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金专业综合实验报告1
(2)试剂:高纯氢气、高纯氮气、氧化铁球团矿。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
同组姓名叶峥嵘谭敏黄浪李星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
1原始数据记录
表1铁矿石的化学成份
试样名称
主要化学成份/ %
TFe
FeO
Fe2O3
CaO
SiO2
MgO
Al2O3
S
P
表2数据记录表
时间(分钟)
质量(g)
温度(℃)
(6)在“程序段控温”方式下设置升、降温曲线,并保存。
(7)设置好所需的升、降曲线后,点击“自动捕捉”一般用时间(单位秒)来设置图像自动捕捉,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设置,注意设好文件名。
(8)点击“启动”按钮,进行相应的观察和测试。
(9)本次测试完成后点击“停止”更换热丝,准备下一次测试。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
同组姓名叶峥嵘谭敏黄浪李星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1.熔化温度测定曲线
2实验记录表2
试样号
熔点1
熔点2
熔点3
1
1120℃
1150℃
1135℃
预习情况
操作情况
纪律/卫生
实验类型
老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六、实验结果
由熔化温度测定曲线图得知炉渣的开始熔化温度为1075℃,熔化温度为1135℃
熔化温度区间在1075-1150℃之间。
5.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确实纪录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作图并计算出所有可能经计算的数据,与实验教材所要求的数据分析(可以怀疑实验数据重做实验,千万不可攥改实验数据,失去实验的意义)。
6.实验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出的实验结果或结论。
7.分析讨论:①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文献值的比较、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讨论等,写下每一样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②改进实验建议或实验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并讨论可能改进实验正确性的方式与实验装置。
(2)不论是成品渣还是自配无碳渣均应充分混合并研磨成细粒至200目下。
(3)在微型电炉内安装好U型铂铑丝,注意正确安装正、负极。
(4)将研磨好的炉渣加少量无水酒精润湿,使之能黏在一起,用小样勺取2-3克试样放于热丝焊接点上,均匀铺好,然后用表面皿盖好微型电炉。
(5)将微型电炉置于显微镜下,开启显微镜底座右侧的反射光源开关,移动微型电炉,调节显微镜焦距,使试样在现场的中央且清晰,此项可有显示屏上观察判断。
(2)学会和掌握测定金属硫化速度的实验方法;
(3)通过实验,熟悉、掌握基本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耗材
实验仪器:无油空压机;氮气瓶;管状电炉;气体净化、SO2吸收装置,流量计;干燥塔;瓷管;瓷舟;橡皮塞若干;三通线若干;锥形瓶若干;试管若干。
耗材:硫化铁精矿、过氧化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
积和减少氧化层的厚度。本实验采用固定床进行氧化焙烧,来测定硫化铁精矿的
氧化速度,分析氧化过程中某一时刻产生的SO2的气体量,经计算得到硫化铁精
矿氧化时硫的产出速度,即单位时间硫的转化率。为比较不同硫化物或不同条件
下硫化物的氧化速度,用以下公式:RS=Si/S总
式中:RS---精矿中硫的氧化分数;
Si---FeS精矿氧化过程中某一时间内失去的流量/g;
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
冶金工程
班级:
冶金工程094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冶金工程学院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实验一铁矿石还原度探讨……………………………………………1
实验二炉渣熔化温度及特性研究…………………………………6
实验三硫化铁精矿氧化过程动力学………………………10
实验四铁矿粉造球…………………………………………………15
5
20-25
5
17.0
17.0
0.533
注意:学生不准更改以下内容
预习情况
操作情况
纪律/卫生
实验类型
老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2.实验数据处理:
①画出XS-t的关系图
A.按下式计算每5分钟内氧化的硫量(gS)
gS=16NV(mg)
式中:N——NaOH浓度
V——消耗的NaOH ml数
16——S的毫克当量
B.计算S总(g)
1、实验仪器
微型电炉U型铂铑丝研钵显微镜计算机B分度热电偶
2、材料
炉渣无水酒精
三、实验原理
将铂铑丝(分度为B)弯成U型构成微型电炉的加热元件,同时又兼测温部件。试样直接放于热电偶的热接点上,使用计算机系统控制热电偶按预定温速加热,并同时采集热电偶的热电势。数据通过计算机和线性化处理后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以图文方式直接热电偶的温度值。同时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彩色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在显示屏显示出来,整个试样的物性变化过程都可以在显示屏上观察,可以测出试样的开始熔化温度、熔化温度、熔化温度区间、析晶温度等参数,还可将有价值的图片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捕捉并保存下来,并可随时调看。这种方法直观、迅速、准确、方便。为科研和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5)将吸收液分成6份,装入6对吸收瓶中,再接入管状炉出气端;
(6)通少量氮气,以赶走路系统中的空气;
(7)当控温器指示温度达到实验温度时,打开炉塞,将盛有FeS精矿的瓷舟推入电炉的等温区;
(8)塞紧炉塞,并转动三通活塞,使炉气与第一组吸收瓶联通;
(9)关氮气,开空压机,控制一定流量,当第一组吸收瓶开始冒泡时,计时开始;
时间(分钟)
质量(g)
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预习情况
操作情况
纪律/卫生
实验类型
老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2数据处理
1、以质量为纵坐标对t为横坐标作图
2、还原度的计算
3还原速率指数的计算
4Rt~t作曲线,0~180分钟。
六、实验结果
七、分析讨论
对CO、H 的还原能力进行比较?对不同矿样下的还原度进行对比?
