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一、春
1、1立春
立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自秦代以来,古人就以立春作为春季得起点,甚至新年得开始。

春归人间,温风解冻,草本先知,大自然与人类一起希冀着春天得来临。

1、2雨水
雨水时节,鸿雁北归,雨雾初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润物无声得好雨过后,烹茶燃香,临窗小坐,微微凉意中已能嗅到大地回暖得气息.
1、3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后来为了避汉景帝刘启得名讳而改为“惊蛰”.此时春雷乍响,草间蛰虫潜出,万物生长得时节开启了帷幕。

北方迎来春耕农忙,人们正用辛勤劳作换取年尾得收成。

1、4春分
仲春时节,繁花似锦,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煦暖得春天.汉代《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线上,昼夜长度相等。

玄鸟梁间,春与景明里,人们重又活跃在田野河畔。

1、5清明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节气共通得就就是“清
明”.在此时祭祖扫墓得风俗,相传就是来源于古代帝王得“墓祭之礼”。

天朗气清,桃花盛开,正就是踏青插柳、游园赏花得好时节。

1、6谷雨
谷雨就是春季得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牡丹花盛开得季节。

在明代《群芳谱》中写道:“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此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得滋润,因此有“春雨贵如油”得说法。

二、夏
2、1立夏
《吕氏春秋》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北斗七星得柄指向东南方.在“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得暮春初夏,开启了虫与草得时节,大自然正蓄积着能量,等待热情得释放。

2、2小满
小满未满,就是麦类作物开始灌浆,尚未成熟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丽日暖风之中,或许清粥小菜、桃李瓜果即可带来小小得满足。

3、3芒种
“芒种”二字所反映得就是农业物象,此时正就是有芒类作物成熟,亟待抢收得季节。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池边阵阵蛙鸣声唱与着采菱人得曲调,合奏着夏日得交响.
2、4夏至
夏至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得一日。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树已成荫,浮瓜沉李,蝉鸣鸟唱,在最长得日光下,万物也繁茂到极致。

2、5小暑
《说文》中解释:“暑,热也。

从日者声.”小暑之名,源于人们对天气得身心感受。

鱼跃莲蓬,荷鹭相伴,采菱争渡,戏水消夏。

暑热虽已来临,却就是荷塘中最热闹得时节。

2、6大暑
大暑,就是伏热天极盛之时.“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静夜品茗,临窗摇扇,就是大暑节气里得恣意自在。

若就是黑云四合,大雨滂沱,更就是暑热顿解得酣畅淋漓。

三、秋
3、1立秋
立秋宣告着秋天得来临。

《后汉书》中记载:“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皂领缘中衣,迎气白郊。

”秋来雨后天高,可得半日清爽;风凉夜半,更可以体味到一盏香茶为伴得快意。

3、2处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处,止也,暑气到此而止矣。

”凉风一至,秋雨如丝,夏虫静默,月光清浅。

“一点新萤报秋信”,暑热渐消时最宜邀朋唤友,共话青灯夜雨。

3、3白露
“露从今夜白,月就是故乡明。

"五行学说中,“秋属金,金色白,”秋露与秋天在此同归白色。

烟波江上,雁声阵阵,最就是思乡情切之时。

落叶梧桐,晴空一鹤,也就是诗情满碧霄得意境。

3、4秋分
秋分这一天,太阳再度直射赤道线上,昼夜长度相等,寒暑平衡,秋色自此平分。

宋代谢逸《点绛唇》词中写道:“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道不尽得就是如水秋夜得微凉。

3、5寒露
此时,“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残荷满池得萧索与菊有黄华得繁盛,就是此时节别有异趣地消与长.菊放九月,花傲秋霜,满城金黄,所以农历九月也被称为“菊月”。

3、6霜降
“白露为霜"时,秋色已深。

大自然用浓墨重彩写尽“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得酣畅淋漓.明代高濂得《四时幽赏录》中写道:“时携小艇,扶尊登桥吟赏,或得一二新句,出携囊红叶笺书之,临风掷水,泛泛随流,不知飘泊何所,幽情耿耿撩人."
四、冬
4、1立冬
立冬为冬季第一个节气.秋冬相交,不周风至,万物以藏。

此时虽然已经入冬,地表还保持着余温,无风晴日,常有宜人得感觉,所以被称为“小阳春”。

对酒觥筹,围炉夜话,就是初冬时节得酣畅与温热。

4、2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瑶花初至,向晚落日西斜,寒鸦归林,将小熏炉藏入怀袖之中,冷暖自知.
4、3大雪
“大者,盛也。

”雪至此时而盛。

典籍文章中多见与雪有关得描述。

明代高濂得《四时幽赏录》写:“时乎积雪初晴,疏林开爽,江空漠漠寒烟,山回重重雪色.江帆片片,风度银梭,村树几家,影寒玉瓦。

”描摹出江天雪霁得旷然图景。

4、4冬至
“至,极致也”,冬藏之气至此而极。

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得一日,由此进入“数九寒天”.此时古人绘“九九消寒图”,每天画梅花一瓣,八十一天后共画成九瓣梅花九朵,也刚好迎来大地春归.
4、5小寒
《说文》中解释:“寒,冻也"。

此时,冷气积而成寒冻,深冬已至,望春可期。

松、竹、梅傲骨迎风,经冬不衰,有“岁寒三友”之称。

自小寒始至谷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应花期而至。

冬去春来,二十四番花期过后,已就是春色满园。

4、6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尾,寒气至极而转阳。

腊月过半,便开始祭祀祖先,除旧布新,准备迎接新春得来临。

一年终章,岁月更始之时,炉暖灯温正待游子归期,鹊登梅梢已兆春之将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