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历史探索

世界历史探索

贵州大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世界历史探索》课程考生姓名:郭勇学号:1005010138 院系专业:人文学院旅游管理年级:2010级题目一:古代美洲文明又叫什么文明,为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三个文明?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一)古代美洲文明又叫印第安文明印第安人是整个美洲的土著民族,是美洲原来的主人。

远在1492年哥伦布(欧洲殖民者)第一次到达美洲之前的1万年或2万5千年,美洲大陆上就居住着语言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数量众多的族群,但此时的种族并无统一的名称。

而“印第安人”一词,最早是由哥伦布开始使用的。

到达美洲之后,他误以为自己来到了东方,于是就把当地居民错误的统称为“印度人”(即印度居民)。

所以对于“印第安人”,人们对它产生了许多误会。

倒是汉语为了把它和南亚的印度区别开来,才称美洲人为“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所创造的灿烂的古代美洲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首先,一般来说古代文化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美洲印第安文化则发源于盆地,如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都起源于墨西哥盆地,南美的印加文化则起源于安迪斯谷地与库斯科盆地。

其次,犹如亚洲曾经孕育了稻米文明,西亚、欧洲产生了小麦文明,以玉米为主食的印第安人则创造了独特的美洲玉米文明。

因而其文化又被成为“玉米文化”。

金字塔祭坛、神庙、石柱、浮雕、文字、文学……这些古代美洲文明充分体现了印第安人的聪明才智。

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从事着辛勤而艰巨的劳动,以高度的智慧和开创精神,付出大量血汗,积累无数的宝贵经验,在美洲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双手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印第安文明,使美洲逐步开拓出来,并建立相当高的文化。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印第安文明的物质文化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

所以说印第安人是古代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对美洲文明起了先驱者和奠基者的作用。

(二)古代美洲三大文明中美洲的墨西哥湾地区是美洲文明的先驱者,奥尔梅克文明诞生于此,其后特奥蒂华坎文明、萨波文明和托尔特克文明在此兴起,而在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陆续兴起了帕拉卡斯、帕斯卡、莫契卡、蒂亚华纳科等文明。

最后,在古代美洲核心区,形成了三大文明中心,即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三大文明继承了古代美洲悠久的文化传统及成果,因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玉米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城市成为文化的中心;政治组织高度复杂化;文化艺术和科技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但它们还是各自沿着不同路径发展起来,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玛雅文明玛雅是玛雅人、玛雅语和玛雅文明的统称和简称。

作为美洲三大古代文化中绽开最早的一枝奇葩,玛雅文化被称为“美洲的希腊”,它是印第安文明最辉煌的篇章,是中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璀璨耀目的杰出代表。

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玛雅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玛雅人是美洲大陆山最早发明文字的印第安人,也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

在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三个民族将象形文字的体系发展到高峰,并且始终坚持使用这种体系,那就是玛雅的象形文字和中国、埃及的象形文字。

所以无论如何,美洲三大文明中的其他两个都比不上玛雅。

如果的发明和使用闹市文明的真正标尺的话,那么玛雅人就是新大陆上最为文明化、最富智慧的民族了。

作为多神论者的玛雅人,他们崇尚的神不计其数,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神,有形的物体有神,无形的东西也有神,就连日期、数目、职业、年龄、性别、颜色、人的生死和自杀也有神。

任何一种状态有神,任何一种需求有神,任何一个时刻也有神……也就是说,在玛雅人的世界里,神无处不在。

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是永远磨灭不了的。

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养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玛雅人率先使用“零”的符号,开创了18与20混合进位法。

而墨西哥奇琴伊察库库尔坎金字塔则是玛雅人在建筑方面的辉煌成就的代表。

玛雅人在文学方面也令世人称奇,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和戏剧作品三大部分。

但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和宗教的迫害,玛雅人留存至今的文献只有残缺不全的四部。

第一部是《德累斯顿文献》,第二部是《马德里文献》,第三部是《巴黎文献》,第四步是《格乌里耶文献》。

惊人的预言、奇妙的文字、准确的历法和宏伟的建筑,玛雅人以其崇高的智慧,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由此,玛雅文化又被视为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摇篮。

阿兹特克文明继玛雅文明之后,墨西哥中部盆地崛起了阿兹特克文明。

在美洲古文化中,阿兹特克文化最为年轻,它继承了特奥蒂瓦坎文化的传统,并受到玛雅文化的濡染,在吸收前人类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整个中美洲的最后一株印第安文明的奇葩。

阿兹特克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墨西哥中部和南部,阿兹特克人因吸收和融会墨西哥和中美地区的古文化而形成了光辉的文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采用灌溉系统,在居住的湖畔水中打木桩和在木筏上铺湖泥,扩大耕种面积,称为“浮动园地”。