3.分析影响熔点的因素?
答: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或化合物,晶体结构改变,熔点改变;
炉渣中还有其他的杂质,使熔点发生变化;熔点还与晶体的颗粒度和外界温度有关。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三硫化铁精矿氧化过程动力学
预习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消化和巩固金属硫化物的氧化焙烧理论知识;
七、分析讨论
1.本实验为什么要多次测量?
答:多次试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误差,增加实验的准确性,其多次试验的平均值即为其结果,多次试验可以得到较正确的实验结果。
2.在测量过程前,为什么要烧碳?
答:烧碳是因为碳有可能与渣中的一些成分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合金,使渣的实际熔降低或升高,使测量渣的开始熔点、熔化温度、析晶温度不准确。再者,碳在加热过程中会燃烧,其放出的热量使渣熔化,减少了电加热丝释放的热量,使测量不准确。
三、实验原理
在冶炼过程中,为了得到所要求的化学组分,硫化铁精矿必须进行焙烧。硫化铁的氧化是焙烧过程的最主要的反应:
FeS+3/2O2=FeO+SO2
应过程的机理:FeS+1/2O2(气)→FeS.....[O]吸附→FeO+[S]吸附
FeO+[S]吸附+O2→FeO+SO2解吸
这个反应有气相与固相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多相反应,包括向反应界面的传热与传质过程。在硫化铁精矿开始氧化的初期,由化学反应速度控制着焙烧反应速度,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氧的扩散速度或者SO2的扩散速为总氧化反应的控制步骤。所以,可以认为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8.实验报告版面按A4纸打印,但内容要求手写,绝不能抄袭!图用坐标纸画出后及表格用尺子画出或打印后粘贴在实验报告内。
冶金工程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实验告
实验一铁矿石还原度探讨
预习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与耗材
(1)仪器:天平、竖式管状电炉、温度控制器。热电偶、气流转子流量计、氢气瓶、氮气瓶。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二炉渣熔化温度及特性研究
预习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
熔渣的熔化过程是一个在固定的温度范围类进行,炉渣的熔化温度通常是指其在加热过程中固相完全消失的温度,即相图中的液相线温度。它是合理选择炉渣的依据之一。本实验是用热偶丝微型加热器测定炉渣的熔化温度。
二、实验仪器与耗材
C.计算XS,此时 =ΣgSi,共5组数据
D.画出XS-t的关系图
E.在别组找出另一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在同一图上画出XS-t的另一条曲线。
②计算平均速度VS
VS= (g/ min)
①A.gs1=16×0.1×33.4=53.44(mg),gs2=16×0.1×26.5=42.4(mg),gs3=16×0.1×26.6=42.56(mg),gs4=16×0.1×17.7=28.32(mg),gs5=16×0.1×17.0=27.2(mg)
B.S总=1×32÷88=0.364(g)
C.如上表所示;D.如上图所示;E.如上图所示
②VS= =0.0078(g/ min)
六、实验结果
1、实验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
2、反应开始的时候反应进行的快些,原因是硫化铁的量多,随着反应的进行,硫化铁的量慢慢变少,反应也慢慢减慢;
3、反应的限制性环节是浓度的变化。
七、分析讨论
分析温度对FeS氧化的影响,并分析影响FeS氧化氧化的限制性环节?
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