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遗址古墓葬类-责任工程师

古遗址古墓葬类-责任工程师

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古遗址古墓葬类-责任工程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015考核大纲 参考书目 模拟试题 考核大纲1古遗址古墓葬概要1.1了解我国古遗址古墓葬的类型和特征1.2熟悉我国古遗址古墓葬保护的现状1.3掌握我国古遗址古墓葬的保护原则2古遗址古墓葬勘察检测2.1熟悉古遗址古墓葬勘察记录测绘方法2.2熟悉古遗址古墓葬危害勘察检测方法2.3熟悉土质文物的勘察检测技术2.4熟悉砖石文物的勘察检测技术2.5了解古遗址古墓葬勘察报告的结构和要求3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工程3.1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工程概要3.1.1了解古遗址古墓葬存在的基本病害类型3.1.2熟悉古遗址古墓葬存在病害的成因3.1.3掌握我国古遗址古墓葬病害的治理方法3.2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工程技术3.2.1掌握土质文物的加固试验方法及加固工程技术3.2.2掌握砖石文物的加固试验方法及加固工程技术3.2.3掌握墓葬壁画的加固试验方法及加固工程技术3.2.4了解墓室壁画的揭取、搬迁及复原技术4古遗址古墓葬的三防工程4.1熟悉古遗址古墓葬安防工作的现状4.2熟悉古遗址古墓葬安防设备的种类4.3掌握古遗址古墓葬安防设备的安装注: 所有法规及行业准则均以现行版本为准。

了解:对该条目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该条目的基本知识点。

熟悉:对该条目内容有全面的认知,知晓该条目的全部知识点。

掌握:对该条目内容有全面的理解,能灵活运用该条目的知识点。

参考书目1★1.刘敦祯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史》(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3.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

4.董鉴泓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5.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0年。

6.汪菊渊著:《中国古代园林史》(第2版)(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7.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8.罗小未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李泽厚著:《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

10.王力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11.仓修良著:《方志学通论》(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洪再新:《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年。

13.水涛等编:《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陈从周著:《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

★1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王其亨编:《古建筑测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7.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编:《中国古建筑修建施工工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8.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19.[宋]李诫著、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 年。

★20.【以下三本参考书目,根据参与的文物保护工程的地区特色,择一作为重点书目】 [宋]李诫著、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 年。

姚承祖原著,祝纪楠编著:《<营造法原>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 加★号者为所有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加☆号的为相应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

参考书目中选编的法规和准则不是最新修订版本的,均应以最新修订版本为准。

22.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23.刘全义著:《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

24.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大可编:《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26.边精一著:《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

27.魏闽编:《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王旭东等:《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

☆29.刘强著:《石质文物保护》,科学出版社,2012年。

☆30.王旭东等编:《中国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

注:加★号者为所有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加☆号的为相应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

模拟试题判断题1.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大遗址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和大遗址保护 片区规划。

150处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100%。

A.对B.错2.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重大保护示范项目、建设大遗址保护示 范园区为着力点,构建“六片、四线、一圈”为重点、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 格局。

A.对B.错3. 土遗址勘察是为评估土遗址价值及稳定性,查明遗存现状、制作工艺、材料特性、赋存环境、 场地工程地质性质、病害类型、成因及不良地质现象等而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活动。

A.对B.错4. 土遗址的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土遗址现状测绘和对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遗址本体 病害进行记录、制图、建档等工作。

A.对B.错5.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现状勘察文件中现状照片应满足以下条件:-现状照片必须真实、准确、清晰,依序编排。

-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

-反映环境、整体和残损病害部位的关系。

-与现状实测图、文字说明顺序相符。

A.对B.错6.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历史沿革,主要反映现存石窟、石刻以及附属物的始建年代、 使用功能的演变等方面的情况。

A.对B.错7. 一般石质文物的无机保护材料和岩石本身的内部结构规则的晶体结构,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 分析对它们进行分析。

A.对B.错8. 土体干密度较低时,冻融循环可以增强土体强度。

A.对B.错9. 土遗址本体的勘察成果最终形成勘察报告,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遗址体特 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A.对B.错10. 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温度对岩石的机械破坏机理,主要表现在白天阳光照射下,岩石表面吸热升温,而岩体里层仍处于较低温度,相对的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差应力,引起的各种 裂缝。