铸造业方面,铸造压印金器和用宝石镶嵌的装饰品,都达到很高水平。

陶器和纺织品做得相当美观。

在医学方面,发明用药物(如奎宁、毛地黄等)进行治疗,并掌握了原始的麻醉术。

在文学方面,阿兹特克人也同样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虽然还没有创造出系统的文字,但是已经有了文字的雏形——画图文字。

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虽简单、朴素,但仍不失为优美,是对人类文化宝贵的贡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在建筑艺术方面,阿兹特克人则以自己的力量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特诺奇蒂特,加上其气势恢宏壮观的金字塔,频频令世人钦羡。

与玛雅人一样,阿兹特克人认为神灵无处不在,他们从出生到死的全部生活都受到宗教的控制,他们认为神创造人时牺牲了自己,而人也要牺牲自己祭祀他们,因此在祭祀时,他们常常用活人献祭喂神。

而阿兹特克人不断地发动战争,其目的一直就是虏获俘虏祭祀神灵。

阿兹特克人崇尚武功,所以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国家。

但是还是由于其落后的文化,在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印加文明中央安第斯高原是南美洲最大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中心,印加(又名“印卡”)文明成为南美印第安文明的集大成者,自从印加人国家出现以后,其疆域不断拓展,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

印加凭着其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创建了古代美洲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因而获得了“新世界的罗马人”的称号。

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也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印加人对人类文化宝库的可贵贡献。

虽然印加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在印加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宗教赞美诗、祈祷文、民歌、民谣,寓言、故事、神话。

其中有印加人的创世神话,有对外扩张史,有王室宫廷的掌故轶事,也有青年男女的烂漫恋曲。

(三)印第安人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印第安文化中那节奏鲜明、动作粗犷的音乐、舞蹈,色彩鲜明、做工精巧而又古色古香的服饰,也大大丰富了世界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而印第安人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在农业方面。

农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基础,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一切文明都是以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先决条件的。

正当我们吃着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甘薯,嗑着葵花籽,喝着可可的时候,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作物的来历。

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栽培了许多农作物,丰富了人类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印第安人的辛勤劳动,使我们今天能吃到这些东西,同时也要感谢他们使人类战胜饥荒,让这世界少了许多饥饿。

印第安人的农业成就是非常伟大的,印第安人对人类世界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切,都使印第安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目二:解释什么是佛教,分析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谈谈中国人对待佛教的态度是什么?(一)佛教的含义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历史最为长久,佛教与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古印度,很快成为当时印度半岛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从公元前3世纪起,佛教以印度为中心向四方传播,逐渐覆盖了中亚、南亚、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代表东方文明精髓的世界宗教。

佛教,从其字面意义上来讲,顾名思义,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佛的教导、佛的教学、佛的教诲、佛的教法。

其定义是是佛陀对于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以达究竟解脱的教育。

或者又可以简单地说是佛陀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教之所以被称为佛教,即以信仰佛陀、希望达到佛陀那样的觉悟和解脱为根本。

自产生以来,人们说,佛教与其说是一门宗教,不如说是一门哲学,或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将佛教的修行概括为: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心灵处于觉知状态,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开发人类的智慧和洞察力。

但佛教刚好不是哲学,因为它并没有给出有关世界的解释,它是宗教,是拯救的学说和拯救之道。

乔达摩.悉达多在35岁时创立佛教的意义,也在于教育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理,教导我们如何把握自已,充实人生。

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夫妻、父子、朋友、家庭、单位如何能和谐美满,教给我们待人接物,持身处世,造命增福,修心养性等一糸列原理原则;教育我们断除迷惘烦恼,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以致自性回归净士,证入涅槃。

它教导我们把形而上的道体与形而下的物象合而为一,明心见性,以至过活快乐,清净,安祥,自在的人生;它教导我们学习佛菩萨的伟大慈悲精神,以善法服利社会,以利他为正法指归,从而实现人性光辉的价值。

(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博大精深,源运流长,它起源于印度,却光大于中国,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开始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相交融,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开始真正盛行,当时匈奴、鲜卑、羌等民族在北方建立十六国,战乱不已,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各族人民,渴求宗教上的抚慰。

从后汉到南北朝,经过五百年左右的传输吸收,佛教逐渐在中国深深扎根,十分繁盛。

到南北朝末,中国佛教徒已经完全吸收消化了印度佛学,开始用中国人的智慧总结全体佛学。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已形成中国文化的主流。

由于中国具有以儒家为主体的发达的本土文化,佛教进入中国汉地以后,经过数百年的传输,才逐渐适应中国的政治、文化,在以儒、佛、道为主的多元文化竞争互补中,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诸宗。

大乘为主、义学发达、崇尚山林修行、兴衰依赖于当政者的好恶等,被看作中国佛教的显著特点。

佛教长期流传,予中国传统的儒、道二家之学以深刻影响,渗透中国中国文化土壤之深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中国为中心,传向汉文化圈内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