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国际医院质量认证JCI ( Joint Commissi on In ter nati onal ) 认证是一种源于美国的专门用于医疗服务质量设计的认证体系,它共有368个认证标准,更有1219 个衡量因素(目前已到第五版JCI新标准)。
JCI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全球评估医院质量的权威认证机构,也是最具公信力的国际医疗质量评审。
以“病人安全,质量改进”为中心,是JCI评审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国通过JCI认证的内地医疗机构总计有33家(2014.12)。
四位评审专家在评审中分为医生、护理、管理和临床四个工作组,以文件审核、深度访谈、系统追踪和病人追踪等方式,深入了解医院的文件制度、医疗流程、药物系统、院感监控、数据指标、员工资质、设施安全、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全方位地评估医院能够为病人提供安全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可及性。
他们要亲眼看到医院的人员怎么工作,发现他们工作中的问题。
比如,JCI认证小组中的医生会同很多医生一起坐下来进行交谈,问他们当出现某种情况时会怎么处理。
他们也可能询问病人,考察医院是不是已经尽到了告知的责任。
他们甚至会在病房里拦住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问她:“如果你走进的病房突然起火了,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位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而回答不出的话,要想通过认证可就难了。
JCI对于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的严格、统一的国际化标准,在世界医疗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美国,驱动医院去获得评审认证的动力是为了获得政府重要治疗项目的资格,获得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付费机构的费用支付,同时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中国获得JCI 认证医院2003-2012共有4 8家医院通过了 JCI 认证少编有话说:2013年,適过JCI 认证的片超到9汞。
虎为1。
年来馬隱通过JCI 认证■茅的年的°毎注:*班且类口为’学廉區学中右理挠".真余刘■睡醍”皴矗痒盜:jci 国皓尿台養更会问站hfl pj ;a ,x )lnlccrf™riissionriternalio<iai .or^enzs^北京市魅莒医院 甘次通过评B :2010年T 月2曰 再次通过评审:2013年8月翠日 北亲和睡富医院口次通过评审:2OO5^931E 再次通过评审;200S^6B2&S 再冼通过洱审:2011年§月10日北京市爲化医院 首庆通aw :2ow^月茁日 再次通过评审:?013年吕肾31日 郑州人民阪院首茂通过评审;2012年了月6日 广州市妇立儿靈医疗中心 首玄通过评审:2012年12月15日 深圳和羹妇儿医錠 首;H 通过评审2011^10月曲日 天灣宁河县底院耳次通过抨审:232年1月加日天津泰这国际心血管病医皖 首次通过评审;2Q09年方目加曰再次運过渾审:2012年7S21B上海和睦黍医院苜次通过评<:200&^7月?日 再次通过评审:2011^9^170隋京华世佳宝妇产匿院百盘通过评审:23 0年12月17B再次通过评审;20侣年卞1月信日上海儿蛮医学中心首次通过评审:20M 年W 月总日再肉ffi 过即审:201耳年1月8日整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耳次13过评审:230年]月30日再应iSil 评审:2013年1月13日金浙江犬学医学院附届郃逸夫医院首抚通过评审:2006年12月站日 苒衣通过评审:2。
阳年仁月19日 再次谨过评审匕24H3年4自20日广州浙福医院首沁9过评审;:甜岀年也月朗日再次逼过评审:2D 忧年12316B再次通过评审「2009^123126再次通过评审:2Q12年12^80 备注:*助且搓塑均1■学术鹰学中档么魄” *其余为“医晓、*2013年共有9家医院通过了 JCI 认证南盍医科丈学附属友谊睡外科医院聶『苗次圖1评审:2013年询了日 V镇江市第-人馬医院 产 昔决適过评审2W3年4冏刀日★沥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甘次通过评电2013年2月24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醍苜次通过评审;23 3年2月17日象山具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四医院)苜次通过评审:253年2月汨湖南省儿童医院苜次運过蒔审:刃1拜1月馆日湖南旺旺医院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哄 苜衣通过评^:2013年12月14日 靑海红+字医院 甘;欠適逗评^:2011年T 月河南肓港阳迂關医院 苜次區过评审也10^123170 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 背次通过评审N012年^启30日 首次通过带汨立013年£月24日JCI评鉴标准第一章可近行及持续性ACC1医疗机构有收治病人的流程。
ACC2医疗机构要建立和落实为病人提供持续的照护服务并协调各医疗专业的流程。
ACC3建立适当的转介与出院程序。
ACC4适当规划病人转诊至其它医疗机构的流程,以符合病人持续照护的需求。
ACC5病人转介、转诊或出院流程均要考虑运送工具的需要。
第二章病人及家属的权利PFR医疗机构有责任在照护期间,提供支持病人和家属权利的程序。
PFR医疗机构支持病人和家属参与医疗照护决策的权利。
PFR医疗机构要告知病人和家属,如何选择捐赠器官与其它组织。
PFR医疗机构要告知病人和家属,如何参与以人体为对象的临床研究、调查或临床试验。
PFR医疗机构要告知病人和家属,选择参与临床研究、调查或临床试验时,病人如何得到保护。
PFR医疗机构要告知病人和家属,如何受理投诉、纠纷和对医疗的不同意见以及病人参与这些过程的权利。