A.对B.错11. 水的结晶作用是水对岩石机械性破坏的一种,其主要指结晶盐对岩石的破坏。

A.对B.错12. 溶蚀作用是矿物在水中被分离成离子的过程。

大理石、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纯水即可对 其造成溶蚀作用。

A.对B.错13. 土遗址病害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因素构成。

A.对B.错14. 风力掏蚀作用在土遗址时,常使土遗址形成中间细上下粗的哑铃型。

A.对B.错15. 裂隙型冲沟是冲沟的一种,其对土遗址的损害一般发生在土遗址的顶部和立面。

A.对B.错16. 在进行土遗址加固的过程中,水玻璃与土之间除了生成沉淀填塞外,还有水玻璃在黏土颗粒 间的化学胶结作用,这些作用都能提高土体强度。

A.对B.错17. 石质文物的页片状风化与水、盐的结晶力破坏以及岩石的膨胀应力破坏有关,主要发生在日 照强烈但通风不好的部位。

A.对B.错18. 现代有机高分子材料运用于文物保护中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包括较好的粘结性、防水性、抗酸碱性以及与文物本体极强的相容性。

A.对B.错19. 石质文物保护的基本步骤为表面清洗、表面封护、加固。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A.对B.错20. 石质文物的脱盐处理是指利用电离的方法将石材中的水溶性盐脱出的处理。

A.对B.错21. 石质文物加固后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包括孔隙指数、透气性、孔隙直径与体积的分布规律、 固结强度、耐腐蚀强度(抗风沙侵蚀能力)。

A.对B.错22. 对石质文物孔隙率的测试可采用浮力法测定,但选用试样必须为规则形状。

A.对B.错23. 对结固强度的测试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风化引张抗拉强度指数。

A.对B.错24. 表面吸水率又称毛细吸水率。

主要将试样表面接触水面,记录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画出曲线。

A.对B.错25. 饱和吸水率又称最大吸水率,是指干燥条件下试样的吸水量与试样干重之比。

A.对B.错26. 用老化试验机进行耐老化性能测试,是检测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方法,其模拟的条件包括紫外线、温度、湿度、污染情况。

A.对B.错27. 实验室进行抗冻融试验,温度控制在-17~28℃,一个循环2~4h,融化时间少于整个时间的1/4,50个循环后测量重量损失率。

A.对B.错28. 对石质文物耐酸性的实验室测试,可在模拟石质文物所在地空气的器皿中通入二氧化硫(SO2)气体,形成人工酸雨(雾),隔一定时间观察外表及称重。

A.对B.错29. 对石质文物崩解性测试,无需对所有石质文物进行,只在确定石质具有崩解或膨胀性能时才做。

A.对B.错30. 现场试验与实验室检测项目有所不同。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一般应选择最重要的项目进行监 测,并尽量在现场完成试验。

主要有:材料渗透的深度、憎水性、透水性、老化试验等。

A.对B.错31. 对石质文物进行现场试验时,为保证试验的科学性,现场测试的区域与实验室取样检测的区 域处于同一区域。

A.对B.错32. 通过使用回弹仪(国外称施密特回弹锤),测试石质文物结固强度,适用于风化表面及强度不高的石质文物。

A.对B.错33. 岩土锚固是通过埋设在地层中的锚杆,将结构物与底层紧紧地连锁在一起,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以保持结构物和岩土体的稳定。

A.对B.错34. 有机硅材料具有一般高聚物的抗水性,又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这使石质文物的保护效果检测主要是对特定的测试项目进行现场取样后,送回实验室进行的检测。

A.对B.错35. 加固壁画前首先应该清除壁画表面的污染物,以免将表面污染物与壁画一起加固,给以后的保护处理造成障碍。

A.对B.错36. 壁画加固的强度越高,加固的效果越好。

A.对B.错37. 壁画的灌浆分为加压灌浆和减压灌浆。

A.对B.错38. 壁画灌浆的主要目的是将空鼓壁画黏结到其下部结构上,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不必将空鼓空间全部填满。

A.对B.错39. 壁画揭取是切断壁画与建筑和其原来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