学的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纵向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曲折历程。第(1)题中
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历史现象可从材料中的“春秋末年
以来”判断出是“百家争鸣”,第二问中的原因即可作答,第三 问结合材料中的“书籍被烧毁”可判断出“致命的打击”指的是
世界和全人类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致命的打击”是指哪一事
件?它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儒术”的创始人是谁?这句话是汉武帝采纳的 谁的建议?
(3)材料三中的“它”是指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它为什么要把
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传统文化?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 以至于有国外专家慨叹: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
材料三
它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它把斗争的矛头直接
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材料四 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 562年,美
国休斯敦中国人活动中心举行的孔子图书文化展反响热烈。它 集中展示和介绍了孔子文化、孔学思想,通过图片、音像及影 视生动展现孔子文化的诞生、形成与发展以及孔学思想对华人
问题的讨论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 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要点
考点解析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有但丁、
文艺复兴运动 达·芬奇、莎士比亚。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 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 思想文化基础。
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83个学术研究 机构与团体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围绕“儒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 展”“儒学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儒家思想及其普世价值” “道德礼义与人文教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广泛对话。
【史实回放】 一、古代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
1.春秋:孔子提出“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
思想
时期
战国
考点解析
孟子继承了儒家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提
出“民贵”“君轻”。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焚书坑儒,钳制了思 想,摧残了文化。
儒家 思想
秦朝
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董仲舒的
西汉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确 立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
思想
答案:(1)“百家争鸣”。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孔子。董仲舒。
(3)新文化运动。因为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 是批判地吸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4)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利于
秦始皇焚书坑儒,然后回答其影响。第(2)题属识记层次,结合所
学即可作答。第(3)题通过材料可读出是新文化运动,它之所以把 矛头指向孔教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 度应从“扬弃”的角度来谈。第(4)题属于和时政热点链接的开放
性题目,可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以法国为中心,反对封建制度,强调资产阶级
启蒙运动 的自由和平等。著名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 鸠、卢梭。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 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
热点角度
热 点 展 望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 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在中国和世 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研究儒学的机构。 今天,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如“与人为善”“崇尚礼仪”、党和国家提出的 儒家思想的 “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无一不与儒家思想 地位及影响 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重新认识儒家思想,全面 提升国民道德素质,已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 重要课题,所以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对其 现实意义的解读是2013年备战中考时复习的热点 之一。
【名师原创】 法国教授、作家瓦尔特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
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
应当回到2 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孔子已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
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 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
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 位是不言而喻的。
2.近代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重新认识和解读经典,
必然赋予经典以崭新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将儒家思想与现 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使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脉络中进一步 弘扬,进而成为现代文化中的活力,永续它的光辉传统。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 思想 时期 考点解析 创始人: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 儒家 思想 春秋 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1)治国思想:核心“仁”和“礼”两部分。
提倡“为政以德”、以“德”化民、以“礼”治国。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 立思考、因材施教等;《论语》记载了他的言论。
三、当今儒学的发展与创新
当今世界,全球范围文化交流日益扩大,随着国际间儒学 研究不断深入,儒学的发展与创新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 已经越来越突出。
【提升认识】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1.孔子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最值得珍惜的。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道德意识与和 谐意识等,我们都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维护中华民族统
热 点 角 度
热 点 展 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 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解放,更离不开一大批敢为 人先的激进者、思想家的积极宣传和勇于开拓, 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关古今 中外的思想家,2013年可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近代爱 国思想家魏源和启蒙思想家严复,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 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启 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等。
思主义理论。
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强调资产阶级 的自由和平等。
【提升认识】引领着时代,永恒的丰碑
在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过程中,杰出的思想家都起到了先
锋的作用。他们在思想上勇于冲破旧的思想的桎梏,敢于站在 新的思想浪潮的顶峰,带领着新的思想潮流向旧的思想开展猛 烈的进攻。他们的“人本”意识、“和谐”意识、“民主”意 识等,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他们的敢于斗争、敢于否定、 敢于批判的行为值得后人借鉴;他们的爱国精神、开拓精神、 改革精神等都是值得当代中学生学习的。
战争。
5.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6.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7.严复: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8.陈独秀、李大钊: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提出四 提倡、四反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