PFR教育医护人员有关他们在了解病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及维护病人权利上所拌演的角色。
PFR以病人能了解的方式告知他们的权利。
PFR医疗机构建立程序并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落实使病人能够知情同意。
PFR医疗机构要根据其业务、财务、伦理和法律中有关保护病人和病人权利的规范,提供医疗照护。
第三章病人评估A0P1所有病患在医疗机构得到的医疗照护,都是依据已经建立的评估程序来确定他们的医疗需要。
A0P2每位病人的初始评估包含身体、心理、社会以及经济等诸因素的评估,包括理学检查和病史。
A0P3所有病人都在适当时间间隔再次进行评估'以决定对治疗的反应及后续照护计划或出院计划。
A0P4由合格人员进行评估和再评估。
A0P5检验服务需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并且需符合地方或国家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A0P6放射检查服务可满足病人需要,并且需符合地方或国家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A0P7医疗、护理、其它人员对病人照护的服务需共同合作进行分析与整合病人评估。
第四章病人照护C0P1根据政策、程序和现行法规的指导给予病人一致的照护。
C0P2对每位病人有整合与协调照护的流程。
C0P3当医疗机构拥有并采用某些临床指引时,应该用于引导对病人的临床照护。
C0P4当医疗机构拥有并采用某些临床路径时,应该用于指导对病人照护的流程。
C0P5有政策和程序指导高危险病人的医疗照护和高危险性服务的提供。
C0P6由合格人员进行麻醉前评估。
C0P7每位病人的麻醉处置都要做好计划和记录。
C0P8对每位病人的麻醉后状态进行监测和记录,并由合格人员运用已有标准判断病人是否可以出恢复室。
C0P9使用麻醉专业团体或其它权威机构推荐的设备、材料和药物。
C0PIO每位病人手术照护计划是根据其评估结果进行并有记录。
C0P11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应有效管理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COP12应规律提供适宜于病人和其临床医疗的食物。
COP13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应接受营养治疗。
COP14医疗机构应该关注生命末期的照护。
COP15配合适当的医疗照护服务所需,评估及再评估临终病人,包含评估与疾病有关症状或因治疗产生的症状。
COP16对临终病人的医疗照护要最适当地满足其舒适与尊严。
COP17支持病人对疼痛的有效控制。
COP18对所有病人都要进行疼痛评估。
COP19对病人进行有关病痛、其它症状和如何控制疼痛与症状的教育,应该是治疗的一部份。
第五章病人及家属教育PFE教育有助对病人和家属参与治疗决策及照护过程。
PFE教育和训练有助于满足病人持续的健康需求。
PFE病人和家属的教育应该包含以下跟病人照护有关的问题:用药安全、使用医疗设备安全、药物和饮食之间的交互作用、营养指引以及复健技术。
PFE教育方法要考虑到病人和家属的价值观和偏好,以及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要充分的互动以促进学习。
第六章质量改善及病人安全QPSI医疗机构负有管理与领导责任的人员参与计昼与监测质量改善与病人安全。
QPS2根据质量改善原则设计新的和修改过的系统和流程。
QPS3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应该指定关键指标,以监测医疗机构的临床和管理的结构、过程和结果。
QPS4由具适当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系统地汇集并分析数据。
QPS5达成质量与安全的改善而且有持续。
第七章感染之预防及控制PCI1 医疗机构设计并执行协调良好的计昼,以降低病人及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风险。
PCI2 医疗机构制定预防和降低院内感染的重点计划。
PCI3 医疗机构应确认有感染风险的流程和处置,并实施降低感染危险的策略。
PCI4 在需要的时候,都有提供手套、面罩、肥皂和消毒剂,而且被正确的使用。
PCI5 医疗机构应该指定有显著感染危险的区域,并在该区域进行常规的微生物培养监测。
PCI6 一位或多位专责人员负责监督所有感染控制活动,这些人员是在感染控制活动上要有经过教育、训练、有经验或获有资格证书。
PCI7 由指定的人员或小组监督和协调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活动。
PCI8 感染控制活动的协调,涉及医师、护理人员及该医疗机构的其它人员。
PCI9 感染控制计划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被认可的临床指引、及适用的法规。
PCII0 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感染控制计戈叽PCI11感染控制计划与医疗机构的质量改善和病人安全的总体计划相结合。
PCI12医疗机构应提供职员、医生、病人及适当的家属及其它照护人员感染控制练习的教育。
第八章治理、领导及指挥GLD1有规章、制度和程序,或类似文件载明管理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并指导这些责任的落实。
GLD2高层管理人员或院长负责医疗机构的运作并遵守现行法规。
GLD3医疗机构要明确定位临床和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共同负责定义医疗机构的使命以及实现使命需要的各项计划和制度。
GLD4医疗、护理和其它临床科室的负责人计划并推动有效的组织架构来支持他们的职责和职权。
GLD5 一个或多个合格员人指挥医疗机构内部的部门或科室。
第九章设施管理及安全FMSI医疗机构要遵守有关法规和设施检查规^定。
FMS2医疗机构应规划及实施环境设施的管理计戈叽FMS3医疗机构规划并实施可以确保设施中所有人员在发生火灾、烟雾和其它紧急情况时安全的计划。
FMS4医疗机构要制定一个应对可能的小区紧急情况、流行病、自然灾害或其它灾害的计戈叽FMS5医疗机构应有关于危险材料的盘点、处理、储存和使用’及危险材料和废弃物的控制和丢弃的计划。